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_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对我院03级体操专选班男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2002级:张健指导老师:何炬

摘要:体操教学训练中经常发生的运动损伤,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通过对我院体育系03级体操专选班学生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发生的运动损伤的情况调查,探讨其易受伤的部位的特点、规律和致伤的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体操训练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关键词:体操教学;体操专选班;运动损伤;预防

Abstract: There are often injuries in the gymnastics teaching, which affects the planned teaching schedule.In this paper, we will investigate the injuries of the students during teaching and exercise in our institute from 2003, who select gymnastics as their major, then we will go deep into the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main cause and regularity of the injuries,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injured part.Finally, we will list some effective ways as a suggestion, to prevent the injurie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gymnastic teaching;the major of gymnastics;injuries in exercise;prevent.1前言

体操是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器械上完成不同类型与难度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的体育项目。尤其是在器械上完成的动作,都要求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身体训练水平,练习者往往由于动作不灵活或技术不正确而碰到器械,或从器械上失手摔下来,造成身体各种创伤,影响正常的学习和训练。本文运用问卷,统计分析的方法以体育系03级体操专选班4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探讨学生在体操教学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易位部位、特点规律,分析致伤的原因,为今后教学、训练中有效预防损伤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成都体育学院2003级体操专选班男生,共40人。

2.2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根据文献资料制定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填写整理核实,发放问卷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问卷内容包括损伤情况、受伤部位、项目受伤统计及损伤原因等。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3 调查访问法:根据研究需要,对部分研究对象的损伤情况进行访谈。

3结果与分析

3.1各项目损伤情况分析

表1: 各项目损伤情况统计

项目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双杠单杠受伤人数3121158排序465132

从表1统计看,跳马发生损伤率最高占受伤人数的36.7%,单杠、双杠次之分别为26.7%、16.7%,最少是鞍马占3%。由此可以看出,在项目训练上,最容易受伤的是跳跃项目,其次是单双杠、技巧项目等。因此,加强容易发生受伤的项目的预防非常必要。主要措施有:在跳马过程中,加强保护与自我保护,了解动作的特点,落地后充分利用膝关节的缓冲减少落地力量,减少对膝关节的冲击,保护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力集中,紧跟被跳者的节奏,注意因为向前的力量过大而摔倒;在单双杠项目中,要规范动作,减少不必要的因为分腿、曲髋等错误动作导致与器械的摩擦、碰撞等。如果因为失误而掉下器械,那么手要紧抓器械不放,以免掉器械造成较严重的损伤;自由体操中发生的损伤具调查,大多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进行后手翻、前手翻等动作练习中,踝关节由于没充分活动开而扭伤、挫伤等,因此运动前应该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吊环和鞍马是专选以来初次接触的项目,因此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在练习中很少发生损伤,发生的损伤原因是精力不集中、自我保护不当,如吊环上脱手摔下来造成伤害;鞍马中从鞍马上摔下来而直接用手撑地导致腕关节的挫伤等。

3.2受伤部位及性质统计分析

表2:受伤部位统计

部位手腕臂肘肩踝膝腿腰头受伤人数41312854350排序4176234538表3:受伤性质统计

受伤性质挫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骨折肩轴腱鞘炎滑囊炎人数7512152221

排序34215556

从表2可知,体操教学训练受伤多发部位是腕、肩、踝、腰以及其他部位。以腕关节的损伤为例,腕部的受伤主要是由于动作的失误,跌倒时用手撑地,导致腕部受到强烈的冲击而出现病理变化。比如: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完成各种不同的动作,在自由体操中要靠踺子的快速推手获得较高的腾空来完成后手翻,在落地推手时,腕部要承受身体的重量和身体在短时间位移变化反作用力,引起关节纤维囊和固定它的韧带、肌肉经常受到强有力的牵拉,形成局部疲劳。

从表3表明,损伤性质以关节韧带扭伤、肌肉拉伤、挫伤较多,其次是擦伤等。通过调查表明体育系专选班体操教学训练中发生损伤大多是急性损伤占60%以上,而慢性劳伤的比例较小。专选才一年的时间,长期运动的损伤积累比较少,但还是要注意课后放松练习。

3.4造成受伤的原因分析

表4:受伤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序号损伤原因人数排序

1技术动作不正确182

2身体素质没跟上27

13准备活动不充分63

4受思想情绪影响54

5身体过度疲劳63

6场地器材等意外原因15

7保护与自我保护不当54

通过调查表明:在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上,身体素质没跟上占了很大的比例,其次是技术动作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等,下面就根据运动损伤的原因逐一分析:

3.4.1 身体专项素质不强

具统计,身体专项素质不强导致受伤的人数为27人(占总人数的67.5%)。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能力,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要全面发展。器械体操的技术动作的完成是建立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其中主要是身体相对力量、柔韧和协调能力,有部分学生身体的绝对力量强,但相对力量就不够强,特别是部分高个学生。而练习者的身体能力对技术,心理方面的训练水平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可减少一些慢性损伤的发生,也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控制好身体。例如自由体操中踺子后手翻,如果身体协调能力不强,踺子后未能使身体保持一定高度,在向后甩手成支撑时就容易出现手腕扭伤。

3.4.2 技术动作不正确

由表4可知,18人(占总人数的45%)因为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发生运动损伤。学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身体素质还不能达到完成某些动作的要求,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教学中遇到一些技术复杂,难度较大的动作或在运动量较,强度大的情况下就容易手伤。二是根据运动生理学原理,动作技能的形式可分为泛化,分化,建立巩固动力定型的三个时期,在动作的泛化时期,即初步掌握动作阶段中,因为动作不协调,肌肉紧张僵硬,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动作,而错误动作即不符合人体形态结构的特点,也违反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造成身体的局部负荷过大或与器械发生碰撞而发生运动损伤。

3.4.3准备活动不足

体操专选课的时间一次是90分钟,分为3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的时间一般是30分钟,除了课前常规练习外大约有25分钟时间是用于热身的,因此要做好准备活动。有相当多的学生在活动是根本就没有做准备活动的意识。这样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功能没有被充分动员起来,肌肉伸展能力欠佳,关节不够灵活,动作不协调,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4.4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运动疲劳,心理过于紧张或兴奋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学生学习新内容或比赛时会表现出过度的兴奋,容易发生损伤。由于体操动作惊险,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对动作往往产生畏惧,恐惧的心理,害怕受伤。由于思想害怕,精神过分紧张,身体各肌肉过于紧张,造成多余动作或只做一半就没有动作了,这样的心理障碍如不尽快解决,将会影响其动作的掌握,造成伤害事故,特别是后手翻,腾身回环等练习,很多同学因为害怕,身体过于紧张就容易摔在垫上或杠上造成损伤。

3.4.5场地器材等以外原因

这方面的原因比较少,主要是一些器械没放好发生意外,场地未整理好,落地点过硬,造成脚跟挫伤等,这些事件具有偶然性,如果做好准备工作,往往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损伤。

3.4.6 由于保护不当造成的损伤

保护者对易位部位缺乏预先防护措施,专注性差等都容易造成受伤。主要由于一些关节的损伤无定量和定性的指标进行判断,只能根据运动员的疼痛感觉判别,使得这些关节由轻微损

伤转化为劳损,尤其是肩,踝,腕等关节。

3.5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在体操的教学训练和课外的练习中,教师和学生如果不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注意安全,就很容易发生损伤,甚至出现严重的伤害事故。因此,安全教育和落实预防保护措施在体操教学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为减少教学中出现损伤事故,根据体操教学的特点和体育院校专选班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3.5.1加强安全教育

平时加强安全教育,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克服麻痹”的思想,认真贯彻与预防为主的方针,正确对待伤病,把安全教育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做到课上课下反复强调,让学生在训练、比赛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预防损伤的原则和措施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3.5.2 加强全面身体素质训练,提高动作质量

身体素质不仅是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基础,也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从普修班进入专选班,学生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在教学中很容易引起受伤。因此,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有效提高肌肉的力量,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为体操教学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充分作好热身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体温和肌肉温度升高,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而且可以使肌肉的新陈代谢得到加强,肌肉收缩速度加快,不至于由于突然动作而造成肌肉损伤,同时还要加强各部位肌肉的力量训练。许多损伤是因为学生不够重视力量训练造成的。因此,加强有效的力量训练是减少损伤的有力措施。正确技术动作的掌握是防止伤害的重要措施,从损伤部位和性质来看,关节韧带的扭伤,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挫伤占全部损伤的一半以上。究其原因,技术动作的错误是主要的。许多学生技术不规范,动作粗糙,落地不稳,在练习中造成损伤很多。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技术动作的要领,严格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技术练习,加强规范化教学。

3.5.3合理组织教学,科学安排运动量

科学系统地安排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教师应根据教材的结构和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考虑纵、横关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例如,技巧项目教学,学习鱼跃前滚翻前,必须先学习前滚翻。这样,学生学习前一动作作为后一动作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后一动作的掌握又可以提高前一动作的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要有遇见性的安排教学的容量、强度;在新动作学习中,要考虑学生在完成该动作时容易出现什么错误,要有遇见性的安排合理、相象的练习作铺垫等。

3.5.4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因为体操运动项目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较高,有的学生面对器械感到担忧和恐惧,表现在动作上出现全身肌肉紧张,协调性降低,造成动作走形、失误而发生损伤,畏惧心理的加深易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十分必要。在练习中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适应动作的难度变化,这样有利于他们克服恐惧的心理;平时应该加强基本动作的练习,让学生做到准确、熟练。

3.5.5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加强容易受伤部位的保护和训练

在教学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对运动的应激能力。应特别强调对身体薄弱环节的准备,严禁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就进行基本部分动作的练习。准备活动应是先进行全身性准备,然后根据训练内容进行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适当增加必要的牵伸练习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避免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肌肉韧带受伤以及身体各部位的不适应,才能在教学训练中预防损伤,同时注重加强以为部位的训练和保护,提高其柔韧性和灵活性,使其具有一定的抗击能力,以达到柔、硬适度、协调一致的动作要求。在做练习前,应该先做基本的准备活动,全身要微微出汗,然后再根据练习的内容做专门的活动,比如在进行自由体操的练习前,应先做前滚翻、侧手翻、等专门练习;在单双杠练习前,应先做简单的摆动,以适应器械。

3.5.6注重保护帮助与自我保护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把搞好安全放在第一位,认真做好保工作,同时教会学生相互帮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习新动作,都应有人进行保护和帮助,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教会学生保护与自我保护的方法,通过开设保护、帮助和自我保护理论,实践课,利用尽可能多的机会向学生生动形象地传授帮助的知识和方法,并使其掌握帮助保护常识和技巧,并要求保护人做到思想集中、动作迅速到位;自我保护要思路清晰,明白自我保护的要领等。如当有人快要跌倒时,应立即低头、曲肘团身、顺势滚翻,不可直臂撑地;当别人在练习中掉下器械或向前摔倒时要及时抱住或拖住等等,并要求学生做到无保护人不做自己掌握不好或难度较大的动作。

3.5.7加强医务监督,认真做好场地、器械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随时注意各关节、部位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早防早治,克服过几天就好了的麻痹思想。场地、器械的安全检查要经常进行,认真做好维修保养工作,发现隐患及时维修,以保障教学安全需要。

体操专项教学训练运动损伤是多发性的,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它严重影响着体操教学训练工作的正常进程,有关部门方面应对损伤问题高度重视。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从体操专选班的学生的调查与问卷来看体操课发生运动损伤多集中开学期间(特别是寒假开学期间),因为学生多因为在休息一个假期来,体能多不能跟上训练的节奏,在突然的训练强度变大的情况下,由于身体不能适应,所以容易导致受伤。

4.1.2受伤部位多发生在肩、腕、腰、踝等部位。在体操练习中,身体各关节与器械摩擦的机率很大,主要是在单杠腾身回环、后摆下及双杠练习和跳马练习中。

4.1.3学生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身体素质跟不上,技术动作错误,保护与自我保护不当,准备活动不足等。

4.2建议

4.2.1根据具体的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反复强化基本技术训练,注意动作细节分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使学生熟练掌握体操基本功,以免因技术动作错误或掌握不熟而发生运动损伤。

4.2.3重视训练前、赛前的准备活动。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将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适当做一些力量性、伸展性练习。在全面练习的基础上,加强易伤部位、相对薄弱部位及应力集中部位的练习。准备活动要根据学生特点、气候条件和教学训练或比赛而定,全套准备活动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4.2.4加强训练课中的医务监督,当发现局部出现酸痛不适或其他异常现象,要及时调整训练量和强度,避免在疲劳状态下从事大运动量训练而致伤。

4.2.5在体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以有效的方法掌握调节学员的情绪变化,强调在体操练习中一定要保持如一的精神集中、情绪饱满的认真态度。加强心理训练,帮助学员克服在体操

运动中易出现的恐慌、害怕、紧张等不良心理,采用适宜方法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消除顾虑,从而促进体操教学、训练的顺利进行。

4.2.6 体操运动对上肢力量要求相对较高,故应加强上肢力量训练。方法可采用静力性练习与动作性的结合使用。静力性练习有倒立走、倒立上楼梯等;屈臂至90度状态的卧撑等练习。动力性练习有双臂曲伸俯卧撑、引体向上引拉练习;利用手持哑铃、拉象皮带等轻器械做曲臂练习等。

4.2.7 加强足踝,膝关节的机能。如负重跳深、负重提踵、负重蹬伸等力量训练;加强心理训练,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我保护方法等;做好准备活动,合理安排负荷;加强落地技术训练;加强安全措施,定期检查维修场地器械;深入了解情况,掌握运动员生理、心理特点;钻研动作的技术特点,提高保护与帮助的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 体操.保护与帮助[M].体育学院普通通用教材.2002.[2] 竞技体操高级教程.竞技体操训练负荷的控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运动解剖学 [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2002

[4] 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训练[M].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2002

[5] 竞技体操高级教程.竞技体操的身体素质训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6] 竞技体操高级教程.竞技体操常见创伤的防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7] 曲锦域等.《实用运动医学》第一版 [J].北京科技出版社1996

[8] 曲锦域.运动外伤防治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北京医学院学报第二期.1965

[9] 运动医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0] 郑吾真等.竞技体操训练学[J].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

体操运动损伤问卷调查

大学生体操运动损伤调查问卷大家好!我是08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同时也是体操爱好者。由于毕业论文的调查需要,在此占用您宝贵的时间,希望您能如是的填写这份问卷,对您给予我工作......

体育活动运动损伤分析

摘要:大学生在余假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是高校体育工作者碰到的一个新问题,余暇体育运动损伤有何特点;以及如何预防。减少伤害事故,是笔者要研究的课题,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体......

运动损伤与急救

体育与健康多媒体课老师:刘佳祺 班级:八年级二班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教学目标:1、利用多媒体手段,学习运动损伤的原因与预防措施。2、使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3......

损伤体操下的运动预防教学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损伤体操下的运动预防教学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损伤体操下的运动预防教学论文

损伤体操下的运动预防教学论文1体操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1.1运动心态的不足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有些练习者在头晕、发烧、感冒等身体功能不良的时候,不适当训练,否则容易造......

《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体操 损伤 运动损伤现状调查 体操 损伤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