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_在中美关系中
中美关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中美关系中”。
新阶段中美关系发展与展望
奥巴马自2009年上任后,便逐步调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推行奥巴马“新政”。2010年5月,奥巴马颁布了其上任之后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这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既是对奥巴马执政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全面总结,也是对美国未来一段时期国家战略决策的总体规划,对现阶段国际局势、大国关系和中美关系都将有深刻影响。这份报告颁布后,美国开始了其战略调整步伐。2010年6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问美国,两国总统用“汉堡外交”宣布美俄关系成功重启。与此同时,中美关系并不平静,美国国内继续利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向中国施压。在2010年9月的东盟峰会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宣布美国在东南亚地区拥有战略利益,力求南海问题多边化,目标直指中国。探究美国这些举动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预测中美关系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对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深度解读。
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阐述了当前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该略报告包含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必需的四大部分,即分析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美国的国家实力;界定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指明美国所面临的首要威胁与挑战;阐明实现利益、应对威胁与调整的战略路径。在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总体环境方面,该报告认为冷战结束后,“和平民主的范围在扩大,主要强国能够和平相处,经济增长和商业化使得全球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由于核扩散而引起的核战争的危险还在上升,美国的主要挑战来自基地组织及其追随者发动的恐怖主义活动以及核扩散所带来的地区威胁。
对于小布什,奥巴马政府对美国自身的定位、实现利益的路径,做了极大的调整。
一是向“先发制人”方向的调整。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基本上放弃了小布什时期的“先发制人”战略。奥巴马政府不将武力使用作为最优选择。奥巴马认为,美国的目标不是“支配”而是“领导”世界,美国不能仅依靠其自身来实现其国家利益,而要善用美国的“巧实力”,让更多的国家承担责任,在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实现美国期望的、以其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为了确保这个“中心”,美国需要重塑实力与榜样形象。与小布什政府坚持的单边主义政策不同,奥巴马政府积极营造新的全球“公共产品”理念。
二是向“后发制人”方向的调整。在小布什时期,美国在“支配”世界、确保“绝对安全”目标引导下的实力扩张政策使得小布什政府对于威胁的判断并不是“基于安全”,而是基于是否具备产生威胁的“能力”,由此倡导“先发制人”战略,用以威慑和打击美国的对手与敌人。而在奥巴马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以往对于俄罗斯民主的批评,对于中国人权与军事不透明的指责,以及对于这两
个国家的“潜在威胁”只字未提,取而代之的是希望与俄、中和平相处,共同应对挑战。这种言语上的变化并不意味着美国完全放弃了对中、俄军力的疑虑与警惕。在小布什执政时期,认为威胁美国的能力就是“威胁”;而在奥巴马的国家战略中,美国要扩大这种与对手的能力差距,从而使得“威胁”不复存在:即在对手首先攻击的情况之下,美国拥有足够的反击与攻击能力,使得美国能够“后发制人”。作为一种综合性“大战略”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对中美关系亦有不可避免的多方面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奥巴马政府的“重视对话”与“多边外交”策略对中国有双重影响。在积极方面,奥巴马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对话有利于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美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对于重振美国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奥巴马极为重视与中国的经济战略对话。他执政后将经济战略对话提升为战略性与经济性对话,并把对话级别提升为内阁级,美国国务卿首次成为对话成员。这显然有利于双方的进一步交流与沟通。双方已经于2009年7月和2010年5月实现两次战略对话。在第二次对话中,美国明确表示将迅速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消极方面,奥巴马政府可能借经济对话与多边外交绑架中国的经济、安全利益。美国重视对华关系在很大程上是经济效用推进的结果。然而,双方还有很多政治、安全分歧有待解决。双方之所以提升双方的对话层次也是希望借助经济战略对话的经验推进双方的政治与安全对话与交流,而且将政治、经济与安全对话仅仅置于一个对话平台下,有利于美国打出“政治牌”与“安全牌”,借以绑架中国的经济利益。美国在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还可能将*问题、对台军售问题以及人民币升值问题联系在一起,希望在政治原则上不肯让步的中国在经济问题上被迫做出让步。另一方面,美国在中国周边,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利用东盟地区论坛(AFR)等国际组织宣扬“领土争端”问题的多边化与国际化,东盟峰会也邀请美俄等大国加入,进一步施加了对中国的政治压力。
其次,美国与主要大国的关系调整可能会对涉华多边关系产生影响。在报告中,奥巴马呼吁将美国的合作对象从传统盟友扩展到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并积极发展与俄罗斯的“稳定、实质、多维关系”。在当今世界主要的几对大国多边关系,如中美印、中美俄、中美日、中美欧,中国只有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占据某些优势。在其他几对三角关系中,中国都不占据优势,甚至处于劣势。在过去,由于美俄两个大国的矛盾,中国在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中能成为美俄的争取者,占据战略调整的主动,而奥巴马宣布重启美俄关系之后,许多安全性议题,例如伊朗核问题,美俄可能在私下达成协议。过去的中俄两方对美欧两方可能变为中国对俄美欧三方,中国由此可能会处于战略中的被动地位。再次,奥巴马的“后发制人”政策导向可能在未来对中国安全产生重大威胁。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在和《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一起发表的文章《平衡的战略:为新时代重新制订五角大楼的规划》中写道,“就中国而言,北京对网络战、反卫星战、防空和反舰武器、潜艇以及弹道导弹的投资,可能威胁美国用于投放
力量和帮助太平洋地区盟友的主要手段。这要求美国高度重视远程打击能力并部署导弹防御系统,还要求美国从短程武器系统转向远程武器系统,例如下一代轰炸机”。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一次会议上,莫斯科卡内基中心学者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表示:“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害怕美国的核武器,却有许多国家害怕美国的常规武器。具体而言,中国、俄罗斯等核国家都主要关注美国日益提高的常规精确制导的远程作战能力(C-PGS)系统”。美国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对于中国而言的确是个棘手问题。
最后,在一些全球议题上,美国可能采取主动政策,在许多场合可能会与他国结盟,发挥美国的优势,向中国施加压力。例如,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而中国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由于美国为总量减排,中国为单位GDP减排,因此美国等西方国家以中国的GDP增长迅速为借口,极力渲染未来中国的实际减排负担过轻,从而要求中国做进一步减排承诺。虽然确保未来几十年国家的经济增长大势是中国的重要任务,但由于中国经济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产业链上,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中国而言并不轻松。美国等国家在产业转型和技术上占据优势,可以保证在不损耗整体经济利益的基础上采取大幅裁减,而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则相对困难。中国遵守环境保护义务,但不会以为环境保护而放弃整体发展利益,逐步减排是中国的优先选择。美国不断利用这一点向中国施加压力,以便在中美经济对话中占据主动。
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最终目标是为了重振美国的实力,重点在于重建美国的领导地位,在现在和未来更为有效地增进美国国家利益。“这些努力将帮助美国继续领导一个经济实力和个人机会更为分散的世界。在国境之内为领导地位打造更坚实的基础,建设这种更坚实的基础将有利于美国努力去塑造一个能够应对这个时代种种挑战的国际体系。” 其调整并未改变美国领导全球的目标,其实质是用“巧实力”应对挑战和“他者的崛起”。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在许多议题尤其是经济上可以为美国提供帮助,但在诸如安全等高级政治上,美国对中国会采取迂回的政策,既利用高级政治对中国进行施压,也利用高级政治谋取经济利益。在全球议题与国际制度安排上,美国会争取采取道义上的主动态势,借此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些对中国而言均是不小的考验。
中国的崛起是美国面临的一个巨大的两难。即使假设美国没有遭遇跨国恐怖主义和伊拉克战争给它带来的巨大和严重的后果,它也必然经历由中国迅速崛起造就的“权势转移”趋向。在......
中美关系概况2012/07/1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曾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访华,重新开启了中美交往大门。1973年5月......
中美关系发展史 在20世纪进入尾声之际,美国“新干涉主义”抬头,给中美关系带来了新的严峻考验。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达成协议。2000年,中美关系进一步得到......
2009年中美关系回顾2009年,对于中美关系的发展而言,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一方面,2009年是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30周年。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两国关系经历过重大考验,更取得了......
中美关系作业论文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似乎陷入忽冷忽热的怪圈,如何理解中美关系这种变化背后的实质?班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09级电子2班姓名:陈满学号:200906302234笔者认为,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