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_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问,让他们通过质疑问难来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白自己要学些什么,从而让他们主动去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关键词】小学语文;提问能力;培养
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会去创新。可见,提问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课题。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问意识和敢问、乐问、善问的能力呢?在教学中要想富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改革教学方法,采取科学的手段促使学生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
一、培养学生质疑兴趣,激发学生提问
课堂上要使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他们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教学《长江之歌》时,学生问:“这首诗的第一部分末尾和第二部分末尾完全相同,这有什么作用?”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了这是首尾呼应,能起到深化中心的作用。在教《烟台的海》一课时,学生问:“作者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烟台的海,而却先写冬天的海呢?”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认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观尤为独特,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二、教给提问方法,培养学生会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好地将创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要学生会提问,那不是你让他提问,给予和谐的氛围就能做到的。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做教师的下一番工夫。当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后,教师要因势利导,根据自己平时对学生的了解,根据他们学习上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摸清他们的思维脉搏,给予有的放矢的指导。新的教科版教材不再有课前的预习提示。但我觉得对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段篇的教学,预习时还是有章可循的。于是我设计了指导学生预习的提纲。其中针对文章题目及整体结构我要求学生想一想“文章确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全文写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的事,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在文章结构上你有什么疑问。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可以循着这个提纲指引的方向去思考,找出疑问就不难了。
三、突破难点,培养学生有效提问
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是理解的重点,同时也是理解难点,它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者若只让学生联系前两句诗所提供的意境说出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就不会知道它流传至今的原因。但若就此诗句提问:“读到‘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的脑海里出现怎样的情景?”“这两句诗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更深的意思呢?”就可能激起学生探究与思考的热望,他们通过丰富的想象,仿佛看到园内林木葱茏,繁花似锦,红杏灼灼,灿若云霞。从而进一步感受到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不仅让学生领会诗意,而且感悟了诗的意境,深刻领悟诗中耐人寻味的深刻哲理,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科学评价提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好的教学评价,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要做好教学评价,首先是要确定好评价的主体,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的环境中,充实自我,完善自己。他们虽然天真,但是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也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当学生答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说一说对于这个问题回答的是否满意,满意在哪里,不满意又在哪里?从而使他们全面、公正在进行自我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教学中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在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答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完善的,怎么改?”“如果是你,应该怎么答?”从而鼓励学生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教师评价时,首先要肯定学生回答得“对不对”通常教师都应复述一篇完整的答案,不能用学生回答代替教师应做的工作,其次要评“好不好”,通常教师都要做出标准的示范。最后无论是赞赏还是批评,都应“对事不对人”。有的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就让“坐下”并立即转入另一项活动,有的甚至不“请”其坐,使学生处尴尬境地,坐立不安,学生到底回答得对不对,好不好,只有教师自己知道。因此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保护学生答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十堰市文锦学校曾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论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临翔区南美乡九年制学校教师:何兴彩 邮编:677004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何兴......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学科,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特......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桂林山水的介绍,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造能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创新的能力,都将不会发展,甚至不复存在。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无不是人类创新的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