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原因及对策_学习动机不足案例
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原因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习动机不足案例”。
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原因及对策
---《教育心理学》感想
在当今教育改革与转型的背景下,在学生因各种原因学习动机有所下降的情况下,重拾这本大学时期的课程《教师心理学》,获益匪浅。一方面,对当今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另一方面,对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和教师教育智慧的技巧把握有了深层次的思索与挖掘。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悟: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以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让良好的学习动机成为学生的生活惯性!
《教育心理学》有关学习动机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学习动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作用以及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同时,也简要分析了学生制约学习动机缺乏的主要原因并相应的讨论了解决方法。
何谓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心理动因。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习的需要,如同生理活动中没有食欲一样。
学习动机总是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如果学习没有目标,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和重要的诱因。所谓学习目标就是学习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和客观标准。学习目标有激活的功能,能够使潜在的动机变成活跃的动机;导向功能,能够使学习活动沿着确定的方向进行;调整功能,能够起到维、增加或停止、减弱学习活动力量的作用。学习目标的适当与否,常常影响学习动机的发挥是否得当。
在学生的学习中,动机对学习活动有直接推动作用;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都受到学习动机的制约;动机影响着学习效果。动机水平和学习成就存在着正相关。根据叶克思-道得生(Yerkes and Dodson,1908)定律,作业效率随动机强度增加而提高,达到最佳水平后,又随后者增强而降低,即作业效率在适中的动机水平上最高。
在我看来,学生的学习动机大致有以下内容:实现家长的要求,为了报答父母,履行教师的要求,为了将来的好工作,对学习活动或者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鼓励或避免责备,对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对社会建设的向往,为了个人的前途、名誉和地位等。
然而,学习动机遵循着以下理论:强化理论,即动机可以由外部刺激引起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成就动机理论,即成就需要使人表现出追求较高的目标、完成困难的任务,竞争并超过别人的行为;归因理论,即人的行为归结于能力,努力,机遇和任务难度;自我效能感理论,即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如果灵活的掌握以上理论,将有可能对学生的行为有进一步的认知。
那么,影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暂且我将其简要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影响:学习动机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对学生提出正面积极的学习要求,如电视,报纸,书刊,戏剧等。然而,当今消极的社会舆论如“读书无用论”“知识贬值”等对学生积极性产生不良影响。
2、家庭影响 在家庭中,父母的期望和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影响莫大。家庭关系比较和谐,父母关心子女学习并适当机遇鼓励比家庭关系紧张,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干涉过多或者莫不关心、只是加大物质需求等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3、学校教育 在学校里,学生学习动机有可能会被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学校的学习风气不足,课堂气氛不佳和同学的不正确的行为评价等相应减弱。
二、主观因素
1、认知因素
学生的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缺乏主观认识,缺乏自我定位和对自身发展的预期和远见。
2、情感因素
学生由于求知欲的不足和对学科知识的反感而又惧怕和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恐惧,厌烦情绪导致学习动机不足。
3、意志因素
学生尚未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目标并且对课程难易程度抱有侥幸心理或因为难度较大,主动放弃或难度较小,主观轻视的态度造成挫败感,今进而影响饱满的学习动机的持续。
4、个性因素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一方面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对老师的看法表示理解和赞同,产生逆反心理,另一方面,性格原因会使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纪律性和积极性不足的学生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无人监督的情况里,产生懒惰,马虎,散漫的态度,进而影响学习动力。
一直以来,广大教师乃至家长,都在为“如何激发与培养孩子的学习动机”这个难题所困扰。诚然,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靠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而在于正确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际上,一个人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出来,就有可能爆发出来惊人的潜能,取得可观的学习成果,甚至会创造奇迹!战国的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晋代的车胤“囊萤映雪”,汉朝的匡衡“凿壁偷光”,学习习近平达到“疯狂”的境界,原因在于他们非常渴望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正是因为这份学习动机的强烈让他们如愿以偿。而在当今,也许是时过境迁,当今中学生基于以上原因,普遍学习动机不足。作为老师,任重而道远却又责无旁贷!
从学校角度:
1,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心理辅导能力; 2,合理选择教材,确定相应培养计划: 3,开展学科趣味活动,增加学习兴趣。
从学生角度:
1,积极参加各种学科趣味活动;
2,按时完成相应的作业
3,加强同学合作,相互督促和提醒,塑造良好的个性。
从家长角度:
1,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专业取向观念 2,尽量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了解学习生活状况;
3,加强和老师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动向并给予帮助。从教师角度: 1,生活中:
(1)心灵教育:平等对待学生,不分性别男女,相貌美丑,成绩优劣,出身好坏,关系亲疏,都一视同仁;勇于向学生道歉,由于年龄增长和时代变化,学生逐渐拥有自己的个性,可能不再盲目顺从。如果强加观点,甚至呵斥,必然产生隔阂和逆反;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师的感情世界的核心是爱,但有时爱与恨是分不开的,“恨”可能是对学生爱极了而学生的行为达不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引起的结果。如果教师如暴风雨似的发泄,虽可解一时之气,但会使学生自尊心受挫,同时使自己闷闷不乐。
(2)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指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理解,尊重,提醒的教育理念或教育行为。陶行知说:“不要你的钱,不要你的金,只要你的心”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同时放大后进生的优点,善待后进生的缺点。
(3)目标教育:诸葛亮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选择正面的榜样,在班级教育中,根据学生表现,可相应建立“卫生标兵”“纪律模范”“积极小组”“活雷锋”等,激发学生树立合理的目标。2,教学上:
(1)开展自主学习:一直以来,“封闭式教学”表现出教师讲授,学生听从的格局,这种“满堂灌”“题海战术”的进行,一定程度上造成课堂学生学习动机的减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并留下课堂质疑空间。
(2)加强课堂教学技巧:尽量避免单一口授的模式,合理使用图画,音乐,实物,生活体验等手段激发兴趣,寓教于乐。
(3)加强课堂语言表达:因为语文水平相对较高,老师需要掌握正确的文字读音,尽量减少方言并适当幽默、并且正确提问,鼓励质疑,开展讨论,活跃课堂气氛。
(4)开展活动教学:针对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合理设计游戏、开展学科竞赛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好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在深感树人育德的光荣之时,也需要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让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颗长青之树,让学生有勇气走上这条学海无涯的道路,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也许,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淘气任性学生,身为人师的我会告诉他: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季节,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面对自暴自弃的孩子,作为老师的我会告诉他:不要忧伤!谁说我们只是星星,永远长不成太阳,我们的每一个梦想都会熠熠闪光。
孟子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此以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与人,此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三乐也。而我有幸站在讲台,享受着这第三乐,我将一直往前,为了学生的春暖花开!
学习动力不足的 原因及对策我常想其实人天生就是爱学习的,小的时候学习走路、说话,学着叫爸爸妈妈,这不需要父母强行要求,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对学习的看......
中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对策(一)通过激发中学生的理想目标,打开他们的心锁。如果心中没有目标,没有梦想,就像走路的人,不知道目的地,越走越消沉,越走越懒散。高目标、低要求,让学生把大......
中学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英山县第一中学 胡冰心作为一名高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通过认真调查分析,总结归纳我认为学生情况可以分为以下......
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及对策摘要: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和严峻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
【学生安全教育讲稿】中学生打架的原因及及对策现在的中学校园不时的会发生学生打架斗殴事件,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中学生打架的原因极其复杂,既有中学生主观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