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_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了新农村建设美好图景。①要实现乡风文明,就必须要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探索。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及重要意义
1.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涵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农村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文化建设。
1.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新农村建设包括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各方面,文化建设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搞好新农村建设。新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1.2.1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越发达,人们就越容易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理论、生产技术和实际操作技能,促进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整个经济的向前发展。”②农村文化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一方面,新农村文化建设所要建设的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以提高农民的素质、拓展农民的视野、激励农民的斗志、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以农村特色文化为载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如在茶文化比较发 ①② 杨晓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23 陈太福.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76—80 达的地区,可以大量发展茶产业,在酒文化比较兴盛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酒产业。文化本身也是一种产业,只要开发得当,就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样既可以充分考虑到农村各地区的特殊情况,又可以节约投资资源。实践证明:凡是农村文化发达的地区,农村经济也较发达,反之,则不然。1.2.2 有利于实现农村“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关于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不单单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而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实现农村地区全面协调发展。①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是关于农村物质层面的,“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关于农村精神层面的,而“管理民主”则是关于政治层面的,这三个方面构成的整体,描绘了新农村一幅美好的图景。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温饱问题已解决,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是解决了温饱问题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民主管理搞不好,就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农村文化建设搞好了才能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1.2.3 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和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依靠农民,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农民是农村发展的关键,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劳动技能直接影响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提倡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是很有必要的。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就是要为农民提供尽可能多的受教育的机会,让农民不仅可以接受基础教育,而且还能接受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直至高等教育,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利于逐步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接受新的观念,让农民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观、竞争意识、法律意识等。无论是教育还是新的价值观、法律意识等都是作为一个现代农民所必备的素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农村文化建设正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而大力兴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体育健身场等文化场所,按照自愿、健康、长效的原则,充分利用农闲、节假日广泛开展与农民生产和生活相贴近的各种文化活动,以满足农民群 ① 新农村建设呼唤乡风文明
http://www.daodoc.com 搞好农村教育是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和前提。但当前我国教育机制还不够完善,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职业教育在当前这个急需职业技术人才的时期并未受到很大的重视,职业学校还有待于规范、改进;高等教育机构还不完全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等问题。总之,我国的教育事业还需要进一不提高,尤其是农村教育还必须花大力气加强解决。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实现减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所有学杂费,增加对中学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加强对农村教育收费的监督和管理,杜绝乱收费现象。其次,建立、健全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的制度,确保农村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政府要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开展各种捐资助学活动,继续实施“希望工程“等助学活动。再次,加强中小学改革,规范和提高农村办学。大力兴办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最后,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的调整与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落实好国家关于农村教师的各项政策,使农村教育在师资上得到充分的保证。随着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素质也将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会以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热情,为农村文化开创美好的明天。3.4 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培养
农村文化建设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农村原有的文化队伍老化,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难以再培养和聚集文化人才。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首先,高度重视农村文化人才,要千方百计吸引和培养农村文化人才,落实好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有关政策,在人事制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尽可能的改善,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人员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激励其在文化事业中不断创新。其次,艺术院校应当开设与此相关的专业,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再次,加强本地区对农村爱好文艺事业,具有一定的文艺天赋和愿意留在农村从事文化事业的人的培养,打造一支具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只有千方百计吸引、培养农村文化人才,才能开创新农村文化事业的美好明天。3.5 丰富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
如何改变农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单调的问题,将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探索的重要方面。具体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为了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要继续开展文化下乡、送戏、送书等文化活动,兴建各种文化设施,大力推进文化资源共享,使农民能够享受到与时代同步的文化服务。其次,要培育和扶持农民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各类文化,如酒文化、水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在保持农村特色文化的同时,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实其内容,创新其形式,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特色文化相结合,形成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使其更具有参与性、教育性,让特色文化在满足农民需求时,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学到更多的致富本领。再次,要注重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吸收到农村文化队伍中来,才能提高广大农民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农民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也才能摸清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使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有针对性和创造性的不断满足农民的需求。3.6 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
先进文化是站在时代前列,能够引导时代发展潮流,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使人不断上进的文化。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时代和实践的检验。①当前,运用先进文化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就是要向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方针、路线;宣传科学技术知识;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必须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建设。首先,必须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不良文化没有空隙而入。为此,要切实建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农村文化队伍,鼓励农民自主兴办文化产业。在大学中继续开展以“科技、文化、卫生”为主的三下乡活动,及时积极地向农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向农民宣传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等。其次,倡导农村新风尚。开展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荣辱观的教育活动。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等良好的乡村风尚,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乡村风气。
结 语
以上是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些肤浅的看法,但在问题分析和对策提出方面还不够全面,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的扩展、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农村文化在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下将会建设的更好,农村的“乡风文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①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设
http://www.daodoc.com/Browse/ShowDoc.aspx?Code=1-5& 参考文献:
[1] 谭伟贤.农村社会工作概论[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65—195 [2] 杨涛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初探[J].社科新视野2003(20):13-16 [3] 杨晓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4):22 [4] 铁柱.加快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J].实践.2006(9):39-40 [5] 成建中.试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着力点[J].领导理论与实践.2006(3):29-30 [6] 陈光军.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J].湖北宣传,2006(6):18 [7] 陈太福.论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和社会的全面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4):76—80 [8] 陈文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06(12)[9] 教育农民要建设农村先进文化[N].光明日报.2000年12月05日
[10] 民进福建省委员会.促进新农村文化全面发展[J].开放潮.2006,01-02期合刊 [11] 徐晓红.切实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J].党政论坛.2006(9):13-15
致谢
本论文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及同学的极大帮助,尤其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国安老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对我的悉心指导。李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获益匪浅,将一直指引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值此论文脱稿之际,特向李老师致以最真挚的谢意!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阅和引用了大量有关的资料,至此向有关作者致以真诚的谢意。
在这里也要感谢这四年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关心、帮助的院领导、老师以及各位同学。
致谢人:龙利霞
二○○七年四月二十八日于西南大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在推进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纲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化学(1)班学号:2011505姓名:刘新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是诸多方面的。例如:村庄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不能发挥......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系部: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xx 学号:xxxxxx 指导老师:xxx山西xxxx学院20xx级xx专业学期论文目录 摘要„„„„„„„„„„„„„„......
论文提要 文化馆是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担负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责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文化馆的服务方向是为全社会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