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李俊——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和谐企业建构_工厂中国传统文化
12、李俊——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和谐企业建构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工厂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精華與和諧企業建構
李俊
新疆華源集團董事長
內容提要:和諧需要和諧文化的支撐。沒有濃厚的和諧文化氛圍,和諧的精神就不會在員工的心裏紮根,和諧企業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在構建和諧企業中具有非常深刻的內涵,本文在客觀詮釋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呼喚建立以“真善美”為核心理念的中國管理模式。
關鍵詞:真善美 和諧企業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真善美
企業是否能持續性發展,在競爭大潮中穩健、健康地生存下來,這是每一個企業當前必頇考慮的一個問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告訴我們,存在就有機會,生存是一切戰略目標的前提條件。人們對事物的認識中,精神對物質的認識活動存在著相互滲透、彼此制約、彼此蘊含的兩個方面,即實體認識——真的內涵和價值認識——善的判斷。在實踐中體驗佛教所形成的真實感和道德感,實際上就是一個審美過程。我們追求美與真的結合,要求美與善的和諧,從而才能達到真善美的統一。正如慧廣法師所言:“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佛國淨土的象徵”。
真、善、美,是崇高的人文主義的核心。真、善、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是儒道佛哲學思想的精華。真、善、美,是現代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博大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企業和諧發展,離不開具有深厚底蘊“真善美”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
所謂企業“真善美”管理文化,就是求真、樂善與唯美。求真。真,就是真理,真實,是道家最核心的東西。道家當然也講善和美,但最講真,道家追求宇宙的規律,事物發展的規律,把得道的人稱為“真人”。做人做事,要來真的,講道理,講科學。所以,做人求真,我們就要“當老實-
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
“真”在企業管理中,就是要求員工有真才實學的本領、真心實意的態度、要真知灼見地談問題、真槍實彈地幹大事。
樂善。善,就是善良,愛心,講慈悲,是佛家最核心的東西。佛家最講因果報應,勸人向善,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講“我佛慈悲,普渡眾生”。當然,儒家也講善,講仁者愛人,但儒家的訴求核心不是善。所以,我們做人要有菩薩心腸,關愛他人,同情弱者,有了愛就有了一切。
“善”是指在企業管理工作中要以人為本,善於待人,對於所作出的各項決策都要以善為本,要行善積德,達到上善若水,厚德載物的境界。唯美。美,就是和諧,和合,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這是儒家最核心的東西。儒家講人與人的和諧,就是要有“禮”有“分”;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是要天人合一,天地人和;人與內心的和諧就是要修身齊家,然後有機會就治國平天下。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就是禮,就是和。社會最高追求就是大同社會;個人最高追求就是內聖外王;外在表現手法就是禮樂,禮治。做到人和內心和諧了,就美了;做到了人與人和諧了,就美了;做到了人與自然和諧了,就美了。三者都做到了,就是美好社會,即大同社會。
“美”在企業總是指員工們要具備美好品德、擁有美好心態,專注做好每件事,用心幹好每一天,做任何工作儘量至善至美。
佛學中所指的“戒定慧”三學中,佛教首先強調的是戒律,這好比企業制度,它被歸納為戒、定、慧“三學”,人要大徹大悟即是“慧”,要先入“定”,而要入“定”則應先有戒律,一個人具備“戒定慧”修為的也是一個“真善美”者。
二、和諧企業呼喚建立“中國管理模式”
中國企業管理的成功必頇把西方科學管理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把管理理論和企業實際問題相融合,建立“中國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我們-70-的企業管理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近三十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一批具有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中國企業家一直在探求建立具有中國元素的企業管理模式。其中不乏成功的個例。但是眾多的中國企業,因為未能建立與之發展規模相適應的企業文化,以致於先天不足,而無所適從。
概言之,無論從歷史的時空與強國崛起的例證中,我們都需要呼喚“中國模式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確立。”
自日本從二戰廢墟中崛起,在短短的二十年的時間裏,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時,號稱“管理王國”的美國人驚詫了。美國管理大師杜魯克前往日本探討,才發覺日本管理的特色在於重視管理哲學。當然,日本人並沒有排斥美國管理,一半是執著地把握科學管理的工具和技術,但從未變成西化;一半是充分吸收中國的儒道佛思想的精華,強調人本管理的真善美思想,形成管理哲學,而人本管理的核心就是中國的儒家、佛家思想。日本可謂是中西結合的最佳典範。新加坡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成功,也證明了這一點。國際儒聯名譽主席李光耀如是說:“從治理新加坡的經驗看,使我深深相信,要不是新加坡大部分人民受過儒家思想價值觀的薰陶,我們是無法成為亞洲四小龍的”。
因此,我們不能沒有自己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傳統的精華文化,人格的修煉,先做人,後立事。我們無法期望一個飽學科學管理工具和技術而沒有胸懷、自私自利、無信無義、浮躁志短的人去帶領一個團隊、成就一番事業。
我們應該兼收並蓄、內方外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正所謂,管理之妙,存乎一心。
三、真善美的文化精華是和諧企業構建的根基
佛教的基本教理有“四諦”、“十二因緣”、“八正道”等,主張依經、律、論三藏去修持戒、定、慧三學,使人們最終除去煩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利人不害人,慈悲度眾生,達到成佛的目的,從而成為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協調、和諧、統一所結下的豐碩成果,這是真善-
美的結晶。
真善美在人類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三個主要的價值範疇,它們之間既有緊密的聯繫,又有嚴格的區別。真是事物的客觀實在性內容,凡是符合客觀世界的規律及其本質的東西,都是真;善是人們實踐的最終目的,凡是符合人的目的的東西,就是善;美則是人們對事物進行評價的社會現象。
作為以經濟利益為主體的經營組織,在實現其經濟目標的過程中,如何運用真善美的文化管理策略,進而達成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呢。首先,組織領導者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締造者,他的行為與思想將直接對企業的管理文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領導者既需要魄力和權力,又需要胸懷和寬容,需要剛柔並濟,其組織的團隊成員需要個性互補,能力互補,知識互補,有思考決策型的,有衝鋒陷陣型的,有默默耕耘型的,這樣才是一個優秀的團隊。
公司的企業文化層次也需要結構的優化,公司的高層應該是崇尚道家文化,有所為有所不為,即無為文化,對公司的戰略方向、運行機制和企業文化應該清清楚楚,但表現出來的能力應該是含含糊糊,更多的應該是讓部屬去充分表現,公司中層應該崇尚的是儒家文化,即和諧文化,公司中層既對上溝通,又對下溝通,又要左右溝通,主要是依賴中層實現公司和諧的氛圍,儒家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人為本、和諧意識、團隊精神、義利一致、中庸之道”等等思想上。
公司基層應該崇尚的是墨家文化,即是執行文化,基層每個崗位的員工都應該做好其本崗位本職工作,執行到位。
結語:
現代的管理學重點在於組織與團結,上下彼此的步驟才會統一,有統一才能達到共識,進而發揮團體的力量。同時這也是企業和諧的基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華的“真善美”如能在每一個員工心底根植,那麼佛教-72-
提出的“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際和順,社會和諧,人間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願景就一定能實現!
參考文獻:
慧廣法師:《生命的真相》;《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和諧觀在跨文化管理中的應用》;《中國式管理的基本元素》;《道儒佛與真善美》(倪娟);《中國佛學論》;《管理哲學》-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化建构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与中国有文字以来的历史同步出现。而本文所讨论的传统文化是体系复杂、涵盖面广的中国精......
中国传统文化展主办单位:某某大学孔子学院地点:某某大学孔子学院文化展厅 时间:2011年12月26日—28日学生姓名:院系:学号:中国传统文化展第一部分:活动策划大纲一、主题:弘扬中国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中国的传统文化作文(2),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1、从儒家传统伦理观念的角度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宗教伦理做简要评价分析2、隋唐时期佛教繁荣鼎盛的主要表现3、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4、如何理解和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一、历史文化四大文明古国: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大量的中华文化光辉的古迹,此外,中国地大物博,拥有茂密的森林、雄伟壮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