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地建筑_山地建筑解析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解读山地建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山地建筑解析”。

解读山地休闲

王冰梅

摘要:本文回顾了山与中国宗教、政治、文学、绘画、民俗、地理等的渊源。比较性地阐述了山地休闲的内涵、形式、特征,介绍了国外山地休闲概况。提出大力发展中国山地生态休闲的主张。

关键词:山与中国文化 山地 山地旅游 休闲 山地休闲

社会学家余光远说:“旅游(休闲)是一个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 瑞典哲学家皮普尔说:“休闲是一种文化基础”。休闲学者马惠娣说: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所以,在阐释山地休闲之前,有必要谈谈山与中国文化的联系。

一、山与中国文化

信手翻阅一下中国的文化艺术文本,或回眸一下中华历史长廊,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化历来与山有着不解之缘。

古代中国人对于山有着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与敬畏,自夏商时代始,历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禅和祭祀山帝的传统。春秋之前,朝廷设有掌管大山的官吏被称为“岳”。尧在位时,晚年选择继承人,命四岳“悉举贵戚及疏远隐匿者”。四岳推荐了舜。因此,山又称为“岳”。五岳之首泰山可谓中国的文化山,儒教创始人孔子感慨“登泰山而小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据考,早期只有东西南北“四岳”,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词汇中,有五行、五谷、五音、五味之说,因此,添加了中岳嵩山,始有五岳之说,以求对应和平衡。中国的山岳多因是道教、佛教的发祥、壮大之地而声誉鹊起,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岳是中国道教孕育传播的地方,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与五台山列为四大佛教圣地。中国古代众多的神话传说都发生在名山大川之中,像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孙悟空与花果山、五台山等,《西游记》、《聊斋志异》提到的魑魅魍魉神仙鬼魅的出没藏身之地则不是山洞就是山头。而武当山、嵩山与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的中华武林文化有着深厚渊源。

山居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可窥见一斑;王维《山居秋暝》对山中美景一咏三叹,唯美之至;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白居易筑草堂于北香炉峰,其《庐山草堂记》开头便是:“匡庐奇秀,甲天下山……”为庐山奠定了很高的声望。“背山面水”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学上的人居经典,而且是今天的房地产商宣传中最响亮的招牌之一。当代文人余秋雨前有畅销书《文化苦旅》,其“文化”、“旅”字流露了游历与中国文人创作之间的关系,其随后的《山居笔记》书名又道破中国文人无法释怀的“山居”情结。

有山多有水,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山静水动,阴阳互生,这是古今中外崇尚的最佳审美和休闲境界。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雅士鸿儒寄情于山水,以达到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南北朝时的俪道元,宋代沈括,明朝的徐霞客遍游名山大川留下《水经注》、《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文笔优美的地理学著作。李白、杜甫、谢灵运一生纵情于祖国山河,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中国历代的艺术史上形成了山水诗、山水画的主流派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苏轼为后世文人效仿的楷模,庄子“智者乐水,仁者爱山”为后人津津乐道。九九重阳登高习俗又对中国人的山地休闲起着推波助澜作用。在国人眼中,山水蕴涵着宇宙无限奥妙,是得道、生慧,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和修身养性之处,是吸取天地精华、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处所。山与休闲文化的关系,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休闲方式和休闲理念。

现代中国革命时期,山又因革命斗争历史被抹上红色一笔。井冈山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宝塔山成为革命者心中的圣地,太行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根据地,、沂蒙山水哺育了中华好儿女,狼牙山、风雪大别山也因革命故事而成为红色旅游经典。朱德、毛泽东、邓小平等不少革命领导人非常喜爱登山,这除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以外,又多了一层意味:就是革命斗争意志的磨炼和对征服与胜利的渴望。稍作留意,你会发现毛泽东的诗词中出现“山”字不下数十次,有井冈山、黄洋界(西江月《井岗山》)、武夷山(如梦令《元旦》)、岷山、乌蒙山(七律《长征》)、六盘山(清平乐《六盘山》)、昆仑山(念奴娇《昆仑》)、钟山、龟山、蛇山、巫山、韶山等。

有山必有林,山林、密林成为庇护人类休养生息最后的处所,于是,才有了逼上梁山,占山为王、重上井冈山的故事;林也给山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为人们预留无限的想象空间,于是,有了《西游记》、《聊斋志异》这样的神话经典,并演绎了雪山飞狐、华山论剑、少林功夫等蕴涵中国哲学意味的武学传奇。

二、论山地休闲

实际上,国内外休闲学界并无“山地休闲”的概念、分类和相关论述,“山地休闲” 可以看作是山地学与休闲学的嫁接,是“山地旅游”概念的扩大化和泛化,山地休闲的兴起是旅游产品升级、是由观光旅游迈向休闲度假的必然产物,反映了现代人追求文化内涵、精神需求的本质特征。当然,“山地自行车”的流行也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旅游与休闲的区别 1.内涵的区别

马惠娣认为:旅游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旅游者的目的是求新、求知、求乐,求得美好的回忆。而休闲更注重精神享受,不仅满足人的感官需要,更能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是一种精神态度,是灵魂存在的条件”。更强调个体与群体间的文化氛围、文化体验、文化传播和文化欣赏。这正是休闲的价值。国外学者阐述休闲学的核心是:休闲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是“成为人”的过程,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有三个特征:一,休闲是“精神的态度”,意味着“平和、宁静状态”;二,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创造过程”的机会和能力即所谓“闲暇生艺术”;三,休闲使上帝的“赠品”。从我国学者宋瑞的定义来看,休闲的本质是:获得惯常生活事务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2. 范围和外延的区别

休闲包括娱乐、游戏、个人爱好、旅游、健身康体以及部分文化消费活动。要比旅游范围宽泛得多。

(二)山地休闲文化与海洋休闲文化的区别

显然,山地休闲是以显著的地理特征对休闲所做的新的分类。按此分类方法,尚有滨海休闲、海岛休闲,城市休闲、乡村休闲等。在欧美国家,滨海和海岛休闲更为多见和成熟。这是由其地理特征所决定的。如果说浩瀚、时而狂野时而舒缓的海洋造就了西方文开放、冒险、挑战的民族性格,那么,肃默、厚重的山地和内陆给东方人气质中注入了沉稳、坚韧、内敛的因素。使得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与休闲方式迥异。西方人热爱帆板、冲浪、漂流、攀岩、野营、滑雪、山地自行车、沙滩排球等动态的运动休闲方式,同时,也有罗曼蒂克式的悠闲逍遥:如沙滩日光浴、海滨漫步、咖啡厅小坐、温泉浴、打扑克等;东方人崇尚垂钓、卧游、归隐、神游、气功、观赏、品茗、吟咏等静态的休闲方式。但随着东西方文化的日益交流,东西方文化行为界限开始模糊、融合。西方人开始饶有趣味地学习东方的养生修身方式,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追随动感的、挑战的、冒险的时尚休闲方式。

(三)何谓山地休闲

上世纪80年代起,有学者明确提出“山地学”的概念并加以研究,随后,建立在地理地质学基础之上的“山地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学界的研究目标。而国外更注重山地旅游与生态关系的研究。

所谓山地,在地理学上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较大、坡度陡峭,一般呈脉状分布的高地。丘陵与山地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高度上的差别,前者海拔在500米以下。我国山地面积为33%,包括丘陵、高原在内的广义的山地面积为69%。浙江省丘陵、山地面积为70.4,其余是河流和平原和盆地,可耕地很少,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临安山地占86%,森林覆盖率74%。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数。因此说,中国人绝大部分生活在以山地为主的内陆地区,这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

休闲的定义和解释很多,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宋瑞对休闲的定义较为全面而精练:休闲是指人们在可自由支配时间内自主地、以自己所喜爱的、认为有价值的方式,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中获得惯常生活事务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其中:“获得惯常性生活事务所不能给予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 规定了休闲的本质。

山地的休闲应凸显山地的特征,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营造的氛围,前者包括山体、水体、空气、动植物和特殊天象,后者包括宗教、建筑、历史典故、文学艺术烙印等,从而提供观赏、攀登、野营、写生、摄影、徒步穿越、自驾车穿越、宗教拜谒、度假疗养、洗浴、漂流、采摘、滑雪、探险、特色餐饮、垂钓、山地自行车等休闲活动。有人提出,充满危险、高度消耗体力的登山运动是否属于休闲?其实,只要对照休闲的定义,理解了休闲的本质特征,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只要是非竞技、非职业的运动,使人在运动中体验到征服、胜利的快感和满足,而不是挫折、失败和沮丧,产生身心愉快,精神满足,有利于自我实现与发展,则都属于休闲范畴。

(四)国外山地休闲扫描

国外虽以滨海休闲、乡村休闲较为多见和成熟,但通过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贫困山区发展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如20世纪70年代法国东南部山区,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地区、墨西哥的坎困地区等。较著名的国外休闲山地有: 1.加拿大班夫国家山地公园

加拿大班夫国家山地公园坐落于落基山脉,建于1885年,园内有湖泊、瀑布、温泉、古建筑、滑雪场、娱乐场等,提供泛舟、骑马、登山、雪车等活动。2.瑞士阿尔卑斯山高山冰雪民族文化山地旅游

瑞士阿尔卑斯山有复杂的山体结构和多种山区小气候,是著名的滑雪胜地和世界登山运动的起源,其主题线路就是滑雪和温泉浴,另有景观列车,山地自行车、徒步穿越、古老的中世纪小镇、温泉冰川地址博物馆等休闲项目。3.尼泊尔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山地旅游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境内有200多座6000-8000米的山峰,有“山国”之称,吸引了大量的登山爱好者。4.日本的山地休闲

众所周知,日本是 “樱花之国”、“地震火山之邦”。境内多山地,多温泉、多河流瀑布。日本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76%,著名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之一。是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山地休闲项目有高山滑雪、登山运动,温泉浴、种植园采摘、休闲农业等。日本的保健型温泉洗浴服务相当细致,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总之,我国是一个内陆山地国家,山与中国宗教、哲学、养生、民居、文学、绘画、风俗民情有着深厚的渊源,为发展山地休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应当结合当代国际流行休闲元素,展示山地自然和人文风情,贯彻“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和生态理念,科学地开展山地休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1]王瑞花 云南山地旅游资源特征及开发保护策略-以滇中轿子雪山为例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集2005,3月

[2]马惠娣 未来十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瞭望

齐鲁学刊 2002(2)

[3]宋瑞 国内外休闲研究扫描

旅游学刊 2004(3)

山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山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重庆工商大学食堂设计有感1、引言传统山地建筑是人们在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下发展起来的一类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巧妙地利用山地地形,依照坡度差异进......

山地回忆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不久便开始发表小说。建国后,小说、散文创作取得很大成就。已出版小说集《采蒲台》、《荷花淀》、《村歌》、《孙犁小......

山地承包合同

山地承包合同在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合同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签订合同是为了保障双方的利益,避免不必要的争端。那么大家知道合法的合同书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山地承包合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山地承包合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山地买卖合同

山地买卖合同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加强,合同对我们的帮助越来越大,签订合同能促使双方规范地承诺和履行合作。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拟定合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地买卖......

《解读山地建筑.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解读山地建筑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山地建筑解析 山地 建筑 山地建筑解析 山地 建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