教育的智慧_教育的智慧与技巧
教育的智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育的智慧与技巧”。
教育的智慧
王梓坤(中科院院士)
文章名称:教育的智慧 作者大名:王梓坤
出自刊物:《中国教育学会简报》 出版期次:2005年第六期 笔记时间:2006-2-28
一、何谓智慧
1、(初步认为)智慧在于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深刻理解,进一步发展到透彻的领悟,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预测(从理解到领悟是思维深化、提高和精练的过程)。
2、希腊名言:悠闲出智慧。
3、智慧(特性):
(1)、整体性(不仅表现在个别事物上);
(2)、战略性(它能统观全局的发展过程,不局限于一时一地)。
4、天赋加学习、思考和实践,造就了智慧。
5、知识是一把“双刃剑”(如核能知识)。
6、希腊人说,惊奇是智慧之母,怀疑是智慧之父。
7、印度人说,智慧之于文化,正如语法之于语言。语法整理语言,智慧提高文化,二者有一定的可比性。
二、名家论点
1、教育智慧,是对教育的深刻理解、领悟以及正确的判断和预测(王梓坤)。
2、“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于这个国家人民所受的教育”(迪思雷里:英国政治家,曾两度任首相)(日本是例子)。
3、教育所以能具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在于人的可教性。
4、孔子的教育观:(1)、“有教无类”;(2)、“启发诱导”;(3)、“学思并重”;(4)、“由博返约”;
(5)、以“仁”和“礼”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道德思想教育;(6)、“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理想教育;(7)、认为“高尚的思想孕育高尚的人”;(8)、提倡“言行一致”、“讷于言而敏于行”;(9)、关于可教性,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可教,但并非人人可教(“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5、王阳明关于儿童的教育言论:反对鞭挞强迫,提倡诱导鼓励,主张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顺其性情,积极引导。
6、梁启超关于儿童的教育言论:主张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丰富多彩,学习时间一天不超过三小时,不要太劳累,更不要随便补习加重负担,以免产生厌学和畏学情绪。
7、鲁迅关于儿童的教育言论:
(1)、德、智、体、美几方面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不要让自私自利任意泛滥;(2)、重视美育;
(3)、对儿童既不能打骂,也不能放任自由,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让他们不知不觉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8、《学记》,很有价值的教育学著作。
9、诸葛亮的教育观:
(1)《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2)《诫之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给兄长诸葛谨的信:
“瞻(亮之子)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担心早熟不能成大器)。
(现在有些父母,对聪明的孩子操之过急,要求太高,使孩子失去了童年,中科大少年班就是例证,A)
10、“爱因斯坦事例”的启示:“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隐藏在事情的后面”——强烈的好奇心,刻苦的自学,严格逻辑推理的陶醉,是爱因斯坦成材的重要因素。
三、教师和校长的智慧
1、“如果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位完美的教师”(托尔斯泰)。
2、教师智慧
(1)、主要表现在善于以自己的德识才学影响和教育学生;
(2)、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德才兼备,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也如此;(3)、教学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
(4)、教师除自身应努力工作,以身作则外,如何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并使之持久不息,乃是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
(5)、只有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时,教育才会收到最大的效果,正如鼓掌需要双手配合。
3、校长的智慧
(1)、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团结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而奋斗;(2)、凝聚力是关键——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3)、使天下英雄尽为之用(刘邦);
(4)、校长是一校之长,他应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学校出力;
(5)、罗斯福二战时说,我不过是一名交通警察,把每一个人引到适当的岗位上;
(6)、办好学校主要是四件事,八个字:人才、钱财、规划、管理(前二是硬件,后二是软件);(7)、管理适用于绝大多数场合,但在一些个别的、非常特殊的情况下应适当放宽要求,允许特殊;(8)、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是为培养中等或中等偏上的人才而设的;(9)、管理要容许宽容,不少大师级的人物是宽容造就的;(10)、“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1)、用长避短,就能调动许多人的积极性。
我的教育心读后感
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大师对话。这句话我以前没有深入理解过,最近我的理解却深刻了起来。几天来我专心阅读了李镇西的教育专著《我的教育心》,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工作相比较,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读完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后,我深深地感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和以前一样,我只看到名师的辉煌,知道名师是那么出名,可是却很少去关注他们怎么成为名师的?很少去关注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用心。这本专著
在教我如何当一个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有激情会思考的好老师。
一、思想上的转变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
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二、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三、做一个有思想会思考的教育者
一直坚信巴尔扎克的一句话:“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有力量的人!”。的确,生命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最终要面对死亡;思想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可以让生命永恒。苏格拉底也说:“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有思想。”。思想是人的灵魂所在,是生命的精髓。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应该成为思想的先行者。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如果没有思想,我们有些教师就会几十年如一日,教学方法死板老套,从来不知道学生在想什么,他们需要什么,甚至会武断地把教育困难的原因单方面归结在学生身上。孰不知反思是一个教育者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是一个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的体现。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读书是一种幸福,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但光读书还不够,还要与实践相结合。希望我能在实践中磨练,走出更成稳的脚步!
用你的智慧开启家庭教育之门昨晚儿子写完日记,我一看,就一句话:“我今天很高兴,因为读《三字经》的时候我被选上了,所以我很开心。”我说:“太短了,老师可能要让你重新写。”他说:“......
智慧教育我国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无论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个体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
教育智慧:一位美国妈妈给儿子使用手机的家规亲爱的儿子格雷戈里:节日快乐!相信你现在肯定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机而倍感兴奋。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
教育智慧故事土拨鼠哪去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这样一个......
1、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著名教育家 陈鹤琴 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做,如洗澡洗头梳头、洗碗、整理床铺、收拾文具、上学过马路、购买生活用品、根据天气加减衣服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