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
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
苏轼的《赤壁赋》是宋代文赋杰出的代表作,融诗、赋、文为一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赤壁赋综合训练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训练提高
1.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愀然(qiū) 相属(zhǔ) 江渚(zhǔ) 扁舟(piān)
B.酾酒(shī) 挟飞仙 (jiā) 相缪 (liáo) 肴核(yáo)
C.窈窕(yǎotiǎo) 幽壑(hè) 嫠妇(lí) 舳舻(zhúlú)
D.匏樽(páo) 蜉蝣(fúyóu)一瞬(shùn) 枕藉(jí)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正解无误的一项是( )
①清风徐来;②举酒属客;③扣舷而歌;④击空明兮溯流光;⑤抱明月而长终;⑥托遗响于悲风;⑦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⑧是造物者之无穷藏也;⑨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⑩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A.①慢;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⑤永远地终结了。
B.②通“嘱”,嘱咐;⑦指代流水。⑧隐藏、埋藏。
C.③敲击;这里是打着节拍的意思。④逆流而上。⑥余音,这里指箫声。
D.④逆流而上。⑨前往、到达。⑩迅速、突然.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赤壁赋。
A.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岁赋其二。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活用的情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名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用法,意即“打鱼砍柴”。)
C.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泣”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D.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攻下”。)
5.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独立,而不知其所止。 B.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C.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
6.指出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何为其然也?
A.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而又何羡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而今安在哉?
7.请说说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B.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友麋鹿。
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在赋体文章中,结构相似的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或相同、或相反,这种现象叫做“对文”。阅读文言文要留意这种语言现象,它对我们理解词语意义很有帮助。请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并仔细品味句子的韵味。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4)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答:
9.苏子针对“客”的话一一进行了分析驳辩,请你仔细对照阅读两段文字,然后用原文填充下表:
10.研读《诗经·陈风·月出》和注释,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出皎(1)兮,佼(2)人僚(3)兮,舒窈纠(4)兮,劳心悄(5) 兮。
月出皓(6)兮,佼人懰(6)兮,舒懮受(8) 兮,劳心慅(9)兮。
月出照(10)兮,佼人燎(11)兮,舒夭绍(12)兮,劳心惨(13)兮。
注释:(1)皎:形容月光洁白明亮。(2)佼:通“姣”,美好。(3)僚:通“嫽”,俏丽。(4)舒窈纠:形容女子举止娴雅婀娜。舒,舒缓。窈纠,通“窈窕”,形容女子体态苗条。(5)劳心悄:忧心深重的样子。劳心,忧心。悄,忧愁的样子。(6)皓:形容月光明亮。(7)懰:liǔ,美好。(8)懮(yǒu)受:形容步态优美。(9)慅(cǎo):忧虑不安的样子。(10)照:明亮的样子。(11)燎:光彩照人的样子。(12)夭绍:形容女子体态轻盈。(13)惨:通“躁”,因忧愁而烦躁不安的样子。
(1)这首诗描写一个男子月下怀念他的美人,全诗三章,从内容看这三章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
(2)从诗中分别找出形容月色、容貌、体态、心情的词语。
答:
(3)苏轼《赤壁赋》为什么要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开篇?
答:
(4)吟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题材,请你写出五句以上的'吟月诗句。
答:
11.这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总希望背记的诗文越多越好,但是,背记也要注意不断总结方法。对于一般的文章,我们可以结合层次分析,理清作者思路,从而加深记忆。但是古人写文章是不打标点不分段的,怎么划分层次?对于不同的文体,具体方法有些不同。《赤壁赋》是一篇“赋”,赋是韵文,我们可以通过分析韵脚的变化,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从而理清层次;又因为它是骈文,但是,骈句中也穿插有散句,而这种穿插多不是率意而为,常用于意义转折之处,因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骈散变化,分析层次。请你从这三个方法中任选一个对课文加以具体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加速记忆。
答: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里列出的字,有的是多音字,如属、扁、缪、藉,容易误读;有的是生字,如嫠、匏等。A项“愀”念 qiǎo;B项“挟”念xié;D项“藉”念jiè。
答案:C。
2.解析:A项⑤是“永久、永恒”。B项②是“倾注,这里是劝酒。” ⑧句中用作名词,当释“宝藏”。D项⑨是“舒适享用的意思”。⑩在文中是“屡次、多次”。
答案:C。
3.解析:例句“赋”是名词,一种文体。A项“赋”是动词,写。C项“赋”动词,征收赋税。D项“赋”名词,赋税。
答案:B。
4.解析:D项“下”在这里不是方位名词,而动词,攻下。句中“东”才是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即“向东打去”。
答案:D。
5.解析:题中A项“冯”通“凭”。有些参考资料把B项“挟”通“偕”,但找不到依据。C项“缪”通“缭”。 D项“狼藉”也可写作“狼籍”,但这是联绵词多形的表现,不是通假。通假字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不能随心所欲。
答案:A、C。
6.解析:例句有两个特点,从词序看,它是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为”应是“为何”;从语气看,它是问句,属疑问。题目是测试哪一点呢?BD两句都是倒装,由此可知题目不是从句序,而是从语气的角度命题。BCD句都是反问,只有A句是疑问。
答案:A。
7.解析:BCD三句都是合叙句,A句是互文句。A句“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两句是互文见义,一般的互文可以前后互换,但这两句不能前后互换。因为“窈窕之章”是在“明月之诗”里面的,内涵大小不同,所以小者不能摆在大者之前。而先“诵”后“歌”,亦合于诗人吟咏时实际情况。人们对景生情,总是感情愈来愈激动,“歌”比“诵”要更牵动感情,故诵在先而歌在后。于此可见作者用心细密之处。B句一般写法应是“惟江上之清风,耳得之而为声,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C句拆开来相互对应的写法是:况吾与子渔于江之上而侣鱼虾,樵于渚之上而友麋鹿。D“陟罚臧否”如果不用合叙的写法,一般应写作“陟臧罚否”。合叙、互文是文言中常见的写法,通过本题的训练,对此要有认识。
答案:A。
8.解析:本题主要是培养品味语言的能力。从品味“对文”开始,引导我们在学习本文时留心语言技巧,并掌握一种理解词语意义的方法。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精选11篇))由网友“德鲁伊的灰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 一、填......
赤壁赋课堂练习题目及答案一、填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文学家, 派的代表词人。二、读音1、戌( )2、窈窕( )3、万顷( )4、倾诉( )5、冯虚御风( )6、暴虎冯河( )7、倚歌而和(......
应用题综合训练及答案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5及答案1. 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
《后赤壁赋》的练习题目及答案《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号称“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本文所反映的更多是作者在贬......
应用题综合训练题目山岫老师的解答如下:第18题我是这样想的:原速度:减速度=10:9,所以减时间:原时间=10:9,所以减时间为:1/(1-9/10)=10小时;原时间为9小时;原速度:加速度=5:6,原时间:加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