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_心内科教学大纲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内科教学大纲”。

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

第十章

心肌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2、把握特发性心肌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3、熟悉心肌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时数

4学时,心肌炎2学时,心肌病2学时。

三、教学方式:自主式学习。

四、教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联系临床实践,基本知识联系学科最新进展。

五、学习方式总体模式:(1)教师在课前提出将在课时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覆盖教学要点和难点;(2)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查阅文献,解答核心问题,可组织学习小组,分工合作;(3)课时,由主讲教师引导,就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逐一解决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注重课堂引导和教学秩序维持。教学中可结合实际病例。(4)教师课时小结,重点工作是明确基本概念,强调教学要点和难点。(5)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六、教学具体内容:

心肌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肌炎主要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其它理化等多原因也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是通过病毒在心肌细胞内直接复制和免疫介导两种方式损伤心肌细胞。

2、临床分型和预后

症状多种多样,可以分为亚临床型心肌炎、轻症自限型心肌炎、隐匿进展型心肌炎、急性重症心肌炎和猝死型心肌炎。

3、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标准

包括血液生化检查、病原学检查、心电图、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心内膜心肌活检。

4、治疗方法

休息和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保护心肌治疗,免疫抑制剂。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心肌炎的基本定义是什么?(重点,完成基本概念的阐述)

2、根据定义如何诊断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如何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重点,完成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的阐述,突出哪些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标准中的核心指标)

3、如何判断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重点,完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分型,和预后决定因素)

4、心肌炎的治疗方法?(重点,强调治疗的本质是支持治疗,澄清错误观点)

5、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什么?(次重点)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2、2005 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

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心肌病

一、基本知识点

1、心肌病的定义和分型:WHO定义和AHA新定义及分型。

2、扩张型心肌病

(1)概念: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伴收缩力障碍。(2)病因:遗传和病毒感染,免疫作用。

(3)病理:心肌纤维增粗、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4)临床表现:缓慢起病,心衰为主要表现,部分伴血栓栓塞和各种心律失常。(5)检查所见:X线:心影扩大。心电图:病理性Q波,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大为主,室壁阶段或弥漫性运动减弱。心脏同位素、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6)治疗:心衰的治疗,如ACEI、β阻滞剂。中药、改善心肌代谢。防治栓塞。心脏移植。

(7)预后:差,主要死因猝死、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

3、肥厚型心肌病

(1)概念:心室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顺应性下降。(2)病因:遗传。

(3)病理:心肌纤维增粗交错排列。心室顺应性下降,室壁张力增高,心肌需氧量增加,心肌缺血坏死纤维化。

(4)临床表现:多无明显症状,心衰、心悸、胸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5)检查所见:X线:肺淤血表现。心电图:病理性Q波,SV1+RV5增大,室性心律失常、房颤。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增厚≥1.5cm,室间隔厚度/左室游离壁厚度>1.3~1.5。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6)治疗:β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防治猝死。介入治疗,如化学消融,起搏治疗,外科治疗,如部分心肌切除术。(7)预后:部分发展为心室扩张。

4、限制型心肌病

(1)概念:一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限和舒张期容量降低,收缩功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2)病理:心内膜增厚、变硬,间质纤维化。

(3)临床表现:早期为乏力胸痛,左、右心衰为主要表现,部分伴血栓栓塞和各种心律失常。

(4)检查所见:X线:心影正常或轻度扩大,伴肺淤血。心电图:ST-T非特异性改变,房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室壁增厚,心室腔正常,心房扩大,舒张期快速充盈随之突然停止。心导管、心肌活体检查等。

(5)治疗:心衰的治疗,如利尿剂、ACEI、β阻滞剂。防治栓塞。外科治疗。(6)预后。

5、右室心肌病

(1)概念: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的心肌病。(2)病因:遗传。

(3)病理:右室全部或部分心肌被脂肪组织替代,心肌变薄。

(4)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右心室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晕厥或猝死为首发症状;右室心衰。

(5)检查所见:心电图: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室速,多行性室速,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右心室扩大为主,收缩活动减弱,室壁变薄。心肌活体检查等。(6)治疗:右心衰的治疗。反复发作室速者行射频消融、AICD或心脏移植。防治栓塞。

6、特异性心肌病

(1)缺血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2)糖尿病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3)酒精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4)围产期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5)淀粉样变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6)药物性心肌病定义及基本特点(7)克山病定义及基本特点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1、1995年WHO/ISFC与2006年AHA心肌病定义和分型的区别及各自的意义?(重点,完成心肌病的定义和分型,并讨论不同分型方法反映的学术进展)

2、特性性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像学特点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生理特点和鉴别诊断,覆盖特异性心肌病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3、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最后死亡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4、左心室肥厚的鉴别诊断和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重点,理解肥厚型心肌病的病生理特点)

5、特发性肥厚型心肌病的最后死亡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重点,理解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

6、心肌病进展讨论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5-16.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第十一章

心包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包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2、了解心包炎的类型,病因和病理。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方式:自主式学习。

四、教学目的:重点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联系临床实践,基本知识联系学科最新进展。

五、学习方式总体模式:(1)教师在课前提出将在课时重点讨论的核心问题,覆盖教学要点和难点;(2)学生课前预习教学内容,查阅文献,解答核心问题,可组织学习小组,分工合作;(3)课时,由主讲教师引导,就核心问题展开讨论,逐一解决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注重课堂引导和教学秩序维持。教学中可结合实际病例。(4)教师课时小结,重点工作是明确基本概念,强调教学要点和难点。(5)课后,教师布置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

六、教学内容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因:感染、免疫、代谢、肿瘤、特发、心肌损伤。

2、病理和病理生理:纤维蛋白性(干性)心包炎、渗出性(湿性)心包炎、心脏压塞(心包填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3、临床表现

(1)症状:全身症状(随病因而异),心前区疼痛,心包积液的压迫症状。(2)体征:心包摩擦音,心包积液的体征,心脏压塞(心包填塞)的体征,奇脉。

(3)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血象,心包穿刺液检查。

(4)诊断: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心包液检查作出。明确病因如:病毒性心包炎、结核性心包炎、化脓性心包炎、心包肿瘤、心脏创伤后综合征。

(5)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心包填塞)。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心包积液常见原因分析?(重点,完成心包积液和鉴别诊断)

2、典型急性心包炎临床表现描述?(重点,完成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重点记忆)

3、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和急诊处理?(重点,完成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The task forc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 o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ses executive summar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25(7):587-610.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一、基本知识点

1、病理和发病机理:多由急性心包炎演变而来。

2、病理:心包由坚硬的纤维组织替代,失去弹性,限制心室充盈。静脉回心血流受阻出现右心衰。左室舒张受限,出现呼吸困难和低血压。

3、临床表现:左右心舒张受限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后者较前者明显)。慢性心脏受压的体征。心脏本身改变的体征(心尖搏动减弱,心音减弱,心包叩击音)。

4、实验室检查:

X线检查:心包钙化;心电图检查:低电压,T波平坦,房颤,超声心动图检查:CT和MRI,心导管检查。

5、诊断和鉴别诊断 门脉性肝硬化、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右心衰竭及心源性肝硬化。尤其与限制性心肌病相鉴别。

6:治疗:手术治疗,及早手术的重要性。

二、建议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

1、缩窄性心包炎病因和临床表现?(重点,完成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三、课前建议阅读文献

1、内科学,八年制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2、The task force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ases o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gement of pericardial diseses executive summary.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4,25(7):587-610.3、PubMed检索相关英文文献

四、课堂组织建议

1、建议将学生分为4-6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名成员,保证每名学生能充分参与,并发表意见。

2、不同小组之间鼓励相互提问。

3、每个核心问题讨论时间约10分钟。教师应用10-2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

4、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应传递医学人文精神。

五、学生评测

1、基本概念测验。

2、临床病例分析。

心内科进修学习总结

心内科进修学习总结我感谢院领导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给我的这次难得机会!正是这次机会,使我的专业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将我的学习体会与各位交流。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

心内科进修学习笔记

心内科进修学习笔记 原理性:1.推速尿后口服一支10%的kcl,速尿是排钾类的利尿剂。2.38度以内的发烧可用柴胡注射液加安痛定,高烧只能用地米退。 3.便秘患者 果导0.2 每晚一次,或......

心内科进修学习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心内科进修学习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仰头月正圆,西风突寒栗,假托古人省自身,立定前途三四年。我们总是说学习紧张、忙碌,然而你的学习是用来填满时间,还是用来充实心灵? “只有把学习当作享受的人,才是一个懂......

自主学习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2篇自主学习,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心内科自主学习教学大纲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心内科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自主学习 心内科 心内科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自主学习 心内科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