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报告范文

2022-10-06 00:02:08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旱情报告范文

旱情报告范文

篇一:镇旱情汇报

****镇旱情汇报

一、旱情及受灾情况

今春以来,****镇降水量持续偏少,气温偏高,土地失墒严重,已形成冬春连旱形势,持续干旱造成地上水补充不足,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部分溪河断流,水井、水窖蓄水严重不足,富家河水库已降至历史最低水位,3000亩土地出现干白,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据统计,全镇约2.5万亩耕地受干旱灾害严重,其中小麦1.3万亩,油菜4000亩,桑蚕2000余亩、木瓜4000余亩受灾严重,蔬菜、玉米等其它农作物均有不同程度受灾,预计综合减产幅度达70%以上,损失700余万元;约1.5万株林苗受灾,其中木瓜约0.6万株,核桃约0.1万株,损失约15万元;多种化经营基地受灾严重,其中金银花基地约100余亩受灾,损失10余万元。全镇约2万人口,1.8万头大小牲畜面临饮水困难。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强化宣传,提振信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召开了党委会对当前抗旱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组建了抗旱保春耕工作专班,沉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开展抗旱保苗。采取多项措施向群众宣传抗旱技术和节约用水措施,打消群众“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提出“浇好一遍水,施足十斤肥,增收百斤粮”的口号,同时积极向群众传达党委政府的抗旱决心,传授抗旱技术,提振群众夺取抗旱胜利的信心。为了准确把握旱情,镇党委主要领导率领全体镇干部和县驻村工作队一起,冒着炎炎烈日,深入全镇19个村走访,详细询问农户目前的生产生活用水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

做到科学合理抗旱。

二是寻找水源,合理用水,科学自救。发动群众在山上掘井、下河里挑水,多方寻找水源,采取筑坝、修渠、拉水等方式引水抗旱。结合水利普查,组织群众及时修复水利设施,修整抗旱设备,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镇党委政府积极想办法,多方筹资,累计投入资金10余万元,修缮蓄水设施30余处,调配抽水设施50余台,为抗旱工作提供了保障,目前,全镇已灌溉耕地一万余亩,水稻插播面积900余亩。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提倡生活用水二次利用。在群众中推广滴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方式,做到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实现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三是补种改种,科学管理,降低损失。对因干旱造成缺苗或绝收的地块,镇党委政府推荐玉米、大豆等抗旱作物,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补种改种。组织农技人员指导春耕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引导群众通过覆膜、盖麦秸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量,及时施肥,提高产量。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投入资金2万余元,对木瓜基地全面喷洒农药,有效预防了木瓜锈病等病虫害,保证了木瓜的挂果率,尽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目前,该镇已抢墒补种玉米、大豆、芝麻等经济作物4000多亩。

四是多方协作,发挥职能,力保丰收。镇抗旱保春耕工作专班深入抗旱一线,做好抗旱服务、协调、指导工作。民政部门及时调查,认真核灾,多方筹集资金5万余元,给生活有困难的群众发放生活和救灾物资,农业部门加强对田间管理的指导,同时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储备,一旦旱情出现转机,及时播种。结合当前实际,镇党委

政府给驻村“五访”工作队员增加了“访旱情、保春耕”的任务,手把手、面对面地指导群众生产,从技术、物资、服务等方面落实帮扶措施,务求抗旱保丰收。

三、当前存在的困难

1、由于长期干旱无雨,土地失墒严重,部分河流完全断流,已无水可寻,人畜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面临现实困难。虽然县政府提供了一台送水车,但人畜饮水困难户都在高山偏远地区,车辆无法直达,送水还有一定困难。

2、由于旱灾面积大,涉及村组多,现在抗旱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抗旱资金不足。

四、下一步打算

1、对今年的旱情要有充分认识,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分析好我镇的情况,发动镇直单位党员干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工作,把损失失降到最低点。

2、对各村派出专门的抗旱工作组,配备专门的农业技术人员,组织群众采取科学抗旱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提高作物产量。

3、协调好人畜饮水和农田用水关系,在保证人畜用水的.前提下协调好耕地用水,防止纠纷的发生,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水资源,减少损失。

****镇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九日

篇二:关于当前旱情和抗旱情况的汇报

陈雷:关于当前旱情和抗旱情况的汇报

2010年4月1日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旱情,给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了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当前抗旱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安排部署,旱区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在抗旱减灾的关键时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同志主持召开紧急会商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十分及时,非常重要。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当前的旱情和抗旱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当前旱情

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降雨和来水持续偏少,蓄水严重不足,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等省(区、市)发生了严重干旱,其中云南大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旱情十分严重,达到特大干旱等级。

3月22日以来,西南地区出现降雨过程。重庆市平均降雨量为26毫米、部分县区达30-40毫米以上;四川省中东部为10-20毫米;贵州省平均雨量为20毫米,其中铜仁、遵义、黔东南为25-50毫米;广西自治区平均雨量为9毫米,东北部降雨量为5-30毫米,局部地区为30-50毫米以上;云南省平均雨量为22毫米,德宏、怒江50-60毫米,临沧、迪庆、保山、普洱、西双版纳25-40毫米,昆明、玉溪、红河、大理10-20毫米。贵州西部和南部、广西西北部、四川南部基本无雨。

受降雨影响,重庆市耕地受旱面积减少300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减少32万人、24万头,旱情得到明显缓解;四川省耕地受旱面积减少30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80万人、161万头;贵州省耕地受旱面积减少27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2万人、8万头;广西自治区耕地受旱面积增加328万亩,人畜饮水困难分别增加67万人、27万头。云南省此次降雨对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降水以阵性降雨为主,未能形成有效径流,除滇西南和滇西部分地区的受旱程度有所缓和外,其他大部地区旱情仍然持续,饮水困难人口仍在增加。

截至3月31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多年同期均值1.04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多年同期均值1144万人、893万头)。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9716万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250万亩(重旱2539万亩、干枯148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466万亩;有1939万人、118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分别占全国的80%和75%。

与降雨前3月21日统计数据相比,全国耕地受旱面积增加186万亩,人畜饮水困难数量分别增加154万人、204万头。

当前旱情具有六个特点:一是降雨严重偏少。去年入秋以来,西南五省(区、市)与多年同期相比降雨总量偏少5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7成以上,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二是江河来水严重偏枯。去年汛后以来,西南5省(区、市)主要江河来水偏少3-8成,云南省境内金沙江、南盘江、红河、澜沧江、伊洛瓦底江来水量创历史最少。三是工程蓄水严重不足。目前西南5省(区、市)水利工程蓄水比去年同期偏少2成以上,随着旱情发展加剧,中小型库坝有效蓄水锐减,部分塘窖干涸无水可用,抗旱水源十分紧缺。四是干旱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旱情从去年汛末开始,迅速波及西南五省区,秋、冬、春连旱,持续受旱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期间虽有些阵性降水,但分布不均,重旱区降雨总量偏少,旱情仍呈发展态势。五是干旱区域集中、影响大。往年春季旱情主要发生在北方,目前北方地区耕地受旱面积仅2000万亩左右,西南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达9716万亩,占全国的84%。持续干旱对旱区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六是因旱人畜饮水困难十分突出。目前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2425万人,是常年同期的2倍多,其中西南5省(区、市)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1939万人,北方地区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486万人,西南5省(区、市)因旱饮水困难人数为占全国的80%;云南、贵州两省占全国的58%。

二、抗旱工作情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南地区的抗旱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关地方党委、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解放军、武警部队全力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尤其要解决好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温家宝总理先后赴广西、云南重旱区指导抗旱救灾工作,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强调要不惜代价尽快缓解饮水困难,绝不能让一名群众没有水喝。回良玉副总理也亲赴云南省检查指导抗旱工作。

国家防总、水利部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及时作出安排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开展抗旱工作。

一是超前部署抗旱工作。我部自去秋以来,针对西南地区的旱情,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先后多次发出紧急通知,分阶段对抗旱工作作出部署。在旱情发展过程中,多次召开抗旱会商会,及时对旱情进行分析会商。3月24日和29日,又两次召开了抗旱会商会,对近期旱区降雨后的抗旱形势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落实各项抗旱举措。

二是加强抗旱工作指导。国家防总、水利部今年以来先后派出33个工作组和专家组赴西南重旱区和北方冬麦区指导抗旱工作,其中由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4个。国家防总、水利部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偏远山区、乡镇村组和田间地头,与地方政府一起研究落实抗旱措施,解决抗旱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三是确保群众饮水安全。组织旱区水利部门摸清抗旱水源现状,倒排雨季来临前人饮解困供用水计划,编制完善人饮解困方案,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和旱区群众生活用水需求。加强饮水解困分类指导,采取水库供水、应急调水、打井取水、拉水送水等各项应急措施,保证了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四是组织开展对口帮扶。组织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等10个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水利厅局无偿对口支援云南、贵州、广西等重旱省区,目前已调集水泵1335套、发电机189套、送水车36辆和600多万元资金送往灾区。

五是组织有关专家支援。组织水利部直属勘测设计单位和科研院所的140多名地下水勘探专家和50多台套勘探及打井设备前往重旱区找水打井。水利部机关干部踊跃捐款近80万元,支援灾区。

六是强化水源调度和管理。国家防总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水利和电力部门,根据抗旱需要合理科学调度所属大中型水库、水电站,优化调度方案,充分挖掘水源潜力,发挥水利水电骨干工程的抗旱作用。

七是加强应急水源建设。组织西南5省(区、市)广辟抗旱水源,千方百计找水打井,开发地下水。积极寻找暗河、地下水库等新水源。通过应急调水工程、小型水利工程,尽可能多引、多拦、多蓄水。

八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商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提前下达今年农村饮水安全、灌区改造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资金64亿元,并向重旱区倾斜。商财政部两次向西南受旱省(区、市)安排特大抗旱补助费2.15亿元,最近中央财政再次安排综合抗旱资金8亿元,加大对重旱省区的支持。

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急旱区之所急、想旱区之所想,全力应对,共同做好抗旱工作。国家发改委提前下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年度投资,保障抗旱煤电油的运输和供应。财政部及时下达抗旱救灾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资金。民政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做好旱区救灾和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国土资源部派出由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专业队伍深入旱区,协助地方找水打井。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及时作出安排部署,保障抗旱物资运输。农业部加强旱区农资供应保障、调剂调运和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卫生部加强饮用水安全卫生管理和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向旱区派出医疗防疫队伍。林业局及时下拨专项资金,增调灭火设备,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中国气象局加强旱区气象监测预报,及时组织人工降雨作业。中宣部对新闻宣传作出安排,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旱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干部群众抗旱救灾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抗旱氛围。

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及时出动兵力、车辆,支援地方抗旱减灾。据统计,目前已出动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32.3万人次,车辆机械2.2万台次,为群众运水送水14.7万吨,开沟挖渠1300余公里,打井990余眼,实施人工增雨20余架次,为抗旱减灾作出贡献。近日,解放军两个给水团已赶赴旱区找水打井。

受旱省(区、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抗旱减灾,全力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努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云南省进一步加大人饮解困工作力度,针对抗旱水源不断减少的形势,细化雨季到来前的供用水方案,落实人饮解困各项措施,同时组织各地抓住近期出现降雨过程的有利时机,加强雨水集蓄利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贵州省防指召开了全省水利抗旱救灾工作视频会议,对抗旱救灾工作再次作出安排部署,水利部门加强抗旱应急调水,共实施和新建应急调水工程865处,累计调水量3000多万立方米,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大大减轻了干旱灾害对城乡居民生活生产用水的影响。广西自治区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自治区防办,下设11个工作组,进一步加大抗旱工作的统一指挥协调力度。四川、重庆等受旱省(市)也全力以赴,奋力抗灾。

截至4月1日统计,今年以来西南受旱五省(区、市)已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1.1亿元、劳力2526万人、抗旱机动设备114万台套、运水车38万辆次,完成抗旱浇地2583万亩。自抗旱以来,5省(区、市)已新建抗旱应急调水工程4307处,新建“五小”水利工程7万处,铺设输水管线2万多公里,新打抗旱水源井1.8万眼,购置运送水车7615辆,购置抗旱水桶96万个,应急调水6000多万立方米,累计为群众送水941万吨。保障了1939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其中利用水库供水解决了344万人,通过实施应急调水解决了210万人,通过打井开采地下水解决了94万人,通过拉水送水解决了506万人,通过人背畜驮、寻找新水源等其他措施解决了785万人。

三、抗旱形势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3月22日以来,重庆大部和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两次降雨过程,对改善部分旱区的土壤墒情和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有一定作用,重庆大部农业旱情有所缓解。但由于干旱时间长、降水量不大且分布不均,未形成有效径流,水利工程蓄水不足、水源紧缺的状况没有改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区旱情仍在持续,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仍很突出。据3月31日统计,西南受旱五省(区、市)水利工程有效蓄水量仅有149.4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54.3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偏少28.2%。

目前全国春耕生产正在全面展开,春播春耕用水需求加大,北方冬麦区有的已显旱象,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河北、辽宁等地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也比较突出,抗旱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国家防总、水利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做好长期抗旱的思想准备,从最不利情况出发,从最困难处着手,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统筹春耕生产用水需求,努力把旱灾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指导。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雨情、水情、旱情的监测和会商研判,全面、及时、准确地分析旱情发展态势,根据各地旱情发展和抗旱需要及时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组织抗旱,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加强用水管理,充分利用现有水源,积极开辟新水源,加强拉水、送水、蓄水、找水、打井以及应急输水设施建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尽可能保障春播春灌用水需要。

二是进一步加强协调。目前,有10个省市水利部门在灾区开展对口支援,水利部直属单位上百位勘测设计及水文地质专家在旱区找水打井,有关部委也加大了对旱区打井找水和物资设备的帮扶力度,解放军、武警部队出动了大量兵力和设备,我们将进一步做好部门之间、军地之间、对口帮扶省份之间的衔接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抗旱工作。

三是进一步加强水源调度。继续强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统一调度,强化用水管理和节约用水,充分发挥水利设施的抗旱减灾作用。在对现有水源和潜在水源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根据气象预测分析,科学制定用水计划,按照优先保证旱区群众生活用水要求,完善人饮解困预案,做好各类水源的优化调度和合理配置,加大旱区节水力度,实现一水多用,高效用水。

四是加强资金和物资管理。对旱区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建设资金和特大抗旱经费,要尽快落实项目实施计划,

确保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强指导和监督,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对于有关省

市对口支援、捐赠的物资设备,要合理分配,确保物尽其用。

五是坚持抗旱防汛两手抓。当前,北方部分地区旱象已经显现,要做好相应预案。同时,要抓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对防汛工作提前作出安排。西南地区在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因旱受损水库、塘坝及小型水利设施的修复,确保安全度汛和汛后蓄水。要加强加密防汛抗旱会商,及早对今年汛期天气情况进行预测分析。搞好国务院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会议筹备工作。

六是全面加强抗旱能力建设。在全力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同时,要认真贯彻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加快编制全国和地方抗旱规划,启动西南五省水源工程规划和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开工建设一批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型水库等水源工程,提高水资源配置和调控能力。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加快山丘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提高山区蓄水供水保障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强化旱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抗旱减灾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会后,水利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对抗旱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坚决打好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篇三:富乐镇旱情情况报告

富乐镇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报告

2009年以来,富乐镇经历了五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抗旱救灾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在面临艰巨的抗旱任务时,镇党委、政府结合实际,群策群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发动干部群众,采用多种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对干旱严重片区和村庄安排领导和技术人员进驻,全面掌握旱情动态,现将党委、政府全体工作人员下驻反馈的旱情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富乐镇位于罗平县最北端,地处三县(区)交界,距县城97公里,总面积208平方公里,辖13个村(居)委会,108个自然村,共49248人。全镇有耕地面积35304亩,其中水田5770亩,人均耕地0.8亩。2009年全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年降雨量仅为579毫米,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50%,特别是2010年以来,天气持续晴朗,气温持续上升,全镇旱情达到了橙色警戒线,给抗旱工作带来了十分艰巨的任务,就此,特望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目前受灾人口:目前全镇108个自然村中,已有84个自然村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54个自然村28081余人、7800头/匹大小牲畜处于缺水、断水状态。面临持续干旱,受灾人口、牲畜数量可能继续增加。

农作物受灾情况:由于持续干旱,富乐镇农作物生产损失极为严重。全镇小春作物油菜籽种植面积为4万亩,小麦种植面积为0.7万亩,就目前的旱情来看绝收面积达95%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600多万元。

水利设施:全镇共有小(二)型水库两个,目前蓄水已低于放水涵管,每座水库只有近3万余立方米的死库容。1200个小水窖,目前80%处于缺水状态。自然水井165口,100口已经枯竭,水资源严重缺乏,给人们群众生活用水带来很大困难,两座小型水厂、蓄水池管网老化,多处饮水管网需及时修复。

供水现状:全镇生产生活用水主要由大麦田水库和老坟冲水库提供,其中:大麦田水库总库容量为64.8万方,主要供应镇直机关及周边四个村(居)委会、13个自然村、12000余人、4700多头/匹大牲畜的饮水,由于旱情严重等多种原因,现有蓄水量不足6万方,除去死库容3万方,可用水只有1万方,正常使用只能维持30天左右,预计到今年5月底,缺水量将达7万方左右。面对严峻的旱情,富乐镇人民政府于1月10日对水厂采取分片区、分时段供水措施,但随着水量的不断减少,现已有高水位自然村4000多人无法供水。老坟冲水库总库容量为23万方,主要供应桃源、必

米、法本3个村委会,13个自然村,12500余人、5600余头/匹大牲畜的饮水。由于天气持续干旱,管网老化漏水等诸多因素,总蓄水量已经不足3万方,按预算只能维持30天左右。

二、采取措施

面对50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富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2010年2月4日,组织全镇职工,分成13个工作组深入13个村(居)委会及自然村了解民生民情,及时掌握受灾情况,全力发挥政府协调服务职能,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尽量减少由干旱带来的损失。一是保重点。结合旱情严重的现实,重点确保居民、村民的生活用水,洗车场、水泥砖厂、房屋建筑等非生活用水予以关停。二是两个水厂实行分时段、分片区供水,各片区供水时间为每隔两天供一天,供水时段为上午9:00—下午6:00;各自然村实行分村限时节约供水,在确保村、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尽量延长应急时限。三是为缓解旱情,稳定民众情绪,采取用抽水机抽水库死水的办法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四是以村小组为单位,采取车拉、人背、马驮的形式对饮水特困区进行送水。五是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对现有50个水源点进行维修加固,增加蓄水量。六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活动,让

全镇人民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下步抗旱工作方案及措施

针对目前持续干旱的严峻形势,富乐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将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全力保障全镇人民的饮水安全。

一是计划在板村外1.5公里处的小米田建设抗旱预备水源点,可蓄水12.3万立方米,解决板村、李家村、丫依朵村、楚街子村、桃源村4000余人和50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及其他附近村寨的预备水源,主体工程需资金350万元,管道铺设4.5KM,?100mm管道需资金49.5万元,预计投资399.5万元;

二是抽取老坟冲水库的死库容和打井取地下水两种方式解决必米村委会和桃源7000余人的饮水问题,需资金175.6万元,其中购置抽水机2台,需资金40万元,维修原抽水站及配电设施需资金6万,维修供水管网?100mm2000米,?50mm2500米,需资金43万元,架设电线300米,打井10眼需资金40万元,应急性水源点及管道铺设28万元,大必村溶洞处提水及附属设施15万元,维修蓄水池3个,需资金6万元。

三是计划用大麦田水库的可用水和死库容保富乐、天水、菜园、沙河、鸡场五个村居委会群众生活用水,需资金

104.6万元,其中购置抽水机2台,需经费40万元,架设电线300米,需经费5元,改造?100mm管道2000米、?50mm3000米,需经费38.6元。维修富乐集镇水源点14个,需资金21万元。

四是发动群众寻找水源点,采取驮、背、挑等形式保证法本、河外等村委会群众生活用水,拉水需购进车辆两辆及蓄水罐、消防栓、油桶、塑料壶、如大麦田死库容用完后,采取从外调水保群众生活用水等,需资金174.37万元。

五是阿洪、半坡、红岩部分村寨采用沟引解决办法,具体是维修阿洪下大沟,从嘠依小河取水,需维修三面光水渠

6.8公里,断面深0.7米×宽0.7米,需资金154.39万元。 上述五个解决旱情的工程措施共需资金1008.19万元。

地处县城北段最远的乡镇,正常年份降水量就少,经历五十年不遇特大干旱,对富乐镇的饮用水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目前,虽然镇党委、政府采取积极的抗旱保水措施,但随着旱情的加剧,抗旱工作面临严峻形势,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如旱情得不到缓解,需要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资金、技术、物资设备的支持,才可能度过难关。

富乐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二月六日

旱情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旱情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西南旱情

新网4月8日电 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截至4月8日,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作物受旱7907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197万亩;有2088万......

南方旱情

中国南方地区旱情持续蔓延 134 万人饮水困难 10 月 19 日,福建泉州,漳州等局部地区旱情严重,泉州市,漳州市农作物受旱面积分 别达 39.2 万亩和 39.1 万亩,泉州市防汛抗旱指......

西南旱情宣传活动报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西南旱情宣传活动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西南旱情宣传活动报告

西南旱情宣传活动报告西南旱情宣传活动报告近月来,我国西南地区发生的特大旱情灾害引起了国人的普遍关注。为了让各位同学能更加了解灾情的具体情况,我们宣传部特地展开了一系......

《旱情报告范文.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旱情报告范文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