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试卷分析_八下语文试卷分析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二年级下语文试卷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下语文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以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语言积累为目的,紧扣书本而略超于书本,出题灵活,符合当前语文教学的方向。考就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教,这份试卷对我今后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一、成绩分析:

我班共有37名学生,具体情况得分如下: 100分5人,,99.5分1人,99分5人,95~98.5分13人,90~9511人,80~90分1人,70~80分1人。

二、试卷特点:

本次试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这正符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本次试卷题量较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基本覆盖了本册书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形近字、成语、反义词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语文的教学就是为了更好的阅读和说话,离开了阅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于是阅读中积累,阅读中理解,阅读中的运用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作一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进行想象发挥。总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的一份优秀试卷。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在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试卷,书写也比较工整,试卷也比较整洁。

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本题有8分,要求书写8个词语,正确率较高。

第二题:在正确的读音下打对勾。这题总分是6分,主要考察了多音字的运用,正确率较高。

第三题: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总分8分。学生书写正确率叶不错。第四题:比一比,再组词。分值是10分,考察了形近字。平时练习较多,学生答题也不错。

第五题:写反义词。分值是5分,考察的也是比较常见的词语。个别同学粗心写错字。

第六题:把词语补充完整。分值是6分,考察成语的掌握。

第七题:我会连。分值是7分,考察的是形容词词组和量词词组。这类练习学生平时也常做,所以正确率较高。第八题:我会选。分值为6分,考察的是近义词和多音字的用法。题目由书上原句变化而来。

第九题:给句子加上标点。分值为3分,考察的知识点也从书本出发,非常基础。

第十题:把句子填写完整。分值是10分。此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但是个别学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句子写正确。

第十一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分值是8分。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第十二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分值是9分。本题为课时练原题,学生回答较好。

第十三题:展示台。分值为9分,考查学生日记的格式及写作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日记格式用通顺完整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清楚标点正确,条理清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后进生日记格式不规范,语句较短书写不够规范。

四、改进措施:

1、切实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在小学低年级起步阶段把该掌握的字、词、句的基础知识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还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习得方法,学会学习,以便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形成基本的技能技巧。

2、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该背的课文要求学生不仅会背,还应让学生会写。

3、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二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总体分析本次期中测试卷基本上以教材为主,难易适中,既注重对孩子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本试题有十个大题;试题比......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二年语文试卷分析鲍墟中心小学 张丽微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写话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大,......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本次语文期末试卷共分为十一个大题,本次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从书写习惯、多音字区别、阅......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小胡小学 陈利一、试题分析:本次试卷命题依据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题型新颖,题量适中,试卷内容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

二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

《二年级下语文试卷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二年级下语文试卷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八下语文试卷分析 二年级 语文试卷 八下语文试卷分析 二年级 语文试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