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评论文章_时政热点评论文章
时政评论文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时政热点评论文章”。
秸秆“不烧咋整”还要问多久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今冬多地雾霾频现,“秸秆焚烧”再次出现在环保、气象部门对雾霾成因的分析结论中。而11月份黑龙江地区的秸秆点火数量创下新高,也让黑龙江饱受舆论炙烤。面对记者采访,有当地村民坦言“不烧咋整啊,只能是烧。”其实除了黑龙江,在全国许多地方,禁烧秸秆的宣传年年在做,烧秸秆的危害年年在说,甚至对烧秸秆的人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可秸秆的火光依旧闪亮。
为啥?根源是清晰的。过去,农作物秸秆用于取暖、做饭和喂牛,是舍不得扔的宝贝。如今,随着农业生产方式及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秸秆失去用武之地变得“没用”了,甚至成为农民的负担——“不烧,种不了田;运走,费不少钱”。付之一炬,可谓最便捷、利益最大化的处理方式。
咋办?出路是明确的。连垃圾都是“被错放位置的资源”,更何况是秸秆——粉碎还田,可提升地力;压成颗粒,可制生物燃料;混合应用,还能发电、做工业原料、食用菌基料等。笔者曾在安徽蚌埠沫河口村看到,村头开阔地,一块块打捆后的秸秆堆积如山,秸秆收购经纪人从这里把秸秆拉走,送往发电厂、养牛场等地。整个蚌埠的秸秆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率达31.4%。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当地政府的重视,迅速推进粉碎机、打捆机下乡入村,促进循环产业链的形成,给出农民“不烧咋整”的最好回答。
老问题,老不改,不是没思路,就是没决心。当前,有地方只满足于下发禁止文件,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地方只禁不疏,派干部职工驻村蹲点,白天巡逻,晚上蹲守;还有的地方就虚不就实,设立禁烧秸秆指挥部,还投入1000万元经费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然而,即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地方也依然没能禁止秸秆的燃烧。实际上,与其大费周章地对农民烧秸秆围追堵截,不如多在提高秸秆利用率上想想办法。
经验表明,遏制秸秆焚烧,变废为宝是根本途径。这离不开政府与市场的两只手协同发力,特别是发挥专业化组织和企业的作用。毋庸讳言,在秸秆的综合利用方面,我国市场这只手还很孱弱,充分挖掘秸秆的资源潜力,让秸秆大踏步从田头走向市场,现阶段政府的支持引导必不可少。因此,秸秆焚烧降幅有多大,取决于秸秆变现能力有多强,取决于政府扶持力度有多大,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在政府掌舵人心中的价值排序。
小秸秆,背后牵动大民生。不烧,农民伤神;烧了,市民伤身。今天,随着社会利益主体日渐多元,许多做法都面临两难。但只要政府把责任扛在肩上,加快培育市场,让企业唱主角,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届时,农民只会说“烧了咋整啊,不能烧”。文章来源http://www.daodoc.com
如何看待兴起的公选热?时事评论背景: 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 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然......
奥巴马的亚洲政策与中日美关系日本新华侨报网11月24日发表题为《奥巴马的亚洲政策与中日美关系》的文章,作者王少普,内容如下:奥巴马以访日为起点,开始了其就任总统后的亚洲之行......
一、昆明暴恐案事情经过:2014年3月1日晚上9时20分,昆明一伙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现场有人伤亡;歹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10多辆警车赶赴现场抓捕嫌[1][2]......
2011年陕西大学生村官考试时政文章及解析(一)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保证粮食安全2011年2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紧急联......
1.《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别以厚重换轻薄据报道,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几年,以另类形式表演的《黄河大合唱》,已经成为公司年会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