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1_一语文试题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语文试题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暑假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徜洋知识的海洋,傲游理想的蓝天。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无论生活怎样,我们都不要忘记微笑。请让微笑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心扉.(),温暖世界的每个角落。让我们一起微笑吧,一起给自己一点自信,一起给世界一点温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人的一生都是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B、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所以,描写生命,讴歌..

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C、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D、在微薄、微信等新媒体盛行的当下,政务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途径。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字”算是一个文字化石,从古到今,字形都没有多大变化。

B、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经济体,如果发生争端,将不利于全球经济。

C、汉水女神的美丽传说就发生在襄阳汉江流域的解佩渚,由此演变而来的穿天节至今仍在襄阳民间有声有色地开展。

D、我们要打通“读”“写”,把具体的方法和步骤落实到实际操作层面,解决国内语文教育“考试中作文半壁江山,教学中作文无法可依”。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②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福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③如果大家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 ④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⑤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A、①②④⑤③ B、④⑤②③① C、①③②⑤④ D、④③①②⑤

6、名著常识填空。(2分)

奇迹是怎样产生的?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法布尔耗尽一生光阴观察、研究昆虫,并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被誉为“ ”——这不能不说是奇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 光芒而影响了千千万万青年人的长篇小说,是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这更不能不说是奇迹。

7、古诗文默写。(8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2),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是故,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虽有佳肴”》

(5)诗词中化用名言、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的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起到一箭双

雕的作用。如杜甫的诗句“ A,B

”(《望岳》)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含蓄地表达了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口语交际(2分)

谁在自习课讲话了,谁在课堂上传纸条了,谁在操场上打篮球回来晚了„„这些情况,老师怎么知道得那么清楚,原来是有人向老师打了“小报告”。对向老师打“小报告”这种行为,你很反感,你打算这样对全班同学说:。

9、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8分)

【补写对联】学生会将要组织开展“国学经典品读”活动。为营造活动氛围,组织者打算拟写一副对联作为宣传语。假如你也是组织者之一,请你扣住活动主题,补写出对联的下联。(2分)

上联:品国学涵养正气 下联:

【设计版块】班上要办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明设计了自己的手抄报版块,请帮他再设计两个版块,以使手抄报内容更丰富。(2分)版块一:名人嗜读趣事 版块二:读书方法汇编

版块三: 版块四:

【探究材料】写出对下面三则材料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明末大学问家张溥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书稿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焚,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

材料二: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熟读了《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温复习,他称之为

“三复四温”式阅读法。

材料三: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多读、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

探究结果:

【提出建议】免费办理借书卡、开办星期六讲坛、派出流动借书车„„这是襄阳市图书馆近年来为引导市民爱上阅读实施的一系列便民措施,请你为襄阳市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再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赏析古词《天净沙˙秋思 》,完成10—11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作品最能体现秋季特点的景物是,作品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果借用一个中国画技法术语,就是运用了 手法。(2分)11.作品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境?请简要概括。(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南方多没①人,日与水居②

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③

哉?必将有得于水④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⑤

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勿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mò):深入水中。②居:相处。③苟:轻易,随便。④水:潜水。⑤壮:成年。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2)则十五而得其道. 道: 1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2分)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B.夫/没者岂苟/然哉 C.尔辈/不能/究物理D.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5.甲文中老河兵为什么认为“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北方“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水者也”?请用自己话作答。(2分)

16.阅读甲、乙两文后,你获得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2分)

(三)阅读记叙文 《 一颗糖 一世暖》,完成17—21题。(13分)

一颗糖 一世暖

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17、文章标题有何作用?(3分)

18、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19、文中小颜的性格除了勤劳和逆来顺受之外,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请对小颜懂得感恩的性格举 例加以说明。(2分)

20、联系全文,从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2分)

21、读了本文,你有何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看法。(3分)

(四)阅读《一夜能走多远》,完成22—25题。(13分)

一夜能走多远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 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别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2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叙述的?(2分)

23.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24.按要求赏析句子。(6分,每小题3分)(1)“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加点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

(2)“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3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题一: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不断努力而梦想永远无法实现,而我们的人生正是如此。令人欣慰的是,我听见时间长廊另一端有个声音说:“也许今天无法实现,明天也不能。重要的是,它在你心里。重要的是,你一直在努力。”

——选自《马丁·路德·金自传》

要求:①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语文试题

2018年语文试题姓名______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3分)A蜕.(tuì)变玷.(diàn)污诅.(zǔ)咒倔.(jué)强B堕. (duò) 落贪婪.( lán)禀.( bǐng)告奢.(s......

语文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语文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语文试题

丁堡职中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科 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4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别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第一组(30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鹧鸪天严仁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柂②转牙樯③。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

语文试题

2011级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削平(xuē)拮据(jǜ)琐碎逻辑锦缎 ..B.参与(yǜ).癖好(pì)逃遁抛......

《语文试题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语文试题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一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一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