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1]_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应对物价上涨的措施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加强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继续落实缓解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各项措施,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2.加大农业生产扶持力度
发展生产是稳定价格的基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务院扶持粮食、生猪、油料、奶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水平,进一步提高对种粮农民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和补贴总额,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组织好化肥生产用电、用气的供应工作,稳定化肥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3.努力保障市场供应
稳定市场的关键是抓好市场供应,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不断档、不脱销。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重要商品国内市场供应。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发展,组织好主要物资的进口。组织好临时存储小麦、稻谷和中央储备玉米的投放,稳定市场粮价。适时投放储备猪肉、食用油。组织好成品油供应。加强重要物资运输组织,畅通“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
4.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1)成品油、天然气、电力价格,以及地方管理的供电、供气、供水、供暖、城市公交、地铁票价等公用事业价格和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近期一律不提高。(2)各级各类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一律不提高。地方管理的医疗服务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防止变相提高收费标准。(3)保持尿素价格稳定。地方管理价格的尿素、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因成本上升确需调整价格的,要严格按程序报批,不得越权提价。(4)经听证会论证后,降低移动通信漫游费资费标准。
5.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
根据有关价格法律法规,经国务院批准,启动对粮、油、肉、蛋、奶、液化气等重要商品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实行提价申报,对达到一定规模的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努力保证重要商品及服务价格基本稳定和市场正常供应。当价格显著上涨情况消失后,将及时解除临时干预措施。
6.加强价格行政执法
依据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严肃查处串通涨价、合谋涨价、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以及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以宣布涨价、促销等为手段制造紧张气氛、扰乱市场秩序等价格违法违规行为; 严肃查处违反《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及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件,维护正 常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7.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
继续执行2007年出台的各项补助政策,进一步落实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落实提高企业退休 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的政策,落实提高失业保险金的规定,落实对高等院校学生食堂补贴政策,稳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加快建立低保制度,确保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并随经济发展逐步改善,共享发展改革成果。8.鼓励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应对
价格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的杠杆,要鼓励企业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消化价格上升的影响;同时,鼓励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节约消费。
(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1)国际市场价格的带动。由于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美国等国家大规模开发生物能源,对玉米、大豆等粮食需求量大幅增加。这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进而拉动了国内粮食价格上升,并影响到以粮食为原料的食用油、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
(2)供求结构失衡。2006年在饲料价格上涨和养猪收益下降的情况下,影响了养猪户的养猪积极性,致使生猪存栏数量减少,生猪生产开始进入低潮,市场供应逐渐减少,而市场价格开始进入周期性上涨阶段。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也加剧了生猪供应的紧张。
(3)成本推动。近十年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一直低位运行,稻谷、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现在的价格,多数低于十年前的水平,只有个别品种略高于十年前水平。但与此同时,种植养殖成本随着生产资料价格和农村劳动力价格的上涨而大幅上升,所以,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质。
(4)工资改革间接推动了物价上涨。从2006年7月开始,国家开始提高各地公务员、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工资,增加了低保和最低工资标准。由于工资上涨,部分人提前预支,超前消费,形成预期消费,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上扬。
(5)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
货币持续多增,充裕的资金终将会形成购买力,促进物价水平上扬。
(6)市场秩序不够规范。有的经营者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缺斤短两;有的趁机涨价,或超过成本增幅不合理涨价;有的合谋涨价、串通涨价;有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有的提前宣布涨价信息,制造紧张气氛;还有的散布虚假涨价言论,造谣惑众,扰乱市场价格秩序。
(二)物价上涨形势严峻的原因
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价格过快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依然较多,国际金融形势还比较严峻,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
(1)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2008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0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比2007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800亿元,增长3.5%,回落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7419亿元,增长11.3%,回落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400亿元,增长10.5%,回落1.6个百分点。
(2)国内市场销售快速增长,城乡消费同步较快增长。2008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043亿元,同比增长21.4%(6月份增长23.0%),比上年同期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34819亿元,增长22.1%;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6224亿元,增长20.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消费品零售额43068亿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品零售额7207亿元,增长24.0%。
(3)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8年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0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56%;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7%。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长14.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A.2528元,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
(4)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2342亿美元,同比增长25.7%,比上年同期加快2.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回落5.7个百分点;进口5676亿美元,增长30.6%,加快12.4个百分点。贸易顺差990亿美元,同比减少132亿美元。上半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4亿美元,增长45.6%,比上年同期加快33.4个百分点。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80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7%。
(5)固定资产投资稳定较快增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402亿元,同比增长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8436亿元,增长26.8%(6月份增长29.5%),加快0.
1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9966亿元,增长23.2%,加快1.7个百分点。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三次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9.5%、26.6%和26.2%,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32.0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投资分别增长22.4%、35.3%和28.6%,中西部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部。
(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生产价格涨幅扩大。2008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其中,城市上涨7.6%,农村上涨8.6%。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20.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64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9%,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02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有涨有落。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7.5%(6月份上涨7.1%),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1个百分;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6月份上涨8.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1.1%(6月份上涨13.5%),涨幅比上年同期高7.3个百分点;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2%(6月份.上涨8.2%),涨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7)食品价格上涨有蔓延之势。受国际粮食库存下降、国际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国内粮价有可能继续保持小幅上涨趋势。而粮食又是食品生产链的源头,能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食品价格的走向。一方面,前期大幅上涨的猪肉、鸡蛋等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三部委会商后认为猪价偏高和猪肉供应偏紧的局面,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另一方面,由于成本上升,方便面、乳制品、快餐等都在纷纷涨价,呈现蔓延之势。
(8)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物价上涨终究可以归结于货币现象。由于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居高不下,导致经由外汇占款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持续多增。2008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4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4%,比2007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15.5万亿元,增长14.2%,回落6.7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30181.亿元,增长12.3%,回落2.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2861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525亿元,同比少增899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38989亿元,比年初增加49649亿元,同比多增15774亿元。2008上半年,货币净回笼194亿元,同比多回笼2.4亿元。(9)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和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在高位波动,给我国带来较大的价格上涨压力。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震荡盘升,但我国一直对成品油价格实行严格管制,国内成品油与国际油价倒挂,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因素没有在我国CPI中充分反映出来。据悉,国内三大石油巨头已几次上书要求成品油涨价,如果油价得到相应的调整,我国CPI会受到直接影响,并成为通胀的主要压力之一。(10)资源价格和服务价格改革的全面推进,会推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未来价格总水平上升。为了限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今后国家将加快税制改革进程,并陆续开征燃油税、排污费、污水处理费等,以鼓励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且资源价格对服务价格有明显的传导性,服务价格的涨幅中有一半左右来自资源价格的传导,因此,资源价格的上调,必然会带动服务价格的整体上升,使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的潜在上涨压力得到释放。
参考答案及例文
1.【参考例文】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深入考察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有喜亦有忧。首先,汽车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雁”。据悉,去年8月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已经做起了“排头兵”。
其次,汽车个人消费潜能巨大。目前,中国公民持币现象严重,汽车消费尚不活跃,但这种消费的巨大潜能将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们观念的更新而逐渐释放出来。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私人购买和使用的第三层次的消费市场发展较快,并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
然而,我们在看到汽车工业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其发展中的不足。作为世界上最大潜在市场的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与汽车工业相匹配的大规模汽车工业集团,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可喜的是,我们的政府已认识这一关键的问题,并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三家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我国“入世”后,轿车产业面临巨大挑战: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薄弱,汽车产业服务体系十分落后。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开放市场。一方面,汽车产业还需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尤其是优化资源的配置。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的完善市场,适度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清理和减少不合理的税费。
另外,交通设施薄弱有待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跟不上汽车需求的发展,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如果“汽车没有行人快”的状况普遍存在,并可能长期存在的话,那么花钱买“阔气”的人就会相应地减少,汽车消费将会受到抑制。
总之,“入世”后,我们拥有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同时并存,我们必须看清现状,把握时代的脉搏,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去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参考例文】
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不容否认,我市政府对交通事业这一事关大局、事关人人的大事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问题却不时显现出来。
交通拥堵一直困扰着这一座大城市,也影响了它的发展。我们的城市现有人口×××万,外来人口×××万,拥有车辆×××万,而且平均每月以×××万辆的速度递增,交通拥堵十分明显。车行速度慢,堵上几十分钟的情况,时常发生。而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交通管理不到位;
三、人们的不文明陋习。针对以上几点,特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加强对人们的宣传教育,树立正确的交通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交通似乎只是交警的事,其他单位或个人与此无关。于是一些单位或个人随意缩小道路,甚至挤占道路,其他人也视而不见;一些机动车司机随意违章行车和停车;一些行人乱穿马路、骑车抢道等。这些违规现象破坏了人车和谐应有的环境,也严重阻碍了
排堵保畅的效率。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去宣传、教育,让人们感知到交通事业的重要性、我市交通现状问题的严峻性和改善交通状况的紧迫性,并让人们感知到违反交通法规所造成的后果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促进人们树立“道路畅通,人人有责”的意识,进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
二、交管部门严格执法
交管部门在交通许可证颁发等环节上,严格依法审批,不让有问题的车辆和人员通过“许可关”。在交通管理中,依法严厉处罚违反交通法规者,让他们切实感到造反交通法规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不利。进而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并影响周围的人遵守交通法规。否则,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只能助长他们的侥幸心理和无所谓的态度,最终导致交通秩序的更大混乱。
三、进行科学管理
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已有较成熟的交通管理经验,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运用于实践,并最终找到适合我们国情的管理措施,然后再建议有关部门以法规的形式颁布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产生的效率,随时调整具体的管理措施,如计算机监控系统,磁卡服务等。清理道路功能,将市内的道路划分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生活区路等,限定不同的时速,进行分级管理。道路功能不清导致行车错位的病根不除,增加再多的交警去排堵也无济于事。
四、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设施与经济发展存在矛盾是难免的,但若此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也是不正常的。城市车辆在增加,行人也在增加,这就迫使我们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建议改建××路,拓宽××路等道路,新修××路,架设××高架桥,开设×地至×地的地铁,×地至×地的城铁,并在一些单位、商场、公园等下面建地下停车场,从而解决动静态交通相互争夺空间,道路资源利用率低的矛盾。因为,停车不便产生的临时停车占道现象十分普遍,致使在行车辆遇阻或减速。而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可用招标的方式解决,可允许投资者以收取管理费等方式先行收回投资。
五、扩大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公共交通事业是一项传统的事业,它以其容纳量大、经济实惠等优势占据着自己独有的位置。我国的国民收入还不够高,城市人口密集,城市交通仍应以公共交通为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事业的投入。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吸收外资或民间资本,谨慎地进行试点。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预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也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建议研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前提下,付诸实施,从而尽快解决我市交通的“老大难”问题。
物业服务企业应对物价上涨的八大措施发表时间:2011年04月13日 关键词:物价上涨 内蒙古-呼和浩特 李文生 087114090 摘要针对物价上涨给物业管理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力图从八......
通过对作业人员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的方式,严格要求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作业区域张贴安全操作规程,以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按安全规程作业 。 对......
解决物价上涨的最好措施——提高薪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07-11-21 08:48作者: longniao来源: 蓝岛北漂社区解决物价上涨的最好措施——提......
国务院16项措施抑制物价上涨.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总能找......
缓解物价上涨的措施探讨摘 要:2007年12月3日至5日,中央 经济 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趋势尚未缓解,价格上涨压力加大。分析了物价上涨现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