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及其意义_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及其意义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摘 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当代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事求是更是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对于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路线,也称认识路线,是指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 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 的认识路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萌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不成熟, 但已经开始用马列主义理论 来分析中国的实际,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杰出的代表。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通过批判陈独秀、李立
三、王明“左”“右”倾机会主义,使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逐步明确起来,1929 年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 议》中,明确反对主观主义的指导,认为这种指导“其必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1930 年,毛 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明确提出“没有调查,就没 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同时提出有两条对立的思想路线,一条是“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另 一条则是由本本出发, 按既定办法办事的保守的思想路线。这就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36年到1937 年,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著作,进一步批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错误,特别是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 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同时, 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指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 “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 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特别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他认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 详细地占有材料, 在马列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此后,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经过延安整 风和党的七大,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和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度时期内, 由于我党指 导思想上的错误, 致使在某种意义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尤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党实事求 是思想路线名存实亡。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 ,人民又获得了 希望,人民希望为“**事件”平反,希望停止 “阶级 斗争” ,希望纠正“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假错案,等 等。然而要这样做,必然触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 对待毛泽东晚年错误问题上, 当时中央领导人的表现令人失望,1971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明确提出“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工作的进行。针对“两个凡是”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在给中央的一封信就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7年5月, 邓小平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行,并说明理由。后来在七届三中全会等一些重大场合都对“两个凡是”进行过批判。特别是从1978年5月开始邓小平积极支持和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号召全党彻底打破精神枷锁,来个思想大解放,最终使“凡是派”彻底缴械。
1978年12月13日, 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指出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要性,他说:“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这 一讲话还强调了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他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1]邓小平这一重要讲话,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接着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一讲话精神,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同时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大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增选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进中央领导机构, 顺利实现了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而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所作的贡献在于:第一, 他恢复了毛泽东确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批判“两个凡是”的过程中,他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 多次把毛泽东倡导的思想路线 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二,他根据新形势 新情况,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时代特征。
当我们沿着“实事求是”路线走下来并取得不小的成绩时,新一代领导人江泽民又提出了心得见解。他针对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出现的前所未有的新特点,针对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部分群众中出现的安于现状,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现象,领导干部组织涣散,作风漂浮,信念动摇等问题,江泽民立民现实,面向未来,深刻的思考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建设,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强调提出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问题,并且把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联系起来。
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证明,凡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行为准则,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而偏离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进入21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的胜利,关键在于能否始终如一地坚持好实事求是这一根本准则。坚持实事求是,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都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 它是马克思主义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将思维的客观性和主动性统一起来,阐明了人类意识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类意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人类思维的真理性应该由实践来证明,等等,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结合。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指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观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确立, 就是以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为哲学基础的。这条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没有止境的过程;强调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解放思 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的,民主是解放思想和实事 求是的重要条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等等,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 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然而,正确的政治路线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指导。回顾党的历史,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 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才制定出并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从而推进了党的事业的发展和党本身的成熟;而所遭受的一切挫折,或者是因为违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政治路线, 或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偏离了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而没有能够将原来制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坚 持贯彻下去的结果。
第三, 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 能力的重要内容。毛泽东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在这三 大作风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根本的,强调的就 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就要自觉地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而不会浮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就要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已,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而不能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实事求是 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四,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二十一世纪的头二十年,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提质量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这就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要求:既要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又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既要扩大民主覆盖面,又要改进和完善民主制度;既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又要创新文化体制;既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又要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所有这些都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科学研究,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和经验,不断超越自己,只有这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才能够顺利实现。
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极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在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过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在当代中国我们仍要坚定不移的以实事求是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毛泽东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院系:政史系班级:101班学号: 24姓名: 陆琳琳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
1.试述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工作遇到的最大......
徐晓明(赤峰学院 政治法律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摘 要: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我们党又重新......
试述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工作遇到的最大障碍......
4、试述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工作遇到的最大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