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_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

【教师寄语】花是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学习内容】

欣赏《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 【学习目标】

通过欣赏以描绘“花”为主题的声乐作品,了解不同时期的声乐作品的不同表现手法,感受不同的情感,了解以“花”喻“人”的艺术创作手法。【学习重难点】

欣赏歌曲《牡丹之歌》、《玫瑰三愿》、《绒花》,了解每一首歌曲的时代和创作背景,感受不同的情感。【学习过程】

一、《牡丹之歌》

(1)听录音,并想一想这首歌曲出自于哪里?(2)听老师讲述这首歌曲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内涵。

(3)再听录音时,边听边看歌曲结构(ABA’),听完后再比较三段的曲调、情感有何不同?

(4)播放影片片段,在故事情节中去感受这首歌的魅力。看后自由讨论:这首歌曲究竟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它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二、《玫瑰三愿》(1)听老师介绍作曲家黄自的生平以及歌曲创作的背景,然后听录音。

(2)听引子和第一部分主题,并分析这一段的旋律特点。

(3)听第二段,小组讨论:这一段与前一段有什么区别?它的调式、力度、旋律进行有什么变化?

(4)再次整体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后回答,最后老师归纳。(5)跟录音哼唱歌曲,熟记歌曲旋律。

三、《绒花》

(1)播放电影《小花》片段,看后小组讨论:这首歌曲产生的年代、叙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2)听歌曲录音,歌曲的曲调、结构有什么特点,它的风格与《牡丹之歌》有什么不同?它的衬腔有什么作用?

一、课堂小结。

自古以来,花卉一直是人们创作的主题,今天我们所欣赏的《牡丹之歌》和《绒花》是借“赞花” 来“赞人”,《玫瑰三愿》是借“怜花”来“怜人”的三首描绘花卉的艺术作品,一起感受了音乐与大自然以及人民生活的密切联系,希望同学们能够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初二音乐下册百卉含英教案

百卉含英教案胡治2012.3.15一、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有这样一首歌――它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因为其曲调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引用到他的歌曲《图兰多》中,而传遍了全......

《孔子》第二课时

《孔子》--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2.能给课文中的小故事试着加小标题,通过故事学习其中......

劝学第二课时

宁海外国语学校语文导学案2010——2011第一学期师生共用导学案年级:高一学科:语文执笔:万娇杰审核:语文组内容:劝学(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使用时间:2010年【教学目标】:借鉴荀子有关学习......

《信任》第二课时

《信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信任》第一课时,齐读课题。这节课,咱们接着上节课学习。这些词语还记得吗?1、复习词语:信任桃子欢悦难道探究 拐过去压着钻进提......

钱学森(第二课时)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本文讲述了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投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语言......

《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百卉含英 第二课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课时 百卉含英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课时 百卉含英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