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和暴雨下_在烈日和暴雨下正式
在烈日和暴雨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在烈日和暴雨下正式”。
在烈日和暴雨下
一、执教者、时间、班级
1.执教者:黄皓2.执教时间:2010.11.243.执教班级:初三(3)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分辨各类描写的类型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衬托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旧中国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悲惨遭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挖掘主题,揭示社会意义。
2.难点:环境描写的学习重点应放在“多角度”、“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上。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请说一说烈日和暴雨下的感觉
2.简介老舍的《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小说的主人公祥子来自农村,能吃苦耐劳,但千辛万苦买的车被军阀抢走,后与虎妞结婚,因虎妞难产而死,于是他堕落成一个吃喝嫖赌的人。一个要强、淳朴的小伙子就这样被吃人的旧社会给毁掉了。
3.这是一本最使我满意的作品。„„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就能滴出血与泪来„„——老舍语
4.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二)整体感知
1.顺序:文章以 时间为顺序。
2.线索:以天气变化 为线索。
3.结构:
第一部分(1-10段)写烈日 下的祥子
第二部分(11-21段)写暴雨 下的祥子
(三)初探文本
A.走进烈日
1.自然环境描写1:(第3节)
柳树:病了似的马路:干巴巴、发着白光
便道:尘土„„结成灰沙阵
牲畜:吐出红舌头,鼻孔特别大
小贩:不敢吆喝
街上:寂静„„焦躁的丁丁当当
天热发狂
2.人物描写:祥子1(第5、6、7节)在烈日下拉车
喘不过气来、嘴唇发焦
裤褂裹在身上、鞋袜粘在一起
„„刺目„„难听„„腥臭
昏昏沉沉,没有主意,没有目的B.走进暴雨
1.自然环境描写2(第11、12、13、14节)变天得快
风:有凉风了忽然大起来
阳光:一阵强,一阵稍暗
柳条:微动飘洒的摇摆随风狂舞
乌云:墨似的„„遮黑了半边天
变天快
2.自然环境描写3(第15节)暴雨得骤
风:利飕有劲
闪电:掀开„„白亮亮的柳条:惊疑不定,横着飞
雨:雨星:乱撞
雨点:砸
雨道:垂落
空中的河:往下落
3.人物描写:祥子2(第16、17、18、19节)祥子生活在苦难中挣命,在水深火热的活着。在暴雨中拉车不能抬头,不能迈步,半死不活得往前拽
微微直了直脊背,吐了一口气
咬上了牙,淌着水,不管高低深浅
(四)深究文本
1.直接描写:第1节
天热得发了狂
地上像下了火
空中一些„灰气„浮
2.直接描写(第7节)
阳光更厉害
空中白亮亮
屋顶上透着点红
墙壁上极大的火镜
地上火镜的焦点
3.间接描写(第4节)
柳树病了似的叶子打卷枝条低垂
马路没有水点发着白光
便道尘土飞起„灰沙阵
狗吐出红舌头
骡马鼻孔张得特别大
小贩们不敢吆喝
柏油路晒化了
铺户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4.人的感受:(第4节)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排比
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比喻
5.拉车的人们的表现(第4节)
有的„„打盹只要今天不至于挨饿,就„
有的„„喝茶
有的„„看看
拉着车的不敢再跑
还有的中暑、发痧„„
6.直接和间接描写的作用:
通过对天气的直接描写和对人、物的间接描写突出渲染了
7.关注细节
(1)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第16节)
(1)祥子:“先生,避避雨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第18节)
(3)祥子趟着水拼命拉他到地点,他连一个铜板也没多。
(第19、20节)
8.细节描写的作用:
揭露这种人的自私冷酷,从而揭露旧社会的冷酷,揭示祥子苦难遭遇的社会根源。
9.体会景物描写
找出课文中描写柳树的句子,说说它们是怎样表现天气变化的?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第4节)天气又热又干。
2.柳条儿动了!(第11节)有了凉风。
3.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儿来。(第12节)风渐大。
4.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第14节)大风。
5.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第15节)暴雨来临前的吓人情景。
6.柳枝横着飞。(第15节)狂风。
7.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第21节)
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祥子当时冷的状态,也暗示了当时劳动人民的命运就像风雨中的树 思考: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叶一样无法自控。(写景,说到底,还是为了写人。)
10.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更突出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的艰难,迫于生活,不得不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挣扎。
11.小说的语言
揣摩下列句子,看看作者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1.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第4节)“奔、灌” 表现祥子极其焦渴,急于喝到水的情形。
2.好歹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第5节)
用“裹”非常形象地把裤褂被汗水浸透后紧紧贴在人身上的状态表现出来。
3.铺子里的人争着往外跑,都(攥)着把蒲扇遮着头,四下里找。(第11节)
用“攥”表现出人们迫切的动作和心情。
4.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第15节)
一般会说风夹着雨星,但是这里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所以用“带”更贴切。
5.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地(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第15节)更突出雨点的气势和威力。
6.(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第21节)
祥子浑身湿透,对热无比渴望,“抱”表现了人物渴求的心情。
(五)文本延伸
1.雨 ,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骆驼祥子》第十八章阳光„„
2.反思: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
3.在烈日和暴雨下烈日下像骡马,暴雨下像树叶,揭示冷酷社会,悲惨命运。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
(六)教师总结
1.本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环境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2.阅读推荐
中篇小说《月牙儿》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剧本《龙须沟》《茶馆》
(七)作业
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天气极冷时的景色,全文不超过200字。
附:板书:
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烈日→热→苦↘
暴雨
社会的黑暗
下的祥子→冷→苦↗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反思
(一)激活语言层
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在授课期间逐层深入人心,学生对于丰富的语言的把握有了一定的悟性,同时也对老舍先生的文笔瞠目结舌,不愧是一代文豪,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语段。学生自然对于名著的欣赏油然而生地提升见识。
(二)课堂人生,人生课堂,是追求的课堂境界
对于《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在问题设计上我依旧深深扎根于文本之中,立足于文本本身的语言点,内容点之上。引导学生在文本之中穿梭滑行,引领学生从文本的浅层进入文本的深层,从语言层到内容层进而思想层,同时,问题本身所指向的情感色彩带着曲折转换,高低起伏,使得全课犹如一出人生悲喜剧,在课堂中次第上演。但似乎问题只是引导学生去寻找语言,品味语言,不能巧妙的引导激发,课堂容易陷入语言的泥潭,乏味而又无力,教师引导也显得乏力,原因之一在于文本内容语言本身的单一性和繁杂性,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该问题的寂然多少影响了整堂课的节奏和氛围。
(三)深入思想层
本课堂中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性、深沉性问题,直指祥子的形象和内心。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会为内容铺垫下来,引导学生去理解更深层的内涵。学生在深入浅出的提问中便容易答出一个勤劳,肯干,好强,不甘心,不服输的祥子。文本以“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为事件中心,分别在不同环节中介入了小说的前后情节,一部完整的《骆驼祥子》开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由一选段到一部作品,在本课中做了有益的尝试。
(四)教师感悟
读《骆驼祥子》中,我读出了自己,我分明地记得祥子在茶馆中孤独的身影,沉默的眼神,这又多么像有时候的我呀;我分明记得祥子对三起三落买车的执著,这又分明是我在教学上的起起伏伏啊;于是,我就读懂了祥子,读懂了老舍。课堂人生,人生课堂,以这么一种眼光去看待我教学的每一篇文本,文本中的每一个人物,他们都开始站立起来,活跃起来。我看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作为一个男人、丈夫、父亲的自责;我看到《背影》中父亲年轻时干得大事,老来颓唐如斯的悲伤;我在奥巴马粲然微笑中看到他祖先苦难而屈辱的身影„„我看到一个精彩的文本世界,一条多彩的人生旅途。
《在烈日和暴雨下》目标和要求: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故事的情节,把握人物形象。能力目标: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点和作用;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德育目标:认识旧社......
问: 老舍的文章素以语言的精到著称,请就《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的语言举例说明这一点。答: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一句中的“死”字就很好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在烈日和暴雨下》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 主备:李加宏备课时间:2010年9月15日 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特色和作用; 2.学习以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的写法;3.通过在烈日和暴雨下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