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张家港_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优化教育结构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张家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优化教育结构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本报记者李佳霖
近年来,江苏张家港市围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高度出发,立足民生之本,突出理念转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该市先后获得“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市”、“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市”等荣誉称号。张家港市重视教育发展,率先在全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率先在全省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率先在全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在全省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率先在全省推进农村学校基本现代化建设工程;率先在全省推进外来人员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
今年,上海市教育部门投入3000万元,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办学条件。图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别山小学学生在上课。新华社记者郑悦摄
前不久,记者赴张家港市采访,还未进杨舍镇旭东学校校门,远远就看见该校13辆接送学生的公交大巴整整齐齐地停在校门口。该校校长祁仁东介绍说,旭东学校2004年2月创办,是张家港市第一所市教育局批准招收农民工子女的民办学校。目前学校有幼儿园阶段9个学前班、小学阶段42个教学班以及初中阶段14个教学班,共有在校学生3600名,这些孩子来自21个省、区、市。
走进校园,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学楼里传出,红色塑胶操场上一些学生随着老师的指令在锻炼身体。校内开放图书馆、开辟英语角、设有化学实验室、多媒体电化教室。
在旭东学校清洁宽敞的食堂,记者留意到,学校将师生们每日的食谱都公开在食堂进门的小黑板上,食堂内的座椅整齐。祁仁东告诉记者,这个食堂可以一次性容纳1800名学生用餐,食堂里的座椅都是旭东学校的老师们自制的。学生们每天的午餐费统一收取3元,按照两荤两素的标准,由学生自选。
张家港市总面积999平方公里,辖有8个镇,一个管理区,户籍人口86万,外来人口约57万。全市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21所。目前,张家港市学龄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生年度巩固率、升学率分别为999%和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普通高中升学率达94%,适龄人口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60%。张家港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哪些举措?
以城乡统筹为原则,着力构建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项保障”
规划保障。2003年张家港市乡镇行政区划做出重大调整后,科学制定了《张家港市2004—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根据区域位置、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办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坚持系统构建、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新建、扩建、撤并等途径,使中小学布点更加合理。
投入保障。2001年至2006年,该市累计教育经费支出51.4亿元,其中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27.85亿元。与此同时,张家港市注重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从2000年至今全市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超过2亿元,中小学多媒体电化教室总数达到1345个,学校覆盖率达100%,班级覆盖率达56%。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全部建成宽带校园网。此外,近两年来,张家港市各镇用于新建、扩建校舍及设备添置的投入达到2.3亿元,建设了投资6000万元的凤凰小学、投资4500万元的乐余中心小学等一批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现代化学校。
队伍保障。张家港市2004年起设立每年80万元的教师奖励基金,2006年起增加到100万元,鼓励教师岗位成才;建立健全了“公开报名、公平考核、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新教师录用机制和校长(园长)公开招聘录用制度。2003年以来343名教师参加校级领导岗位竞聘,有40名教师通过竞聘走上了领导岗位。与此同时,张家港市逐步提高教师待遇,“十五”期间,全市教师平均年收入从2.05万元增加到4.3万元。
“加大投入,解决村校的“硬件”问题,只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第一步。创新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城乡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体化,则是有效推进教育均衡化的“软件”。在农村学校和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基础建设向标准化、现代化迈进的同时,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对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张家港市教育局局长郭炳荣这样告诉记者。张家港市在改善农村学校硬件的同时,着力实施以“名师共享”为核心、以城乡教育对口支援为重点的增强薄弱学校“软实力”工程。该市在教师编制核定上向薄弱学校倾斜,规定所有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聘用教师都要向教育局报告,所聘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职称;建立城镇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制度,凡是城镇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任教两年以上的经历。今年,该市进一步加大支教力度,村校和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的支教教师比例都在25%以上。来张家港打工的徐州人王大振告诉记者,从前担心外来人员子女在城市里得不到公平的教育,他的儿子王友运一直在徐州老家上学。2005年,他将儿子从徐州转学到旭东学校上小学四年级,享受到与本地孩子相同的教育,目前孩子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以教育公平为目标,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大重点工程
推进农村学校基本现代化建设工程。目前在张家港市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共有15000多人。2005年4月,该市出台《张家港市农村小学基本现代化建设实施意见》,开始对全市30所农村学校进行改造。确定撤并10所规模小、条件差、点位不合理的农村学校,第一批改造建设13所农村学校,第二批改造建设7所农村学校,分两年完成建设任务。凡是列入改造计划的农村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张家港市农村小学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和评估细则》组织实施,内容包括改造陈旧校舍,新建、扩建专用教室;更新、添置教育设施,增设微机房;改造运动场地,增加绿化面积,整治校园环境等,改造完成后,由市政府牵头组织评估验收。
推进“新张家港人”培育工程。该市把解决外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的意见》、《张家港市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标准》等文件,明确从2006年春季起,用两年时间,使公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达到《张家港市村校基本现代化建设和评估细则》要求,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达到《张家港市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建设标准》要求。经过一年努力,全市11所民办外来人员子女学校已有7所完成达标改造建设,总投入超过8000万元,其余4所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张家港市市委书记黄钦说:“外来务工人员是“新张家港人”,解决好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实际上是为张家港未来市民素质的提高打好基础,是为张家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优质教育资源扩充工程。从2005年起,该市以创建省四星级普通高中为契机,全面启动普通高中改造工程。投资25亿元的梁丰高级中学异地新建工程、投资1300万元的暨阳高级中学扩建改造工程陆续完成。按照《张家港市2004—2010年教育发展规划》,该市一城四区将各有一所四星级高中,该市正在实施3所农村普通高中的创星改造计划,预算投资7340万元,争取在2008年全部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的评估验收。在此基础上,该市注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协调发展,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扩充。近三年,先后启动建设改造项目78个,其中,100万元—1000万元的项目有31项,1000万元—1亿元的项目有10项,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项,新建学校26所,总建筑面积达37.6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19.48亿元。
全面兼顾,切实保证教育均衡扎实推进
张家港市全面关注困难群体教育。仅今年上半年,张家港市就对本市籍1190名低保家庭、特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实行了“一免一补”。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合计减免学费、补助生活费1424人(次),支出金额133万多元。为保障困难家庭适龄儿童接受优质教育,该市今年在江苏省率先取消了对外省籍学生的限考规定,外地学生可与本地学生同样参加中考,按分数录取。
同时,张家港市还着力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该市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对于校服、学生保险等问题,严格实行“政府公开招标、家长自愿选择”的方式进行规范操作。
张家港市率先在全国实施了学生乘车公交化改革,市财政投资2500万元,添置了108辆大巴,开通了覆盖全市的241条公交专线,对全市家校距离3公里以上的学生(包括所有外来人员子女)实行公交专线车接送。每天公交专线车接送学生12000多名,其中外来人员子女6700多人,占乘车学生总数的54%。
努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岔河镇雪华中心学校“教育规划纲要发布实施5周年”宣传典型材料重点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感想蓝山县塔峰五小赵苏琴党的十七大万众瞩目,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
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称勾中学周同福义务教育的均衡主要指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城乡之间;二是在地区之间;三是在学校校际之间都能在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
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教育——船山区燕山小学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2011年度工作总结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调整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村级小学办学现状分析九台市城子街中心学校2013年3月调整布局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村级小学办学现状分析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锐减,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