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故事_我的教学小故事故事
教学小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教学小故事故事”。
教学小故事
一处质疑——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细节1:一次,我在给学生辅导 “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我就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 „„
反思: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如果说,对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精彩课堂必备的奠基石,那教师对于课堂细节的正确处理无疑就是精彩课堂的画龙点睛之笔,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关注课堂细节,它能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化解疑难的转折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上述案例中,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这样做太复杂了„„?”这个教学片段虽然不是课前的预设,但庆幸的是,老师没有让精彩悄悄溜走,而是及时捕捉到了这一生成的细节,让它们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对于学生的质疑,采取了“热处理”,而是将问题再度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为学生思维的飞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探讨,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问题便在师生的共同互动中迎刃而解了。
一次倾听——真正进入数学的殿堂
细节2:在八年级《三角形全等判定条件》的新课教学中,课前要求准备好刻度尺、量角器、纸板、剪刀等,课堂上教师先告诉学生今天要研究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然后请学生按以下程序进行实验操作并思考:
(1)画一个三角形,使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画好后将这个三角形剪下,与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再画一个三角形,使三条边分别为4㎝,5㎝ 和7㎝,画好后将这个三角形剪下,与同学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3)猜想结论—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4)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达成一致的意见。
实验完成后,由学生进行评价和自我答辩,教师只是倾听。教师的倾听目的是为了把握每一次可能让学生进步的“能”。
反思:上述案例中,教师因为要帮助学生真正进入数学学习的殿堂,这一细节是不能不从中小学课堂就做起的。课堂小结,教师重提以“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反思课上的学习行为,学教前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直延续到了课的终结。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把握教学细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就要将之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去,落实到操作的每一个层面上,包括备课层面、上课层面、辅导层面等都应当充分地把握每一个教学细节。目前我们教师最困惑和最需要的就是对教学细节的把握与处理。
主题:经验交流:教师的“五字”初中数学教学法
五字, 数学, 教学法, 初中, 教师五字, 数学, 教学法, 初中, 教师 q& c, M+ t, K4 s1 ?' [
一、五字分层教学结构基本框架的理论依据
1.设:是指创设情境,激起欲望(5分钟左右)。学生思维的过程受情境的影响,良好的思维情境会激发思维动力,激起求知欲望,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因此,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在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5 a5 K“ V$ O5 i' l, o)|6 |-k
2.启:是指启发诱导,探求新知(15分钟左右)。创设情境教学后的十五分钟是学生精力非常充沛,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敏捷,识记能力强的最佳时间,因而也是教学的“黄金时间”。教师应把讲授的重点、难点内容集中安排在这段时间里予以解决。V1 [4 p)Q0 D5 j.(E7 W2 s5 Y8 a7 k& J+ I/ F* G
3.练:是指变式练习,反馈矫正(10分钟左右)。学生在经过有意注意为主导的接受知识的紧张思维之后,要产生精力上的短暂疲惫,其课堂表现力开始出现涣散。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了挥学生的主体作,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改变刺激方式,设法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做一些题组型的变式分层性练习,让学生把“已懂已会”的知识当堂达到熟练,形成技,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和注意。可边讲边练,也可集中讲练,练习时教师注意巡回辅导,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决定。d% i+ D m8 _4 % J-e5 D4 K# w E# V)g
4.测:是指形成测试,评价回授(10分钟左右)。这一环节可称为第二次反馈。这期间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波动、涣散,表现出似听非听,坐等下课的心态。这段时间切忌草草收场,教师应在变式分层性练习的基础上,及时有效地组织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检测,教师公布答案,学生互批,当堂认定达成度,注意及时补救。
5.归:是指归纳小结,深化目标(5分钟左右)。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而数学认知结构是由数学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知识,总结规律,概括要点,明确问题,使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三方面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经纬交织网。让学生掌握系统化、概括化、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并纳入其认知体系,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保持,促进知识内化,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同时又可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b9 Z# 8 K)Z;H.[' `* Q!N9 `))r3 J(i8 T: r9 f/ _* B# {$ n3
二、运用五字分层教学结构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首先,教师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内驱力的形成 ,要着力把教学的重点转到学生身上,把教落实到学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方向的把握和为学生创设有利的机会和条件上。% I6 [ u+ E9 t)b+ 1 T$ ?2 s7 w(?0 @ c” y“ G
其次是实施有效的控制目标。为保证这一课堂教学结构的最优实施,教师应确定明确的控制指标:(1)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学生的思、议、练、测不少于15分钟;(2)变式练习和形成测试限时在课堂完成;(3)上课分层提问,分层指导,作业、考试分层要求,使各层次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尤其是“问题生”,应有特殊的关照,即及时补偿(分层是动态的);(4)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应及时强化、及时调节、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便于教学的顺利向前。
p4 Z% h.A-x/ }
三、启迪
“ o” C* x;G/ a;W8 j k!c;T
课堂教学结构是课堂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的有序组合,它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五字课堂分层教学结构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育心理学表明;在学生课堂情绪被“唤醒”,注意力集中状态下教学,知识巩固率高且持续时间长,反之则巩固率低而时间短。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当课堂教学结构中的各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原有数学知识基础及个性差异时, 才能发挥高效率,产生最佳效果。因此,采用既科学又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并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促进素质教育进入课堂的有效途径。
小 故 事 成 就 大 课 堂一 陈玲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觉得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尽可能多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这是我在平时的课堂上很......
教学小故事教育的南来风有一次,班里有个学生小王,他三天两头不写作业,还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偷同学或家里人的钱。我找他谈了几次话教育他端正学习态度,怎样做人。他虽然表示改正错......
教学小故事1、谁来帮助她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山东省淄博市于春祥)语文课改实验课,课上突然有一个女生破了鼻子,血不停的流着。只见她一手捂着鼻子,不知所措。面对这一突发事件,......
教学小故事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一切都是新的。现在每堂课都是鲜活的,每堂课都有故事。下面择几段故事记录下来留做纪念。故事1 《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三角形是学......
教学小故事小韩出生前因为妈妈的不适当用药,导致后来的他说话模糊不清。为此妈妈总觉得抱歉和愧疚。转眼他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了,学习语言成了他的障碍。今年我来到这个学校,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