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之我见_三农问题之握见
三农问题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农问题之握见”。
三农问题之我见
刘邦民 82101162366 中国是一个长期以农为本的文明古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在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发展中居于无比重要的地位。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人口结构构成主要是农民。孙中山及中共早期领导人把中国民主革命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把希望寄托在资产阶级或城市工人身上,结果都归于失败。毛泽东则认识到,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民占人口的80%以上,并指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为根据地,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发动、组织、武装农民,是中国农民真正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一支生力军。
在中国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民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农民问题十余会者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而与此同时,新浪网与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联合举行的“你认为最需要关注的是哪个群体?”的在线调查中,三农问题竟占到近40%的比重,远远超出下岗工人等其他弱势群体。而一系列的统计数字,更是在向我们表明着三农问题的严峻性。2000年中国的城乡差距比例达到2.79:1,达全世界之最;农民的收入只增长2%,比GDP增长速度少了5个百分点。
什么是 “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的总称。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实质表现在农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形象比喻为中国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却像非洲;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并衍生出了很多社会问题,从而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关系到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为什么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中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三农问题呢?首先,中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人口基数本身就非常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不断地在增长。而中国主要人口就是农民阶级,但是客观可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工程住房用地不断增加,农民逐渐失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向城镇转移,逐渐出现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收入1.2亿计,一就有近三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劳动力过剩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三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如果解决不好,社会上的闲散人员不断增多,犯罪率就很可能上升,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农民和耕地的减少还会导致粮食危机,物价上涨,从我们身边水果、蔬菜价格持续攀升后居高不下就不难看到。其次,在现代化、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民的守旧思想和跟随时代发展的节奏是比较缓慢的。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由于环境、文化理念、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原因,两种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无形中存在阶层心理隔膜。想要扭转这一局面势必需要一段很长时间的“进化”和“适应”过程,还有土地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不断更新与建立。有一种观点认为问题原因和整个国家架构方面有关系。他们认为,自建国后实行的户籍制度,就使中国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社会,一边是享受种种特别福利的城市,另一边则是被遗忘的广大农村。正是这种二元结构的城乡壁垒舒服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民的二等公民身份,最终让整个农民陷入一种 “锁入效应”。正如以高喊“农民真穷,农民真苦,农民真危险”的高昌平先生所说“而解决的对策就是破除城乡壁垒,给农民以国民待遇。”最后,就是现代化社会中,科技用于农业的比例尚不足。农业科技尚需发展完善。
十八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政府减免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和资金科技的投入、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效的流动,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但是在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险等方面尚需完善。
综上分析,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农民、农村、农业。农民自身就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国家主人翁观念,建构接受现代化观念、学习现代化科技知识。全社会都应认识到农民是中国历史创造的主体,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创造主体,中国的现代化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和价值需要。依靠广大农民,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民的现代化需要农民的自我教育和政府引导、粗糙和提升相结合,同时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三农问题之我见摘要:“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
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经济改革,正在与市场经济逐步接轨。特别是在城市,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从广大农村来看,市场经济因素发育还很不成熟,农村经济社......
三农问题【背景资料】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中有9亿是农民。虽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但是他们却是一个受关照最少、受歧视最多、受伤害最深、社会地位最低的弱势......
结业论文(三农问题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
关于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