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案例_文化产业发展案例
文化产业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文化产业发展案例”。
4名词+4简答+2论述+1案例 加粗题目为必考题 名词解释:
1、文化市场细分
2、蓝海战略
简答:
1、简述比较文化产业学的研究方法。
动静结合、纵横结合、宏观微观结合、国内国际结合。
2、比较传统品牌符号与文化品牌符号生成路径,举例说明。文化品牌经营 文化品牌经营:
传统品牌:产品(有形物质)—意义—品牌 文化品牌:产品()—意义—品牌—产品
3、如何把握演艺文化产业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举例说明。
4、结合所学798艺术区案例,简论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应:A少干预、多引导(通过地价、税收等引导)B明确归类文化商业、产业、艺术 C在各种利益之中,确保艺术家的利益 D鼓励多元化的社会力量参与办好产业园 E打造产业链
F制定政策
5、案例教学的意义。
①使我们认识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②通过搜集大量案例补充理论教学。
③走出课堂,提高对市场的认识。
④提高教学资源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
6、比较儒学资源的学术开发与传媒开发的策略。
学术开发:守正 传媒开发:出新
7、举例说明如何延伸文化产品的生命周期。(白鹿原、女子十二乐坊)
论述:
1、《云南印象》的跨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2、我国演艺产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P130-131)问题:
从主体方面来看,一方面,国有演出团体众多,体制变革尚未全面完成,落后的经营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大量出现,良莠不齐。
从消费市场方面来看,我国演艺文化消费市场不足,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仍然有所欠缺。
从作品的创作方面来看,缺少新生代创作力量的出现,许多作品原创性不强,抄袭仿冒和自我重复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缺乏艺术性和商业性兼顾的好作品。
从作品的制作方面来看,缺乏专业化的制作人才和制作机构,尚未形成科学完善的制作人制度,粗制滥造的制作大量存在。
从作品的保护来看,整个行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并不强烈,许多创作人和制作人尚未意识到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从表演艺术行业的人才方面来看,无论是表演还是演奏、编剧导演、导演,在所有方面,几乎无不面临着艺术水平急剧滑坡的危机,并且年龄断层严重,有一部分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的境地。
从交流合作方面来看,表演艺术团体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意识还不强,相互间合作的手段和方法还比较少。
从商业运作方面来看,演艺行业的营销与管理仍不够规范,商业运作不足和滥用的情况同时存在。
从产业化方面来看,大多数表演艺术作品并未把其自身作为一种产品进行运作,欠缺品牌意识,更没有很好的挖掘产品的潜力,实现多元化发展。启示:
(1)创意、创新、创造始终是表演艺术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表演艺术行业是最注重内容原创性,也最依托创意获得发展的行业之一,从作品的内容、形式到制作、传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意与创新。(2)发展表演艺术行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演出项目或者演出产品只有以良好的经济回报和市场前景作支撑,才能为其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门类的表演艺术也同样必须准确地把握文化和经济之间的共生关系,做到以市场为导向,在艺术创作中把专业化和大众化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使其艺术产品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从而产生较好的市场回报,形成良性循环。
(3)发展表演艺术行业必须突出特色。
文化创意产业是特色产业,强调创意产品的文化差异和特色。在表演艺术行业中,文化资源的开发、产品的表现形态、产业的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应避免市场上的同质化现象,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胜一筹。(4)发展表演艺术行业必须走大众化道路。
表演艺术行业的客体是观众,表演艺术是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表演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因此它必然是大众化的艺术。唯有大众化的创作与演出,才能生存,才能形成良性的市场机制,培育起文化市场的活力,也利于舞台艺术自身的健康发展。
3、结合迪士尼主题公园发展经验,试分析芜湖市方特主题公园发展战略。
案例:
1、“白鹿原”文化品牌打造路径及启示。发展历程:
强强联合,催出品牌—话剧“白鹿原”
协作发展,定位品牌—舞蹈(剧)“白鹿原” 商业宣传,维护品牌—电影“白鹿原”
文化项目,延伸品牌—周边“白鹿原”(旅游、书院、文学馆)启示:a做好品牌分析
产品→消费者(是否迎合消费者需要)b做好自我分析 c品牌识别系统
2、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背景及主要任务。(P3-6)背景:
一、经济体制变革
在2002年以前,中国国内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基本采用计划经济的模式。自从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这些都迫切要求包括影视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要与时俱进。
二、受众需求变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我国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将更多地转向精神文化产品层次。因此影视作为大众媒体,必须紧跟人们的需求变化,使节目保持大众化、通俗化,坚持必要的娱乐属性,让观众喜闻乐见。
三、高新技术发展
电影本身就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发展又继续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特别是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广播影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四、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符号的象征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文化领域的全球竞争。主要任务:
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宣传引导水平 影视作为文化领域的前沿产业,在不断提高其宣传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强化其宣传的龙头地位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国的影视产业必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逐步形成规模化、国际化的影视产业体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影视发展之路。
二、大力推动影视产业化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任何过渡时代都是本土电影的黄金时代。电影产业可以规模化、系统化地吸收众多相关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还可以为其他相关产业带来大量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机会,带动与之相关门类产品的市场开发。
三、积极进行管理改革与创新
(一)加强法制建设。
(二)转变政府职能
(三)创新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四、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一)产品输出
(二)文化价值观输出
(三)参与各种奖项角逐。
3、结合所学江苏演艺集团的产业化案例,试分析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的发展思路。
江苏演艺集团: 发展历程:
1.组建:“演出季”模式:天天有演出、月月有新戏、培育本土市场、打破院团
体制、引领演出潮流。
改革不彻底:演员流动不畅、收入平均化、设施陈旧、投融资机制单
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有悖于艺术生产规律。
2.事转企:集团下属艺术单位全部转为企业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
全员聘任制:因事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薪、效益与收入
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演出活动代理制、创作人员责任
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
3.深化改革:成立江苏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联合、优势互补
4.未来发展战略:打造文化创意基地、整合资源(媒体整合)经营理念:
1.变“养人”为“养戏”
2.变“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 3.变“舞台经营”为“经营舞台” 4.变“观众范畴”为“受众范畴”
湖南卫视湖南电视产业改革历程第一阶段:引入竞争机制,激活电视荧屏(1994-1997年)第二阶段:卫视频道上星,开拓全国市场 (1997-1999年)第三阶段:致力产业开发,进军资本市场 (1999-2000......
丹麦的文化产业一、丹麦文化产业立足文化市场丹麦认为文化产业有以下三个共同点:1、立足于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研究的重点是在文化市场内经营文化艺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这......
课程:文化产业客户关系管理姓名:学号:案例:全球通——做人生的赢家案例背景:全球通是中国移动针对高端消费人群的客户品牌,经过多年的品牌建设,多数高端人群已经成为“全球通人”,但......
文化产业管理典型案例 作业题 1、2、3、4、5、6、论文要求:1、可任选一个题目写作,参照学术论文规范要求,文首列出标题、摘要、关键词,引文注明出处,文末著录主要参考文献。必须......
猎猎大唐风巍巍华夏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曲江模式一、大唐文化引爆曲江(一) 西安的历史文脉(二) 西安的区域社会环境二、创生曲江(一) 识读曲江(二) 打造大唐文化传播的环境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