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言神采飞扬_让习作语言神采飞扬
让语言神采飞扬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让习作语言神采飞扬”。
让语言神采飞扬,让思维尽情翱翔——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
语言是灵魂的宴请,是情感的宣泄,若想和学生有心灵的共鸣,情绪的共振,相互知心知意,需要教师做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并且以学生的学习利益为第一利益。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主动的探求真理,体悟世事。学生若想明辨事理,首先要拥有自己的观点,并且要善于表达;教师若想了解学生,和他们打成一片,适时调整教育教学思路,同样需要聆听学生内心的语言。现今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个性鲜明。因此,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敢讲敢说,愿讲愿说,将会使教学呈现出一片绚烂的景象。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营造丰富自主的空间,通过语言活动展现学生的思想、才华、素质,使他们开心的面对学习,轻松的享受语文呢?通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实践,我采用了几种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我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将时间交给学生,把语言还给学生。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几种形式自由、内容轻快的说话交流节目,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环境、氛围来阐发自己的思想见解。
一、放飞自我。
这是上课伊始就进行的面向全体师生的演讲活动,按学号顺序轮流上台,一节课只安排一位同学。在决定开设这一活动之前,我综合了全体学生的意见,设计了几个层次——
首轮:最好自定演讲内容,选择话题,如果感觉确实无处着手,就由老师指定一个演讲范围,自己搜集资料,写出演讲稿,三分钟左右,要求背诵,其他方面暂不做要求。第一次演讲我指定的范围是“谈谈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初次登台的同学们大多表情拘谨,心情紧张,语音语调不够洪亮,且经常忘词。所讲内容也多是我确定的话题,虽然涉及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不少,但几乎都是选择现成的书评或从前言中摘录一段,背下来了事。自己确定讲题,亲自动手写,能发表个人独特观点的学生凤毛麟角。在我所保存的首轮演讲稿中,82%属于前者。当然,也有表现出众的:情绪镇定自若者有之,感情充沛自然者有之,声音洪亮顿挫者有之。例如,有学生谈到2002韩日世界杯,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中国足球队誓词;有学生以自己的真实体验,探讨中学与小学的差异问题;有学生向大家介绍生活中的小窍门;有学生介绍流星雨的成因、景象和相关传说;有学生给大家讲聊斋故事,惟妙惟肖,极尽语言和表情的渲染之能事等等,学生在听这些话题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演讲者也成为获得掌声最多的同学。由此我们展开了一场大讨论:如何演讲才能吸引听众?经过反复研究,同学们都统一了认识,对自己的首次演讲作了全
面反思。
第二轮,第三轮,我们沿用这种形式,但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语言、内容、声调、感情、语速、表情手势、流畅程度等多个方面予以评价,学生演讲结束,立即自评互评,大家共同参与,既练说,又练听,还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依靠我指定范围的学生越来越少,自己写作的学生越来越多,也有学生按我选定的话题“我欣赏的格言”“细微之处见真情”设计演讲稿,但内容已有极大的改进和充实,优秀的演讲者和稿件层出不穷,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思想意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真知灼见闪现在演讲中: “自卑往往被‘谦虚’包装,他的附属物是怠惰。在‘谦虚’的遮盖下,自卑者只会不求进取,自我禁锢。”
——《论自卑》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来不欣赏一天到晚呆在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正如我从来不鼓励盲目用功的学生,只要用一点点技巧,我们就能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最大的成绩。’这也就是说,在漫长的求学路上,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很多老师鼓励学生‘笨鸟先飞’,在学习态度上,这是可取的,但作为学习方法,则一无是处,有谁一开始就给自己扣上奔鸟的帽子呢?或许,只要讲究一点学习方法,苯鸟反而是
最聪明的鸟呢!”
——《要科学的学习》
“父母作为天真无邪的孩子的第一任师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言而无信,否则,孩子的心灵将会受
到伤害,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曾参教子”的启示》
“原来我们都是一只只大大小小布满裂痕的木桶,可以选择躲在自卑的低谷中哀怨哭泣,也可以选择
锲而不舍地播撒奋进的汗滴,浇灌饥渴的希望之种,等待鲜花烂漫的一刻„„”
——《破桶与鲜花》
“当你无法改变现实的状况,不妨试着换一下生活的视角,或许,你会发现上天并不是如此不公,在这一方面得到极少但会在其他方面硕果累累,失败可以造就另一片美丽!”
——《换一种视角》
当这项活动已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强烈的需求时,我立即调整要求:取消单独上台,而是要寻找合作伙伴,少则两人,多则不限,共同确定演讲话题,集体表演,时间也相应延长。于是,有五人组合介绍欧洲五大足球联赛;有两人模拟校艺体节的开幕致辞;有几人通过小品的形式,展示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友爱;还有表演自编自导的相声——因错用成语引发的笑话等等。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表现也愈来愈出色。几
分钟的自由“放飞”,是他们课堂兴奋的开始。
二、灵感速递。
这是一个即兴发言活动,当某些课容量略少,规定内容提前学习完毕后,由老师或学生现场说一句话作开头,在规定的一分钟思考之后,抽签选定两三个发言人,作一分钟的即兴演说,再由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说的开头千奇百怪,妙趣横生:
山崩了,地裂了„„
课间,大家激烈的讨论着„„
我站在高山之巅„„
仰望星空„„
动物园里的大猩猩突然失踪„„
听着这首歌,„„
这世界变化太快„„
我并不想哭„„
早晨醒来,我变成小米粒那么大„„
美军遭遇炮火袭击„„
其实苍蝇也很可爱„„
迎面走来一个„„
实在不胜枚举,学生的接述也饶有兴味,充满着幽默和智慧。很多未被抽到名字的学生都强烈要求发
言,这个活动经常变成多人的即兴演讲,甚至变成故事接龙的游戏。
三、321直播。
“3”是指3分钟“视听新感受”,由学生介绍一些好书好文章或者自己喜欢的音乐、影视作品等;“2”是指2分钟“自由畅想”,学生自己选择图片、文字、图形等,展示出来,由其他同学进行联想和想象的练习;“1”是指1分钟“课堂总结”,让学生针对本课所学,从知识吸收、个人感想、意见建议等几
个方面选择其一用一句话总结概括。在每节课剩余的六分钟里,这项活动又是一个小小的高潮。
“视听新感受”中,学生特别热衷于介绍流行歌曲和电影电视,他们谈F4、周杰伦、小甜甜、TWINS;谈《哈里·波特》、《英雄》、《指环王》、《还珠格格》、《红萍果乐园》,我也热心的倾听,发现在学生感兴趣而成人或许不屑谈之的这些话题中,居然也蕴涵着许多思想,因为有学生在周杰伦的歌声中听
出生命的坚韧与执着;在《哈里·波特》中感受伟大神奇的想象力量;在《还珠格格》中体会出许多庸人
自扰的窘境„„
“自由畅想”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之门。有这样一次想象练习,颇耐人寻味。学生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黑点,举起来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眼睛、雨点、粉刺后留下的黑头、靶心、弩圆的嘴、豹的斑点„„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主持的同学却暗暗摇头,最后,她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同学描述这个‘点’呢?为什么如此多的同学只看到这个‘点’而没有意识到这张纸的存在?”整个教室突然由热闹转入静默,大家都怔住了。“其实,或许只是因为这个黑点摆在这张纸最醒目的地方,又或许是因为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无非又是一次想象练习。这就证明了许多人看事物的单一性和惯性。看到了最前面的黑点,就不假思索的认定它就是一个黑点,以前做过类似的练习,就按部就班的照做不误。其实,凡事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或认真思考一下,你就会立即发现,‘点’的后面有更值得肯定的东西„„”我相信,这次的“自由畅想”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不大不小的震撼,我也由此对学生升起一种由衷的赞叹,真是藏龙卧虎啊!
集这样的“天下英才”而教之,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课堂总结” 不仅仅是培养语文能力的一种方式,也是了解学生思想境况、真实需求的阵地。曾有学生在作文讲评课之后提出:能不能进行一些专项的片段性写作训练呢?我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展开了观察力训练、理清思路训练、润色语言训练等。比如,我出示过这样一个句子:“一只鹰在天空中飞”。要求学生不改变句意,加以修饰、换词,使表达效果更好。这次练习评选的最好句子是:天空在鹰的翅膀下
翱翔。
四、我来执教。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已经习惯了给我放假,自己上台讲课。两册语文书中的自渎课文都是学生自己设计教案,查找资料,上台讲授的。长篇课文,由几个同学分工合作,一至两人负责查阅相关材料,一至两人负责编写教案,一至两人负责讲课;短篇如诗歌,则由一人全权承担。最后书面写出课文教案、相关材料汇总、读后感、重点字词句的个人见解等。尤其是古典诗词,学生已经完全把我“解放”出来,他们自己讲的内容比我准备的还要多,还要好。如《送灵澈上人》,学生在讲这一课时,总结出古人写送别的几种方式:以景写别、以酒写别、以雪写别、以杨柳写别、以水写别、以想象写别、以情感写别。当然,这样的划分还显得粗糙稚气,但却显示出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外,我和学生还一起选择了许多名家名作、精美散文、哲理小品等文章集体阅读,这些作品,也由学生自己制定讲课重点,确定难点,遇到难以理解的语句,我们就共同商量着解决,学生在讲完听完后,自己作摘记,撰写阅读心得。八个多月的时间,已累计印发六万三千多字,学生的摘抄和评论平均已达五万余字。
五、另类观察。
这一环节分两类,一类是扩大对课文的理解范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在学习《邓稼先》之前,先组织了一堂“科学在我身边”、“我国的军事国防力量”“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三大版块的小组讨论会,然后依据课文和查找的材料,写出了《邓稼先事迹报告》。《社戏》一课后,我组织学生参与:“找寻社戏之美”的活动。学生提出《社戏》中的人情美、景物美、纯真的童心美、“偷豆”的野趣美、行文的波澜起伏美、记忆沉淀美、结尾的余音绕梁美、心理刻画美等多种美感研究。日本学者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当学会从各个角度去看问题,一样东西,做着、站着、蹲着、躺着、站在凳子上„„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对课文的理解,同样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强求统一只会压制学生的思想,扼杀他们的兴趣。因此,我引导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领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除非出现常规性或原则性的错误,我一般都给予认可,并且尽可能的让他们多思考,多发言。学习《木兰诗》,对文中极力铺陈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
句,学生就有多种多样的理解:
表现木兰出征前的紧张准备;
木兰四处购置行装,体现一种繁忙的景象;
木兰一旦作出从军的决定,就一丝不苟谨慎对待各种细节,物品都要求最好最精良;
是木兰对家乡的留恋情感的体现;
木兰具有反间谍的意识,为了躲避敌人的耳目;
„„
这些措施使学生开拓了感性认识,加强了知识吸收,锻炼了多项思维。使学生以课文为基石,全面扩
展知识系统,提高综合能力。
另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对某些传统认识作逆项思考,比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否有其正确性,从哪个角度可以讲得通?学生在积极考虑后,回答说:“曾有科学证明:7+1>8,即适当的休息,可以更精力充沛的工作。‘艾氏遗忘曲线’也说明,适当的休息所造成的学习上的间隔,有利于增强记忆力。当然,打鱼与晒网的比值要合理。”再如,“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这则名言,是否有其局限性?学生回答:“许多名言有其特定的语言背景,脱离语言环境单纯的解释,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颇。有些时候,不分原则的改正反而是退步,如袁世凯登基,张勋复辟等,是典型的逆潮流而动,遭千万人唾骂。”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我们的课堂从来不是一潭死水,它像大海,永远变幻,就是在宁谧的时候,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波澜,创造性思维的浪花随时跳跃奋飞、奔腾四溅„„。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流以及学生自身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以语言激活兴趣,以兴趣激活思维,以思维激活能力。这诸多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把语文看成最可信赖的朋友,敞开
心扉,以一种亲切轻松的态度与它对话、畅谈。
我将始终执着地追寻这样一种境界——教师、学生、文本完美的融为一体,像一泓清溪,像一曲牧歌,带着情感的激荡,带着知识的镌刻,带着心灵的净化,在语文的广博天地中,自由、舒展、灵动、快乐的飞翔。
让语言神采飞扬,让思维尽情翱翔——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初探语言是灵魂的宴请,是情感的宣泄,若想和学生有心灵的共鸣,情绪的共振,相互知心知意,需要教师做到真正......
仿写,让学生的作文语言神采飞扬语言负载着民族传统文化,是青少年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水平决定语文水平。因此,初、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学科是一门教会......
科技让我神采飞扬作文踏着科技的步伐,带着欢快的脚步,迈进我们的校园。今天的校园好热闹,科技展板、“鸡蛋保护器”、纸飞机等等精彩活动谱写了一届诗一般美妙的“科技节”!在天......
让作文评讲课神采飞扬——作文评讲课的得力五法一、写好评语,力求周到。写作文评语是作文评改的关键和作文评讲的前提,有经验的老师都十分重视这一环节。作文评语或肯定成绩褒......
课堂改革让人神采飞扬---汝南模式盘点 清华园学校 李鑫摘要:作为教师,教给学生更多的应该是方法、是技巧,而不只是知识;培养更多的是能力、是情感,而不是灌输。注重培养学生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