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火把节的传说_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把好端端的人间被搅得民不聊生。智慧超人,英勇无畏的彝族英雄“黑体拉巴”,看到这个情景,便经常去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

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心里又愤恨又嫉妒,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放出铺天盖地的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祭司,祭司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蝗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在大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人们载歌载舞,普天同庆抗灾的胜利,歌唱阿体拉巴的英勇和妮璋阿芝的聪明美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侗族斗牛节

"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如果两头“牛王”久斗不分胜负,人们就用绳子拴住两头牛的脚,像拔河一样往后拉,结束它们的搏斗,算是平局。如果一方输了,他们的彩旗就会被子对方的姑娘们全部夺去。他们需要通过赎旗礼和对歌的方式才能赎回。得胜的“牛王”被披上红布,以示祝贺。

斗牛活动能培养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

侗家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浏览。彝族火把节的传......

寻甸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推荐]

寻甸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远古时候,居住在寻甸山区的彝族先民,为了繁衍后代,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勇敢地和洪水猛兽搏斗,建立了家园。他们披星戴月耕作,秋天收获荞、麻满足衣食所需,秋后......

彝族火把节

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火把节期......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中最为隆重的要算“火把节”。这是彝族的传统佳节,不论是聚居区还是杂居区,也不论是云、贵、川三省还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所有彝民都欢度这个节日。由......

彝族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作者:思念淡然若水摘要:“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华夏民族璀璨的文化正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它仿佛一个巨大的花园囊括和包容着五十......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彝族 火把节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彝族 火把节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