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_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2024-10-02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刀豆文库小编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锦集10篇)由网友“陈梦陈欣”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下列短文中的一些成语在商家厂家的广告词中被改得面目全非,请你给它们恢复本来面目。

商家厂家为吊人们胃口,可谓煞费心机。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默默无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顺;牙口无言者,为的是肠治久安。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商机不可失,你方唱罢我登场。(任选四个回答,本题4分)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2.请细心地根据拼音写汉字,认真书写,将汉字工整、美观地写在括号里。(4分)

① 玲 珑 tī 透 ( ) ② cù 然 长 逝( )

③ 忍 俊 不 jīn( ) ④ 头 晕 目 xuàn ( )

3. 请解释下列加横线成语在句子中的含义(2分)

(1)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可望而不可即:

(2)可是,等到他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具体而微:

4. 考考你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了多少名言、格言、警句。请在下面内容中选择你喜欢两项,各写一句名言警句(每句1分,共2分,如果全做,只看前两项)

珍惜时间:

勤奋学习:

勤劳俭朴:

珍视友谊:

5、下面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济南的冬天》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

B.《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就一定能胜利。

C.《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D.小说《落难的王子》表达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厄运能使人坚强起来。

6、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光雾山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B.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C.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D.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

A.同学们都炯炯有神地认真钻研课文。

B.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C.《红岩》这部小说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的英雄事迹。

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下列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拟人)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排比、拟人)

C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比喻)

D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 (排比)

9.按要求填空。(6分)

① 朱自清在《春》的结尾用一个句子赞美了春天的强劲有力,这个句子是: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④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⑤《童趣》节选自 作者是清代文学家 。

⑥《我的信念》作者是波兰著名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曾两次获得 奖。

10.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两题。

班会上,班长( ① )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足”字旁,又在右边添上一个“隹”字,然后转过身问:“谁认识这个字?”“duī―”“zhuī―” “根本没这个字!”大家( ② )地说。“难怪大家不认识,”班长说,“这是我造的字,它读作‘tuī’,是咱们班专用的‘推门’的‘推’字。今天的班会就请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是( )(2分)

A.①煞有介事 ②异口同声 B.①装腔作势 ②议论纷纷

C.①一言不发 ②众说纷纭 D.①郑重其事 ②七嘴八舌

(2)这次班会要讨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下面的句子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2分)

⑴、这苹果不大好吃。 (2)、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3)、开刀的是他父亲。 (4)、我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走一步,再走一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18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1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叙述的内容。(3分)

13.当“我”迈出第一步时,我的那种恐惧心理克服了没有?请你仔细阅读第七段,从文中找几个关键词语来证明白己的看法。(3分)

14.从最后两段文字中找出“我”心理状态变化的语句,说说“我”最终克服恐惧的原因是什么。(3分)

15.“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的。”朗读这三句话时应把重音放在哪个字上?后两句写出了我的什么变化? (3分)

16.文中的父亲是值得赞赏的。你认为他哪一点最值得赞赏?请说明理由。(3分)

17.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读完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

(二) 阅读《春》的第五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①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8.请把上面的4句话重新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请概括上述文字的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2分)

20.“吹面不寒杨柳风”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2分)

21.在这段中写鸟儿的歌声和牧童的笛声有什么作用?(2分)

22.“卖弄”一词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显示”,好吗?为什么?(2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23.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4.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6分) (1)诲女知之乎( )_________ (2)是知也( )_________ (4)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仁以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

26.用原文回答“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2分)

27.用原文回答“任重而道远”中的“重”和“远”分别指什么?(2分)

28.“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四、作文(40分)同学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给了你关怀、帮助和爱,对于他们每一个人,你一定会有独特的感受。请以“读懂 ______ ”(父亲、母亲、爷爷、老师,朋友……)为题目(补全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篇2: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1-6题,25分)

1.请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工整地写出汉字并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①yùn_______niàng______ ②嫩叶 ③应和()

2.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每空1分,共6分)

①在《<论语>十则》里,孔子提出了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杜牧《泊秦淮》中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奔月的梦想。请写出两句含“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赠言。(3分)

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在书的扉页写下了一段赠言:

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

你准备赠送一本《繁星·春水》,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份分别对400名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请根据这个情况调查表,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调查表

类别

主动回答

被动回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小学生

354

88.5%

26

6.5%

初中生

306

76.5%

72

18%

高中生

228

57%

118

29.5%

①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什么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这一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1题,4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3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亻及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jì)〕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7.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段理解。(7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4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5题。(16分)

(甲)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甜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10.甲文描绘了春草图和春花图两幅春天的画面,乙文描绘了四幅春天的画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甲文第一段写了小草的情态以及它的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未写草,但写了春天植物的绿,如________、________。(4分)

12.甲文第二段与乙文写得色、声、味俱全,甲文表现“声”的词语是“嗡嗡”;乙文表现“声”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等。(2分)

13.甲文第二段和乙文都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默写出甲文虚写的句子。(2分)

14.甲文与乙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5.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像力,仿句再写出一个形式相同的句子。(2分)

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暖风,和着声声婉转的鸟语;春天是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吻着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1题。(16分)

棉花糖

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第6期)

16.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20.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22题,50分)

22.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横线上可填“老师”或“爸爸妈妈”“抗震救灾英雄”等词汇,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选材典型,中心明确,记叙中要有一定的描写、议论、抒情等。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篇3: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细心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5的相反数是___▲______, 的倒数是____▲_____.

2.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 m,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m.

3.单项式πr3的系数是_____▲______,多项式的次数是___▲_____.

4.若与是同类项,则 ▲ .

5.已知x=-3是关于x的方程3x -2k=1的解,则k的值是___▲_____.

6.若∠的余角是45°32′,则∠的补角为 ▲ .

7.如图,在线段AB上有两点C、D,AB=20 cm,AC=4 cm,点D是BC的中点,则线段AD=▲ cm.

(第8题) (第10题)

8.如图,O是直线AC上一点,∠BOC=50°,OD平分∠AOB。则∠BOD= ▲ .

9.规定符号※的意义为:a※b=ab-a-b+1,那么(―2)※5= ▲

10.如图,正方体的每个面上都写有一个实数,已知相对的两个面上的两数之和相等,若13、8、-4的对面的数分别是x、y、z,则2x-3y+z的值为____▲_____.

11.若x-3y=3,那么-2-2x+6y的值是 ▲ .

12.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从其正面看和左面看都是三个横排的正方体,搭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 ▲ 个这样的正方体。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3.下列方程①x=4;②x-y=0;③2(y2-y)=2y2+4;④-2=0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15.下列各数中:+3、、、9、、、0、-无理数有(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下列立体图形中,有五个面的是 ( ▲ )

A.四棱锥 B.五棱锥 C.四棱柱 D.五棱柱

17.已知:如图,,垂足为,为过点的一条直线,则与一定成立的关系是( ▲ )

A.互余 B.互补 C.相等 D.不确定

第19题

18.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D平分∠AOC,OE平分∠BOC.则∠DOE的度数是 ( ▲ )

A. B.

C. D.随OC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19.如图,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指哪条线段长( ▲ )

A.CB B.CD C.CA D.DE

20.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从它进入600m的隧道到离开,共需20s,又知在隧道顶部的一盏固定的灯发出的一束光线垂直照射火车5s,则这列火车的长度是( ▲ )

A 100m B 120m C 150m D 200m

三、认真答一答(解答时应写明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必要的文字说明.)

21.计算(本题满分6分)

(1) (2)

22.解下列方程(本题满分6分)

(1) (2)

23.(本题满分4分)先化简,再求值:9a2b+(-3ab2)-(3a2b-4ab2),其中a= -3,。

24.(本题满分4分)如图,找一格点D,使得直线CD∥AB,找一格点F,使得直线CF⊥AB,画出直线CD,CF。

25.(本题满分6分)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D平分∠BOE,OF⊥OD。

(1)∠AOF与∠EOF相等吗?

(2)写出图中和∠DOE互补的角。

(3)若∠BOE=600,求∠AOD和∠EOF的度数。

26.(本题满分6分)某校为了做好大课间活动,计划用400元购买10件体育用品,备选体育用品及单价如下表(单位:元)

备选体育用品 篮球 排球 羽毛球拍

单价(元) 50 40 25

(1)若400元全部用来购买篮球和羽毛球拍共10件,问篮球和羽毛球拍各购买多少件?

(2)若400元全部用来购买篮球、排球和羽毛球拍三种共10件,能实现吗?(若能实现直接写出一种答案即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7.(本题满分8分)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为1:3(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

(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

(2)在数轴上标出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时的位置。

(3)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OB=2OA。

28.(本题满分8分)已知OC是内部的一条射线,M、N分别为OA、OC上的点,线段OM、ON分别以30°/s、10°/s的速度绕点O逆时针旋转。

(1)如图①,若,当OM、ON逆时针旋转2s时,分别到OM′、ON′处,

求的值;

(2)如图②,若OM、ON分别在、内部旋转时,总有,

求的值。

(3)知识迁移,如图③,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从点A出发在线段AC上向C点运动,点N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向B点运动,点M、N的速度比是2:1,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CM=2BN,求= 。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篇4: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 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5分)

1.“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进步。”这告诉我们

A.自信是青少年特有的一种心理品质 B.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C.自信是尊重自己的一种心理状态 D.自信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2.自信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下列体现自信的态度是

A.对别人说的话过于敏感 B.总以为命运在捉弄自己

C.不敢当众表达自己的想法 D.今天若不行,明天还能行

3.自尊就是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它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体现自尊心态的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D.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4.有一次林肯外出,路边一个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还礼。随行人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让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这是做到尊重别人的前提

②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差异的 ③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

④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法国思想家蒙田的这句话说明

A.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 B.人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C.社会上存在不平等现象 D.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别

6.音乐会上,一位女士姗姗来迟,鞋跟刺耳的声音搅乱了听众的兴致。钢琴家灵机一动,现场为女士量身创作,响起的音乐随着她的步伐时快时慢,时轻时重,全场观众都被女士的“舞步”逗得哈哈大笑,女士则面红耳赤。这位女士的行为教育我们

①要学会自尊自爱 ②自尊的人无需尊重他人

③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④要学会积极展现自我风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7.观察右边漫画《无题》,造成漫

画中“船断人亡”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人太少了

B.船太小浪太大

C.没有共同的目标,形成不了合力

D.他们的划船技术差劲

8.下课时,李珍不小心碰掉了王玉课桌上的文具和课本,于是连忙说“对不起!”并立即弯腰捡文具和课本,王玉则说:“没关系,我自己来捡吧。”这一情境表明,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

①相互尊重 ②讲究原则 ③彼此宽容 ④学会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能表现与这句话相同美德的典故有

①“宰相肚里能撑船” ②“六尺巷” ③“将相和” ④“头悬梁锥刺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许多中小学生的作业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题,在QQ群里讨论功课……不过,有的同学会从网上直接找答案来抄,或在QQ群里直接向 其他同学要答案来抄。上述划线部分所示的行为

A.有利于增强同学友谊、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B.反映有的同学诚信缺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和引导

C.说明一切都是网络的错,网络作业根本不值得提倡

D.可以理解,是对老师“善意的欺骗”

11.“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的这首诗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A.生活需要宽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人们之间应该平等相待 D.宽容他人,不利自己

12.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礼仪规则的差异。如西方要求的“女士优先”和中国尊崇的“长者为上”有时会发生矛盾冲突。面对这些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我们应该

A.忽略文化差异,不拘小节 B.以本国的文化习俗为交往准则

C.平等相待,相互尊重 D.尽量减少相互交往,避免麻烦

13.印度国父甘地曾经说过:“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能尽情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这句话启示着我们

A.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要保护本国文化

B.要有选择地吸收各国文化

C.必须大力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

D.要努力保护本国的一切文化

14.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不尽相同。下列不能体现中国礼仪的做法是

A.见面打招呼:“你去哪儿?吃饭了吗?” B.在饭桌上劝酒,为客人夹菜

C.接受礼物时先推辞再接受 D.就餐实行AA制

15.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在朋友见面时喜欢行拥抱礼;欧美地区的人们见面时则盛行握手;澳大利亚的毛利人在朋友相见时则行一种特殊的礼仪——碰鼻礼。这充分体现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③见面礼仪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 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相同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我为我能够成为七年级某班的一名成员而感到自豪”。这说明我

A.能正确评价自己 B.已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C.已适应了学校的新生活 D.已经有了良好的班集体意识

17.“一滴水只有把它放在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这句话启示我们

A.集体中的每个人可以自行其是

B.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和沃土

C.每个人在集体中可以相互代替 D.有共同目标的集体就是良好的班集体

18.学校举行秋季运动会,七年级(2)班的同学个个忙开了,有的积极参赛,有的为运动员送茶水,有的写表扬稿,有的到终点搀扶长跑运动员,有的当啦啦队员,这说明

①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非常珍惜个人的荣誉,表现自己

②七年级(2)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③七年级(2)班的同学对自己的班级抱有主人翁责任感

④七年级(2)班的同学都愿为集体多做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

A.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B.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C.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D.既不是公民的权利,又不是公民的义务

20.进出电梯不礼让妇孺和老人、上公交车争先恐后、驾车不避让行人……时下,不少中国人这些看似小节的行为让很多外国人不解。对此,正确的看法是

A.不拘小节是优良的传统美德

B.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顺其自然

C.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必在乎外国 人的看法

D.礼貌礼仪事关国家和民族形象,应自觉加强个人修养

21.某初中生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愿意放弃就放弃。”他课上不遵守课堂纪律,课下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甚至经常贪玩逃学旷课。这个同学

A.正确认识到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B.只看到受教育是一种权利,没有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

C.珍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D.认真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22.受教育者最主要最基本的义务是

A.遵守法律、法规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C.遵守学生守则 D.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老师的教学而言,就是要注重

A.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知识 B.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本领

C.培养学生良好的的个性品质 D.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24.要提高学习效率,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做事不拖拉 ②上课时勤于动脑 ③课后及时复习④作业独立完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25.每个人都应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 ④投入“题海战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空格内写“A”,错误的写“B”每小题1分,共5分)

26.任何人的自尊心都需要得到尊重,所以自尊的人可以轻视别人,狂妄自大。

27.自卑会导致消极情感,总是和失败相伴。

28.宽容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更不是理亏。唯宽可以载物,唯厚可以容人。

29.离开集体,个人很难获得成功,因此,要获得成功,只有处处依赖集体。

30.右边漫画中,给成绩好的学生戴红领巾,给成绩差的戴绿领巾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第Ⅱ卷(主观题,共20分)

三、简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31.面对期末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有的同学甚至“头晕眼花,胆战心惊”。

有一位班主任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一定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

不会的题”。

(1)这位班主任的话说明一个人要获得成功,首先要培养什么样的心理品质?(1分)

(2)请说说这种心理品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会有什么影响?(4分)

32.如果我们仅仅依靠现在所学的知识,那么不需几年,就会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1)试推荐几种你认为较好的学习方式。(不少于两种,3分)

(2)请你把名言警句或俗语的序号填在对应的学习方式后面的横线上 (2分)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A.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四、实践与探究(共10分)

33.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为了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责任感,某校七年级六班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做了一次班级调查,调查内容如下,

(1)在班级中存在的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两个事例。(2分)

(2)班级中存在着这些不关心集体的现象会出现什么后果?(2分)

(3)要改变目前的现状,就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你的做法是什么呢?(4分)

(4)为了鼓舞同学们的士气,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请你写两句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名言警句。(2分)

七年级思品期末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CA 6-10 CCCAB

11-15 DCADA 16-20 DBDCD

21-25 BBBCA

二.判断题

BAABA

三.简析题

31.(1)自信 (1分)

(2)自信是一个人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获得成功和快乐的重要因素;自信的人能靠自己的力量使看似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4分)

32.(1)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分,每点1.5分)

(2)

自主学习B

合作学习A (2分)

四.实践探究题

33.(1)结合实际情况来回答。温馨提示:如:卫生区、教室脏了无人管;卫生工具乱放无人整理;同学违反纪律无人纠正;抄袭同学作业,无人举报;考试作弊,其他同学听之任之。等等。(2分)

(2)严重破坏集体形象,不利于班集体的团结,更不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2分)

(3)①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确立班级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②发挥集体的力量,必须有共同的行动。要团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各尽其能,为集体贡献力量。(4分)

(4)如“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满,大河里无水小河里干”、“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等等。(2分)

篇5: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一、词汇考查

A) 从以下方框内选出适当的单词完成句子,使句子意思通顺。每词限用一次。

them, has, sounds, classmates, interesting, difficult, volleyball

1. 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 eraser.

2. They don’t have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They have a basketball.

3. ―Let’s play soccer. ―Oh, soccer is so __________________. Let’s play ping-pong.

4.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eresting.

5. After class, I play basketball with my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Let’s play tennis. That sounds _____________________.

7. Ted likes sports, but he only watches_____________________ on TV.

B)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L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e) play tennis .

2. The computer games are ve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erest).

3. Do you have socc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ll)?

4.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ay) sports every day.

5. __________ your friend ____________(like)sports?

C) 用括号内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Le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o) home.

2. W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 have) a computer.

3. 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_________________ (have) a tennis racket?

4. Bi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ve) a basketball.

5. ― Let’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atch) TV.

―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und) boring.

二、单项选择

( ) 1. ― Do you have a nice room? ―Yes, ________.

A. I do B. I have C. he does D. he has

( ) 2. ― Does she have a soccer ball? ―No, ________.

A. she does B. I do C. she doesn't D. I don't

( ) 3. Jim _______ have a volleyball.

A. don’t B. doesn’t C. aren’t D. isn’t

( ) 4. I don’t have _________ volleyball. She has _________.

A. one, an B. one, a C. an, one D. a, one

( ) 5. He only watches them ________TV.

A. on B. in C. under D. to

( ) 6. Li Ming has two _________.

A. bat B. volleyball C. basketball D. soccer balls

( ) 7. ________ she have a soccer ball?

A. Do B. Does C. Is D. Has

( ) 8. ― Let’s play computer games. ― No, that sounds .

A. boring B. fun C. interesting D. relaxing

( ) 9. ― Do you have a tennis racket, Jane. ―

A. That sounds fun. B. OK, let’s watch TV.

C. Sorry, I don’t. D. Nice to meet you.

( ) 10. ― Let’s play computer games. ― _________

A. Yes, we do. B. Thank you.

C. That's all right. D. That sounds fun.

三、根据汉语完成下列句子,每空一词。

1. Lily每天进行体育锻炼。

Lily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every day.

2. 我和汤姆在同一个班。

Tom and I are in the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 那听起来很不错。

That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们去踢足球吧。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 下课后让我们踢足球吧。

Let’s play soccer

四、情景交际

根据答语填写问句。

1.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 have a soccer ball.

2.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o, he doesn’t have a new watch.

3.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That sounds good, I love basketball very much.

4.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Peter has a volleyball.

5.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No they don’t. They don’t have a basketball.

阅读和写话

A. Let's play volleyball.

B. Good. Where is it?

C. That sounds fun.

D. Let's play soccer.

E. That sounds boring.

F. let’s go.

五、补全对话

A: Let's play ping-pong.

B: 1 But I don't have a ping-pong bat.

Do you have a bat and a ball?

A: No, I don't. But I have a soccer ball. 2

B: No, 3 Let's play tennis. I have a tennis racket.

A: 4

B: It's in my desk. Do you have a tennis racket?

A: Yes, 5

答案:1 2 3 4 5

六、阅读理解

根据对话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用“A”表示,不正确的用“B”表示。

Jim: Let’s play computer games.

Peter: That sounds good. Where’s your computer?

Jim: I don’t have a computer. Do you have a computer?

Peter: No, I don’t. But I have a TV. Let’s watch TV.

Jim: No, it’s boring. Let’s play tennis. I have a tennis racket.

Peter: Good. Where is it?

Jim: On the sofa. Do you have a racket?

Peter: No, I don’t. Does your brother have a racket?

Jim: Yes, he does. And he has tennis balls.

( ) 1. Jim has a computer.

( ) 2. Jim’s racket is on the sofa.

( ) 3. Peter and Jim are watching TV now.

( ) 4. Jim has two tennis rackets.

( ) 5. Jim’s brother has tennis racket balls.

七、书面表达

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文具盒里分别有什么?有几个?没有什么等等,开头已给出。

I have many things in my pencil box. I have a

一、A) 1. has 2. volleyball 3. difficult 4. sounds 5. classmates

6. interesting 7. them

B) 1. us 2. interesting 3. balls 4. plays 5. Does; like

C) 1. go 2. don’t have 3. Do; have 4. has 5. watch; sounds

二、1―5 ACBDA 6―10 DBACD

三、1. plays sports 2. same class 3. sounds good 4. Let's play soccer

5. after class

四、

1.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2. Does he have a new watch?

3. Let's play basketball.

4. What does Peter have?

5. Do they have a basketball?

五、1―5 CDEBF

六、1―5 BABBA

七、参考范文:

I have many things in my pencil box. I have a ruler, an eraser, two ball pens and four pencils. But I don’t have a pencil sharpener. I will buy one soon.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试卷]

篇6: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C 2、D 3.D 4 D 5、D

6.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1)(2分)示例1:识记中国汉字,承传民族文化。示例2: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2)受权 原型 引见

(3) 示例:1、常用字书写错误率高 。 2、随着电脑的普及,手写能力越来越差。3、举办“汉字听写大会”这类节目很有意义。

7.古诗文默写。(8分)7.⑴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示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8.①说出 ②大腿 逃跑 ③问(每解释对一处得1分) 9.A解析:A项中,第一个“于”为介词,“在”,第二个“于”,比。B项同为“弹奏”意。C项同为介词“把”意。D项同为代词,“它的、他的”意。 10.(意思对,句子通顺即可酌情给分,不必拘泥于答案)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个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啊。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1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对一处得1分) 12.C 解析:C项为正面描写。

三、现代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珍珠鸟》 13、答案要点:①用吊兰盖鸟笼 ②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评分标准:本题4分,每一个要点2分。 14、答案:①描写了珍珠雏鸟体形的可爱。 ②表达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15、答案:动词有:挨近蹦 俯下 喝 偏 瞧 跑到 跳动 啄 特点是:娇憨可爱(或;顽皮可爱、淘气可爱) 评分标准:本题4分。“动词”占2分,其中依次填写动词1分,够七个动词给1分(即:少两个以内不扣分;少三个以上扣1分);“特点”占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信赖创造出了美好的境界(或:人与动物间的信赖创造出了和谐) 评分标准:本题2分。围绕“信赖”占1分,填写出的句子与“真好”连贯占1分。

(二)金色花 17、仙人掌外表丑陋却倔强,海棠、月季、文竹等外表美却娇弱。 18、遗憾、厌恶、惊奇(惭愧)、赞叹(敬重)(意思对即可,要体现感情变化过程) 19、仙人掌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但它却倾注全部心血,开出了震撼人心的金色花。 20、A、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仙人掌吸收阳光、空气的情态,写法生动活泼,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B、这句话揭示了文章主旨,真正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精神品质的体现,有丰富内蕴的美才是持久的。(答案意思相近即可) 21、略

篇7: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6分)

1、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记住了不少好词佳句。请根据前后所给词语的提示,写出每个词中所缺的字。(5分)

人声( )沸 扑( )迷离 妇( )皆知

鞠躬尽( ) 可歌可( ) ( )而不舍

毛骨( )然 忧心( ) 风( )露宿

疲惫不( )

2、背诵优美的诗文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请你根据提示默写出下列名篇中的诗句。(12分)

(1)山际见来烟, 。(吴均《山中杂诗》)

(2)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6)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7)《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2分)

(8)《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 。”(2分)

(9)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2分)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许多诗人都是通过工笔般优美的诗句,传达出其内心丰富的情感。著名诗人王维用“深林人不知, ”一句描绘了一幅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优美画面,表达了他宁静淡泊的心境;唐代诗人韦应物用“ ,野渡无人舟自横”一句创造出水急舟横的清幽竟境,传达了一种悠闲恬淡的心境;著名僧人刘长卿在《送灵澈上人》一诗中用“ ,青山独归远”一句描绘出一抹斜阳,几重青山,行人渐行渐远的画面,表现出清静、幽远的竟境;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虚实结合,用眼前的美好的景色反衬出唐王朝衰落的句子是“ 、 ”。

(2)“思乡”是古代文人墨客吟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出《折杨柳》的曲调,写下了“此夜曲中闻折柳, ”的诗句,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岑参在《逢入京使》一诗中希望入京使将自己平安的消息捎给远在长安亲人的句子是“ , ”。

(3)李白的诗洒脱飘逸,仙风道骨,被称为“诗仙”;杜甫的推己及人,忧国忧民,被称为“诗圣”,可赵翼却在《论诗》中说“李杜诗篇万口传, ”。

(4)南宋诗人赵师秀在《约客》一诗中用“敲棋”这一动作含而不露地表达出作者寂寞无聊心情的句子是“ , ”。

(5)《狼》一文中发表议论的句子是:

3、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3分)

活动名称: 。(1分)

你的收获:。(2分)

4、老师一定引领你探寻过“黄河,母亲河”的有关知识,领略了“戏曲大舞台”的迷人风采。假如让你设计一项“漫话探险”的活动课,你打算怎样进行这项活动?请你认真思考,拟出一个活动计划。(最好分出第一步,第二步……)(3分)

5、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3分)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6―12题。(12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3分)

(1)一狼径去( ) (2)其一犬坐于前( )

(3)一狼洞其中( ) (4)屠自后断其股( )

(5)盖以诱敌( )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7、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1分)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

C、借旁近与之。 D、于舅家见之。

8、本段中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3分)

9、这段文字主要写了 (用四个字表示),从中可看出,屠户的性格 ,狼的本性 。从全文看,这段文字属于故事情节中的 。(2分)

10、“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1、文中两只狼的做法和意图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1分)

12、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 。(1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7题。(18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0―13题。(7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就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10、结合语境,说说“依稀”的意思。(1分)

11、文中加点的“很重”和“轻松”、“舒展”表现我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2分)

12、从文中找出几个小伙伴“开船”时候的动词,说说这些词的表达作用。(2分)

13、从文找出一句你比较欣赏的句子,用笔划一下,然后赏析一下。(2分)

(二)、阅读《安塞腰鼓》片段,完成14―18题。(10分)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迈、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14、文中有很多的叠词,如“茂腾腾”、“咝溜溜”等,增添了文章的气势与韵味。请你仿写几个:红_______,白_________,黑________,黄__________(2分)

15、安塞腰鼓的场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用文中的词来说,安塞腰鼓是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的(2分)

16、想一想,为什么作者把安塞腰鼓敲响以前,把气氛写得那么肃静?(2分)

17、比较一下:A、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B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想一想,文章为什么选用A,而不选用B这种句式来写?(2分)

18、标点符号也有作用和感情哦,读一读,想一想:文中“但是:看!――”一句中冒号有什么作用?叹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篇8: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评价

——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是滑县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也是使用部编教材的第一次考试。试卷由“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等四道大题组成,分为21个小题,满分是120分。综观试卷可以看出:试卷紧扣教材,题量和中招考试一样,难度适中,覆盖面广,没有偏题怪题。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的特点。

(一)积累与运用,由6个小题组成,共27分。

第1题,考查的是字音,让学生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本题共有四个选项,每项四个词语,都是三个二字词语,一个四字词语。侧重考查的是二字词语的读音。熟悉课本内容的可以知道,这十六个词语课下注释中都有拼音,都是学生易读错的字音。除了“干涸”、“抽噎”和“嗔怪”外,其余的都出自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第2题,考查的是字形,要求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本题也是四个选项,每项四个词语,而且都是四字词语。十六个词语无一例外,都出自课文后面的“读读写写”。

这两道小题中涉及到的三十二个词语,遍布课本中的十三课。全书共二十二课,诗歌和文言文共九课。也就是说,除了诗歌和文言文外,每一课的词语都涉及到了,且都是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可见,出题的覆盖面之广,出题者也是用心良苦。这两个小题相对而言,第1小题可能出错的学生会多一些,因为这些字音是易错音;第2题不难,只要是平时留心的学生,应该没什么问题。

第3题,古诗文默写。分六个小题,八个空,共8分。默写分为两种题型,一是上下句默写,一是理解性默写。前四个小题是上下句默写,较为容易,共4分,默写内容来自课本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后两个小题为理解性默写,每题2分,共4分。一道题是教读课文《古代诗词四首》中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道题是教读课文《<论语>十二则》。出题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也和中招考试的题型一致。

第4题,名著阅读,共5分。考查的是学生熟悉的名著《西游记》,考查了人物、故事名称及叙述情节三方面的内容。名著题的考查点,很好地体现了教材中《西游记》名著导读“精读与跳读”的要求。人物是唐僧师徒四人任选一个,可选性很大,故事名称也难不倒学生,但叙述故事情节,我班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得不了满分。因为一来有的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较差,二来有的学生读书时囫囵吞枣,不细细咀嚼。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名著阅读教学还得多下功夫。

第5题,综合性学习,共7分。本题有一定难度。题干给了两则材料,材料一是一组图,材料二是一段话。出题者眼光敏锐,瞄准了时代特点,选取了“网络”这个视角,综合了教材上的“有朋自远方来”和“文学部落”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了考查学生读图能力、概括内容和联系自我三方面的内容,出题具有开放性,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尤其是第(3)题:结合两则材料,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说说你是如何利用网络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的?课内外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并引导学生用好网络,提升自己。体现了语文的广度,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特点。

第6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衔接与连贯,共4分。这种题型也是中招考试题型之一,我的学生平时没练过,估计此题要丢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现代文阅读共选了两篇文章,都是课外的,文体都是记叙文。第一篇是《最美的书桌》,共设置了五个小题,分值共15分。考查了人物、补写句子、品味语句和评价人物等几个方面;第二篇是《老鞋匠》,设置了三个考题,每题4分,共12分。考查了段的作用、结尾的妙处等知识点。两篇虽都是记叙文,但考查的侧重点却不同。前一篇侧重在文章的内容,后一篇侧重于文章的结构布局。这两篇文章的选择挺有眼光,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向善和担当。考查点又紧扣课标的“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自己的阅读心得”等阅读要求。

(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分古文阅读和诗词阅读两部分。古文阅读,12分;诗词阅读,4分。古文考查的是教读课文《狼》,共有四道小题。考查了字义、翻译句子、找出狼狡猾特点的句子以及启示等内容,题不算太难。就第15题,考查字义的题,出得有点难度。是找出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共四个选项。此题采用的是一篇带多篇的考查方法。既考了《狼》,连带也考查了《诫子书》、《<论语>十二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等四篇教读文章。考查的面广,也紧扣了“学习文言文,积累字词是重点”的教学目标。考查内容,全是课内篇目,和中招考试的“一篇课内,一篇课外”的文言文阅读稍有不同。现在是阅读时代,鼓励学生海量阅读,读经典,读传统文化。如果在考试时,给一篇浅显的课外文言文,也是引领学生课外阅读的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除了文言文,还考查了一首元曲《天净沙 秋思》。考查内容也是学习诗歌的重要内容,一是思想感情,一是景物描写的作用。在古诗方面,我和学生花了不少时间探讨,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这两道题应是得分题。

(四)作文,50分。和中招考试一样,有两个作文题可供选择。一个是半命题作文“幸福在---------”,一个是材料作文。两篇作文题目,安排合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很好的写作素材可以挖掘。

二、成绩统计及分析

我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参加考试者124人。90分及以上有20人,80—89分有50人,70—79分有30人,69分以下的有24人。最高分97分,最低分20.5分。由分数统计可知: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较大,及格率尚可,优秀率低的可怜,不及格的学生还不在少数。我这个做老师的,既要想办法拔高优秀学生的成绩,还得多关注潜能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呀!

三、存在问题及反思

我没有见到学生的考卷,根据学生考试的分数,还有我平时改作业、提问等积累的经验来看,我推测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1、学生粗心,眼高手低。平时默写诗词时,学生的书写总会出现错别字,有基础差的学生,也有基础好的学生,还有的学生,同一个字会一错再错。我估计这次考试中的古诗文默写题,仍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错别字丢分。如“戍轮台”的“戍”,“岐王宅里”的“岐”,“夜郎西”的“郎”等,都是学生易写错的字。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对易错字要反复练,练反复。2、字体潦草。如刘毅豪、刘子轩、李言中、刘博宇等,他们的语文基础并不算差,但考分不理想,我猜想和字体潦草有关系。还有贾志麟,本可以考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是字体不漂亮吧,和优秀失之交臂。让字体差的学生,把字练起来,争取把字体写工整。3、学生心理素质差。像张思妍、曹思影、刘珂、张怡昕等几个女孩子,平时的作业都挺好的,书写也工整,可考试分数不尽人意。我猜想是她们考试时特别想考好,以致心理太紧张,没能发挥出正常的水平。看来消除学生的考试焦虑,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抽空多和她们聊聊,推荐一些增强自信的书给她们看。我相信,她们会越来越棒的。4、要求不严。平日里,在写作业方面,我有点纵容学生。做基础题时,总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地做。可能有的尖子生学生偷懒了,也可能有的懒学生“偷工减料”了。以后的作业,我需要给他们“量身定做”了。5、阅读教学不到位。因为班内人数较多,上课时,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再加上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差很大,研读课文探讨问题时,一部分学生就充当了看客角色,没有弄懂的问题也懒得问,就不了了之了。以人文本,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只是懂得这句话,还要付诸行动。

作者|留固一中 王保民

篇9: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 剽悍 (piāo hàn) 萦回 (yún) B 针鼹 (yǎn) 蛰伏 (zhé)

C 翌日 (yì) 蹇劣 (jiǎn) D 隽逸 (jùn) 威慑(shè)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局促 络驿不绝 B 颠簸 别具匠心

C 滂沱 相题并论 D 诅丧 鞭长莫急

3、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3分)

A 当他的同班同学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的时候,他已在微积分中畅游了。

B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C 无论就身高、体重、射程和威力而言,我们“洲际”这一分支在导弹家族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D 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转个大转弯。

4、按照课文默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①采菊东篱下, 。(《饮酒》)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梨花喻雪的句子是-------------------------------,--------------------------------。

④ 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无奈;汉朝无名氏创作的《迢迢牵牛星》有“---------------------,-----------------------。”这样隔水之近却之能彼此相望的苦恼,杜甫有面对花香鸟语却依然“---------------------------,---------------------------。”的忧国忧民之心。

5、根据规定的情景,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段话,要求套用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例句:

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

造句:

上午第四节课下课铃声一响,校园里就愈来愈热闹。

二、阅读 (41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一) (15分)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者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成中国式的金DD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1、 文段从哪几个方面对石榴进行描写?(3分)

答:

2、 文中的“梅柳之长”“梅柳之短”分别是什么?(3分)

答:

3、“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中的“那”指代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3分)

答:

4、“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这里的“演艺”是指石榴生长过程中的什么变化? (3分)

答:

5、从作者描写石榴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3分)

答:

(二)(15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6、第一段文字,口技艺人模拟了一个什么样的声响场景?(2分)

答:

7、在原文上用“∥”给第一段划分两个层次,并简要概括每层大意。(4分)

答:

8、描写各种声响,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3分)

9、第二段是全文结尾,再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有何作用?(3分)

10、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能?(3分)

答:

(三)人类与技术环境(11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篇10: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5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祈祷(qí) 亢奋(kàng) 鲜为人知(xiān) B、花圃(fǔ) 脑髓(suǐ) 回环曲折(qū) C、哺育(bǔ) 遒劲(qiú) 潜心贯注(qián) D、阴霾(mái)归省(shěng)叱咤风云(chì) 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 (2分)

A、逞能 仰慕 相德益彰 石破天惊 B、无垠 巴望 家喻户晓 迫不急待 C、怪诞 静穆 永往直前 知足安命

D、冗杂 惬意 语无轮次 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D普希金D美国 B、《最后一

课》D莫泊桑D法国

C、《观舞记》D林海音D中国 D、《社戏》D鲁 迅D中国

6、默写。(10分)

⑴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分)

⑵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口技》)(2分)

⑶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2分)

⑷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2分)

⑸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2分)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

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我喜欢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4分)

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 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 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2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2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 (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 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阅读《珍珠鸟》,完成13~16题。(共14分)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苗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

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

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儿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

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

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3、“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答:

14、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5、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动词有: 特点是:

16、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句话作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

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17~20题。(共12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

我说:“我们都是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

他在门外OO@@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

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

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17、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8、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19、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20、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2012—201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陈法杰一、总体分析本次语文考试,考卷突出检查了学生一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付志炜一、总体分析本次语文考试,考卷突出检查了学生一学期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苏教版语文七上期末模拟试卷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2分)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Miǎo sǒu bèng qiè浩( ) 抖( ) ( )发 ( )而不舍 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共10篇)由网友“北大绿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欢迎大家分享。篇1: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及答......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6学年期末诚信作业新的学期即将过去,相信你绝对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吧!接下来就让我们检查我们学习的怎么样吧!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下列个对数中,不互为相......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