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材料)_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十二字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眼点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其实质应该是中国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问题。无论是农民问题,还是农村问题、抑或是农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农村的现代化问题。这里指的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是农村现代化的问题。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而当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明显不适应整体现代化的进程,解决当前农村现代化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已经越升为目前我党各项工作的重心。因此,绝不能仅仅用形式上的东西来看待新农村建设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作了很好的概括。这里有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摆在了最前面,显而易见,生产发展了,农民生活才可能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精神文明的范畴,其衡量标准,应该跟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相协调;“村容整洁”可以说是操作性最强,最为立竿见影的工作,而广大基层的问题就出现于此。
就调查表明,新农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试点村就像个独生子女,而上级就像他们的家长,过于溺爱,要求各相关的部门支持试点村各项工作,都要给试点村做一份贡献,相关部门有的给树苗、有的给电脑、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改水等等。如公路局参与修路,什么时候修完、质量怎么样,村里不用操心。上级的参与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使有些村级班子有不思进取、过度依赖的思想。
二:产业发展滞后。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们走的路宽了,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和城里一样的公园、广场,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有的农民干脆把健身场所当成了粮食的晒场,有的农民从地里收工回来满脚是泥在公园走上一圈。试想,他们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西瓜熟了还没人要,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有的村新农村建设是一条腿走路,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
三:缺乏科学的规划。
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对新农村建设实质认识模糊。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只是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不考虑本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有的村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前很好的绿化铲掉了重新绿化;本来应该先改水后修路,有的村修好了路再刨开;为了追求速度、抢工期、抢成绩,已经进入冬季了还修路,结果第二年路面就开裂了。这些行为劳民伤财,有的村因此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四: 农民参与少。
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广大农民不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意愿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有的村新农村规划,包括施工方案,完全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农民唱反调。另外,有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跟自己没关系,村里建啥样是啥样,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对基层党组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 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方面利用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使农业生产向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加工配送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否则,新农村建设将是一句口号。
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村容整洁工程引人关注。最终要达到“五化”,即绿化、硬化、亮化、污水无害化、垃圾无害化,同时,实施“两改”,即改水、改厕。特别是近年来,党的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在建设中应充分珍惜这一机遇,立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用足政策,用好资金。要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环境建设的模糊认识,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应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因自身条件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不搞盲目、重复建设,始终奉行节约的原则,原有设施完好的或可以修补的,尽量不拆,粉刷一新完全可以。项目安排要科学,不违背客观规律,应该先改水后修路。工期安排要合理,应该春季绿化,不在夏季绿化。另一方面,不搞政绩工程。有些村恨不能一年就完成新农村建设,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这种以建设速度换取政绩的思想要不得。其三,搞设施建设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给农民增加负担。
四: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让农民参与到其中,关键是要充分发扬民主,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农民感觉到新农村建设本来就是农民自己的事,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加强宣传和引导,通过广播、标语、文化墙、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宣传的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同时,要发挥典型的带动作用,在广大农村积极开展“文明富裕村”、“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提高农民素质,形成团结奋斗建设新农村、文明向上迎办奥运会的良好氛围。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组织农民积极参与决策,集思广益,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总结:
要集中财力办大事,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要克服“急于求成”思想。总之,新农村建设,首先解决观念问题,认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明确目标,要搞新农村,必须先搞清什么是新农村;二是解决态度问题,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投在哪儿,需要决策者端正态度,切实以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为已任,而不是猛干一阵,寻求政绩。只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有所发展。
学生签名:陈静
2011年8月15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在推进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纲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化学(1)班学号:2011505姓名:刘新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是诸多方面的。例如: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发挥......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系部: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x 指导老师:xxx山西xxxx学院20xx级xx专业学期论文目录 摘要„„„„„„„„„„„„„„......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同和乡长廊村为例刘训忠长廊村位于同和乡西部,东与本乡茅坪村、同和村、梨园村接壤,南与本乡潮田村、华塘镇吴山村相连,西与桂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