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随着“碎片化”一词的横空出世,很多浪费时间的无用功都被套上了冠冕堂皇的借口——我在利用碎片化时间呢。于是接着理所当然地低头翻阅手机的推送消息,一条接一条迅速地翻过去。利用碎片化时间去阅览碎片化信息,产生了思维被充盈的错觉,放下手机后什么都不记得了。
于是在夜晚仔仔细细回顾了一遍自己一天做的事,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做,时间就像是被偷走了一样。那么,是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是手机吗?是没有营养而不富逻辑的碎片化信息。当我的眼球对着一条条以标题夺目的推送,当我的大脑被这些消息接踵而至地光顾,当我自以为自己接受了很多信息的同时,我没有进行过任何深入的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有人便轻笑一声:“我们总要适应快节奏的生活,适应碎片化的时代。”
究竟是我们适应生活,还是生活顺应了我们?
我看到过一篇文章:作者抱怨自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旅行,只能在家看看朋友圈大肆转发的某地区的风景美图,就仿佛自己去过了那里一样;另有一篇文章,作者发觉自己没有整块的.时间去阅读大段的文字,而碎片化的阅读浅显易读、是被自己所接受的。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阅读,是吗?没有了需要推敲、需要斟酌、需要慢慢品味的语句,没有了深度的文字就像是赤身裸体了似的,一眼被看光的同时也只是浮在表面,仅此而已。
这些写手所抱怨的“没有时间”看上去致命极了。那么,是谁偷走了他们的时间?
足不出户地品读世界,在世界的这一头不断地发表赞叹去羡慕另一头,信息的广泛传播除了带来仿佛开阔的眼界以外,还带来了只够被眼睛捕捉的共鸣。浮于面上,于是不再深入思考与体会。最终留不下深刻印象,因而在当日小结时,发现自己仿佛做了很多,却没有一件事是说得清道得明的。
再者,关于阅读与旅行——这让我想起了曾读过的余秋雨先生写过的文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
“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为什么碎片化的信息大都只能被走马观花,就是因为缺乏了品味与体会。它所传播的新闻不具备丰富的营养,倘若我阅读了这些推送,当我沉浸于仿佛收获了新知识的喜悦的同时,时间便悄悄从我的指缝溜走了。
那么这时候是否该问一句:是谁偷走了我的时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谁偷走了我的时间,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谁偷走了睡眠时间“叮铃铃……”一阵电话铃响,A国W城的警察局接到了市民小陈的报案:有人偷走了他的睡眠时间。小D探长立刻根据小陈提供的线索进行地毯式搜查,终于逮捕了三名犯......
谁偷走了我的时间读后感读完了《谁偷走了我的时间》这篇文章,我有了很多感想,也有了很多问题。比如:于小鱼老师为什么能飞?他为什么能让纸做的东西都变成真的?郭果犯了错,于小鱼老......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谁偷走了我的时间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一整天似乎总是忙忙碌碌,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到了晚上一清点,却往往发现有很多计划好的事情都没有完成,忙碌的一天似乎没有什么效果,那么那些时间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