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2022-10-06 11:19:13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不过当时的徐志摩留下的是英文版的《再别康桥》,当时是一位不知名的中国人翻译过来的。

此诗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语言轻盈柔和,形式精巧圆熟,诗人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是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再别康桥写作背景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再 别 康 桥》轻 轻 的 我 走 了,正 如 我 轻 轻 的 来;我 轻 轻 的 招 手,作 别 西 天 的......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再别康桥作者: 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再别康桥》写作背景,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徐志摩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

《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再别康桥 写作背景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