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讲稿_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好,同学们上课。来老师最近有一个重大决定:来老师要去当大明星啦。大家觉得来老师的这个决定怎么样?
对,不怎么样。这个决定一点都不实事求是:来老师长得不漂亮、身材又不高挑、又不会演戏。所以,来老师是没有办法成为大明星的。
来老师通过这个例子想告诉大家: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不能实事求是,我们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地认识我们所处的环境,就不利于我们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实事求是更应该成为执政党的工作原则。对这一问题,共产党是怎样看待的呢?
2012-05-16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作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讲话。讲话指出: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
可见,我们的国家主席和党的总书记是非常看重实事求是的。我们党在事实上确实非常重视实事求是,甚至把实事求是就作为自己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通常也将自己的思想路线也叫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而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今天如此骄人的成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功不可没。
那么,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形成和确立的呢?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这块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我要弄清楚什么是思想路线?思想路线有什么用?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对的,什么样的思想路线是错的?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关注思想路线问题的? 然后,党是怎样对自己的思想路线进行界定的?我们的思想路线是什么样,不是什么样? 最后,党为什么最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好,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思想路线?大家把教材翻开到43页,阅读第一段
(一)思想路线的概念 1.什么是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已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看了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感触?思想路线重要不重要?重要。党只有先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才可能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会产生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带领我们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更大成就。思想路线这么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思想路线。我们看:思想路线,是指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其中,认识的方向和原则是四因素中最基本的,如果方向和原则错了,认识结果是很难正确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弄清什么是认识的方向和原则,弄清什么样的方向和原则是错误的,什么样的方向和原则是正确的。
什么是认识的方向呢?比如:我想了解一下阮佳蓉同学,大家建议一下我该怎么做? 对,我可以找他聊天(了解她的性格兴趣爱好)、可以跟他一起工作(了解她的能力)、打他一顿、骂他一顿(看她的反应力),也可以找到熟悉他的人打听他的情况(有没有男朋友、家里情况等等)。。这些认识的方向是什么呢?从物质到意识这一方向,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有些人还会坚持另一种认识的方向。再比如,我想认识黄迪同学,但我又很腼腆,不好意思去找她,也不好意思去向别人打听她;或者我比较懒,不想去做太多的努力,于是就有了种种猜想:他们班学生都很好。
大家看,我这个主体想认识的客体是黄迪,我却没有去想办法接近他,却一直的主观猜测。这种认识的方向就是从意识到物质的方向。
我们想想,一个母亲生的孩子都不一样,一个班的同学怎么可能都一模一样?所以,坚持这样一种方向,认识的结果是很难正确的。这种认识的方向是我们要反对的。
所以,客观存在的认识方向有两种,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认识方向,反对错误的认识方向。关于认识的原则,大家先听几句话,判断我得出这些认识所坚持的原则: 某同学不听我的课,所以我认为这个同学是什么课都不听的---什么原则? 片面。因为我只看到这个学生在我课堂上的反应,又不知道他在其他课堂的反应。某某班同学不听我的课,是因为他们都不爱学习---什么原则?
孤立。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矛盾,当问题发生时,不应只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也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原因,也许是我的课讲得太糟糕了。
某某同学这次都没好好的听我的课,所以这位同学以后不会有什么前景了---什么原则? 静止。也许同学这次没听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有心事,后面会好好听的。
前面我们列举了一些认识的原则:片面、孤立、静止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不正确的。那对之对应的正确的认识原则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以上是我们对于思想路线的分析。
2.思想路线的分类
结合前面的分析和以前所学的知识,你认为思想路线可以分为几类?
思想路线可以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我们要坚持的,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
具体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认识事物要从接近事物本身开始,认识事物就要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看待事物;我们要反对从主观出发、从本本出发,片面、孤立、静止看待事物。
(二)思想路线的提出
思想路线属于比较上层的问题,党是从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开始关注思想路线的呢?
1.毛泽东首提思想路线概念的背景
据考证,党内最早关注思想路线问题的人是毛泽东,他是在1929年6月14日写给林彪(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一封信中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一词。
我们看,时间在1929年。
这个时候共产党主要做的什么事?对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这个时候共产党正处于同蒋介石国民党的敌死我活的军事对立中,毛泽东应该把精力和时间花在怎样与敌人作战上,为什么要花时间去研究“思想路线”问题呢?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迫使毛泽东去思考思想路线问题呢?
这个背景就是:红四军内的首次争论。那么,红四军是怎样建立的?
大家都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领导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大起义: 分别是:南昌、秋收和广州起义。毛泽东领导了什么起义? 领导秋收起义
朱德参与领导了什么起义?南昌起义。起义的结果怎样?都没有彻底成功。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了攻打长沙的计划。10月27日,带领起义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井冈山的茨坪,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转战闽粤赣湘边,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共同组建了红四军。
自从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后,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进剿和会剿:1929年初湘赣国民党军队第三次进攻井冈山。
面对敌人的此次进攻,红四军内部在自身发展战略上发生分歧:一部分人决定执行中共中央“二月来信”,即:响应共产国际代表布哈林的决定,将红四军分成小部队的组织,“散入湘、赣边境各乡村中进行和深入土地革命”,即实行无根据地的流寇主义;而毛泽东则认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大,尤其是帮助城市斗争、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扩大对革命胜利意义重大。
到这里你觉得朱毛二人分歧在哪里?要不要革命根据地。谁是正确的?毛泽东等人是从中国革命的实际出发,看到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朱德和党中央竟去听从不了解中国革命实际的共产国际代表的要求,制定出不要革命根据地的指示,这是严重脱离实际,教条主义错误,当然最后也被证明是错误的;当然,最后中国的历史也证明,正是有这么一块一块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才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赢得了主动,获取了政权。
同时朱毛反攻并不顺利。1929年,中共对红四军进行领导有三个机构: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前委和红四军军委。以前,红四军遇到事情,各个机构先是内部讨论,然后再是三个机构讨论,最后由前委定夺。毛泽东感到,现在在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的情况下,红四军党内再照过去那样,太麻烦不说,还会贻误战机。于是1929.2.3罗福嶂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停止军委办公”的决定,取消了军委,有人支持,有人强烈反对。
在这里,红四军内又有了什么分歧?要不要军委。
也就是说,红四军内的分歧现在有两个:要不要革命根据地?要不要军委?
加上其他的一些分歧。这些分歧将当时的四军分成了支持毛泽东的一派和反对毛泽东的一派。
就在红四军内部正在激烈讨论之时,中共中央给红四军派来了刘安恭,其仗着自己的共产国际背景,强烈反对毛泽东:指出“既名四军,就要有军委”,建立军委是完成党的组织系统,指责前委“管的太多”,“权力太集中”、“包办了下级党部的工作”、“代替了群众组织”,是“书记专政”,有“家长制”的倾向,要求恢复正式军委。
1929.6.8白砂会议毛以辞掉前委书记相要挟,最终成功取消军委。军委虽然取消了,但错误的思想还在左右着红四军,毛泽东深感孤立,难以纠正四军内的错误,决定“独善其身”,坚决辞掉了前委书记的职务。
林彪看出了毛泽东的矛盾心理。爱四军,却又力不从心,那该多痛苦。当天夜里,他给毛泽东写信说:“你今天提出你个人要离开前委的意见,我非常不赞成”,“党里要有错误的思想发生,你应该毅然决心去纠正,不要以不管了事。在中央未派人来代理你以前,你不应离开前委。我希望你以后应该有决心来纠正—切同志的错误思想”。
毛泽东仔细阅读了林彪的来信,并于6月14日给林彪回了一封长信,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问题和争论的原因:“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我现举出了自有四军以来的历史问题的各方面,以证明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
也就是说,党内这些分歧和争论的出现,是错误的思想路线在捣乱。而且,这些争论,尤其是要不要根据地、要不要军委的分歧,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所以,毛泽东把它们上升到思想路线的高度来讨论。
2.毛泽东首提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意义
这是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
也是党内最早关注思想路线问题,为以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奠定了基础。
(三)思想路线的界定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概念后,但并没有马上指出什么是正确的思想路线,而是逐一排除不正确的思想路线,用排除法对思想路线进行界定:
1.党的思想路线科学含义的初步界定。
1929年12月底,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指出:“对于政治形势的主观主义的分析和对于工作的主观主义的指导,其必然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而且还指出了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
这就说,我们的思想路线肯定不是主观主义的。
1927年7月28日,斯大林发表了《时事问题简评》,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已进入准备“十月革命”的苏维埃运动阶段。此后,共产国际不断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即刻开展武装革命暴动。
共产国际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对中国革命的这些“瞎指挥”,使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和王明“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1930年5月,毛泽东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了《反对本本主义》,指出,有人认为:“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以上两篇著作,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含义,即党的思想路线不是主观主义,也不是本本的教条主义。
2.党的思想路线的系统哲学论证
30年代,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到处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只言片语,使中国革命力量遭受极为严重的损失,几乎断送了中国革命。
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地阐述了理论与现实的依赖关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为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四)思想路线的确立
1.初提实事求是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论新阶段》中不仅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还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呼之欲出。2.什么是实事求是?
为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什么意思?
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德传》。这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为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作的传。刘德大家可能还不熟悉,但他的弟弟我们都耳熟能详---汉武大帝:刘彻。汉景帝有14个儿子,刘德排行老三。他的胞兄刘荣曾贵为太子,但后来被废,最终自杀。哥哥的遭遇让刘德一生厌恶政治,专心治学,在当时影响很大。
所以,在《汉书·河间献王德传》中,班固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所以,实事求是是一种治学精神:做学问要注重事实根据,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实事求是的也是指一种治学方法:对古籍进行收集、整理、修订----考据之学。
3.为什么是实事求是?
据说,继《汉书》之后,“实事求是”这个词在宋代的儒家典籍中多有出现,但在朝野中并没有流传开来。
但研究古籍,修订古籍的实事求是的考据之学却在清朝兴盛起来。查嗣庭考题案:“维民所止”与雍正 徐骏:“清风不识字,何得乱翻书” 这种学风一直影响到民国。
不少学校都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校训。比如,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也将“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校训。
而1916—1919,青年毛泽东曾经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这时期的毛泽东风华正茂,常在岳麓书院与他的同伴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研讨革命真理。
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的校训也自然深深地刻在毛泽东的心中。
4.实事求是非常重要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理论形态最完备、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一次。它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政治上实行关门主义。这一系列“左”倾错误直接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南方各根据地相继丧失,全国红军从30万人减少到3万人,党员从30万人减少到4万人,白区的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
尽管在遵义会议上博古“左”倾中央的统治宣告结束,但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时只是解决了最为迫切的军事和组织问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问题并未做出正确的结论。
1937年11月,王明从莫斯科回国。这一次,他又教条地搬用共产国际指示,提出“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右倾口号,主张对国民党让步。在1937年12月政治局会议和1938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他还一再反对洛川会议以来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不点名批评了毛泽东。
此后,毛泽东在1940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彻底否定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左”倾政治路线。但是由于教条主义在党内的思想基础仍然根深蒂固,他的努力没有获得完全成功。这让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遭到惨重损失。而在事变前,毛泽东就对国民党存有戒心,曾制定过一个先发制人的计划,打算派15万精兵打到国民党后方去,但这个计划最终被共产国际否定了。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式确立
1941年他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不纯的高度。
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正式确立。
6.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铸辉煌
正是由于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国共合作,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
同样,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三大改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个先进的社会制度。
还是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引导下,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我们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过程的分析。从1929年第一次提出概念,到1945年确立,这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
是不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确立以后就一直顺利地指导我们党的工作了呢?这是我们下次课一起来讨论。
案例导入:在延安中国革命博物馆,珍藏着一块刻有‚实事求是‛四个大字的石碑,这四个大字气势恢宏,刚劲有力。为什么中国革命博物馆生命要保存这块看似普通的石碑呢?因为它非同寻常......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院系:政史系班级:101班学号: 24姓名: 陆琳琳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导言:在中央党校的门口一块石头上刻着中央党校的校训, “实事求是” 四个大字。这是毛泽东当年为党校亲笔题写的,勉励所有共产党人说话办事要实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929年 毛泽东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1930年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 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1937年 毛泽东 《实践......
结合历史与现实,谈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摘 要: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智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