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之精神文明[定稿]_精神文明考试相关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公考之精神文明[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精神文明考试相关”。

核心价值观凝练的五个方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应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第一,自由集体观。西方近现代学说提倡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当代又补充提出团队精神和社群主义等等,这些既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也有片面性和虚伪性。与剥削社会相比,马克思设定未来社会的新人是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新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在集体的和社会的理性框架内的个人自由,是个体自由选择与集体选择和社会选择的辩证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把个人、集体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通过总结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把宪法和各种规章制度中的自由与规制的关系处理好,以解决现实问题,反过来促进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千万不要因为西方国家自我标榜并攻击社会主义国家不自由,我们就不敢理直气壮地倡导自由。

第二,民主集中观。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在任何社会均存在,只不过不同的社会和国家有不一样的制度安排和习惯规范。西方学说强调民主,实际上西方国家各个层次和范围的集中并不比社会主义国家少,有些做法甚至更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总体上属于一种基于私人垄断利益基础上畸型的民主模式。而国学中法家强调法治,儒家强调仁治,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科学分析了民主与集中、少数与多数、个人与组织、群众与领袖、政党与国家、政府与公民、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票决与协商等一系列问题,辩证地阐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条件下的民主。中国的成功实践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三者有机结合,是共产党执政和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是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类型和性质的。不是任何民主都是好东西,任何集中都是坏东西,必须从形式和内容等多方面具体分析民主和集中的多数性、进步性和科学性。

第三,文明进步观。与前资本主义相比,近现代西方学说和西方国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上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先后留下了领土殖民、野蛮屠杀、军事侵略、垄断剥削、帝国扩张、种族歧视、精神颓废、破坏生态、单边霸权、新帝国论等许许多多的不文明观念和行为。特别是西方不断进步的物质技术文明时常被误用,引发精神、政治、生态和军事文明的倒退。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有批判、有借鉴地对待西方的文明价值观,系统梳理和阐明了文明的一般价值观和制度观,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物质(经济)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是一种进步的文明价值观。简言之,当代某些流行的新文明,未必是进步、先进和优秀的。进步一词可以补充和丰富文明这一核心价值观。

第四,和谐仁信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动态的辩证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和为贵、谐为美”,儒家强调只有“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起支配作用,社会才会和谐,从而“五常”成为传统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内涵。与中国古代智慧相似,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美在和谐。”赫拉克利特说:“看

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尽管文艺复兴后许多思想家都把“和谐”视为重要的哲学和伦理范畴,倡导私有制市场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和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还突出地构建了以和谐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理想社会和观念,但只有马克思真正把握了“和谐”的理念及其制度保证,提倡建立和谐的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可见,综合“马学、西学、国学”,特别是国学中以“五常”为核心的和谐价值观,经过内涵改造和重释,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既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那么,和谐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按照中央关于和谐社会的界定,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都是标志。和谐既是目前发展的一个愿景和过程,又是一种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了简便起见,仁义礼智信缩称为仁信。

第五,富强和平观。民富国强既是近代以来“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所追求的客观目标,也是一种强烈的社会思想和主观价值观。从国学中的“均贫富”、和平统一的“大同理想”,经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价值观,再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一国两制”的国家和平统一,强调和平发展与富强后在国际上不称霸等等,均体现出有异有同的主流价值观。不过,马列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只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不搞国内外剥削和掠夺的民富国强观与不搞非正义战争的和平发展观。包含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一核心价值观,同私人垄断利益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价值观有着重要区别。

总之,以自由集体观为起点,经过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的层层扩展,以富强和平观为归宿,便可达到以简洁的词汇和丰富的内涵来弘扬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持“仰望星空”的情怀

一位领导同志说,领导干部在“关注脚下”的同时也要“仰望星空”。这句朴素而形象的话,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所谓“关注脚下”,可以理解为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领导责任,做到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所谓“仰望星空”,可以理解为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升华思想境界、提高能力素质。在“关注脚下”的同时保持“仰望星空”的情怀,对领导干部大有裨益。

“仰望星空”,意味着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开阔眼界、思路、胸襟,看淡名利得失,自觉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有的领导干部出现种种问题,都可以从动摇和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上找根源。坚持理想信念,需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就当前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做到感情上真诚认同、政治上坚定信仰、行动上自觉运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仰望星空”,意味着坚持高尚追求、常修为政之德,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做“官”先

做人。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必须品德高尚、恪守美德,必须明辨是非、克己慎行。那种认为只要工作上有成绩、有能力,即使道德修养上有点问题也没有关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一步步陷入违法乱纪的泥坑,往往是从道德修养滑坡开始的。同时,作为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对一个地方或部门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如果领导干部忽视做人、品行不端,不仅会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难以推动工作开展,难以履行好党和人民交给的职责。坚持高尚追求、常修为政之德,需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注意防微杜渐,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确选择个人爱好,摆脱低级趣味;慎重对待朋友交往,坚持择善而交,注意净化自己的社交圈;时刻检点工作和生活,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仰望星空”,意味着坚持学习、终身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邓小平同志说过:“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当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境界,生活就会充实,追求就会远大,工作就会不断迈上新台阶。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领导干部需要自觉学习、善于学习,少一些轻浮急躁,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读书看报;少一些投机钻营,多一些真才实学。当前,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领导干部应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最急需的知识学起,缺什么补什么,努力实现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转型升级,从而有效履行自身职责,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公考之完善监督

1 加强社会主义权力监督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1 监督和制约权力是权力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1.2 只有完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才能避免专制与腐败。2 我国当前权力监督......

公考之社会管理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

公考应对策略之申论篇

公务员考试应对策略之申论对策标准表述篇第一章 申论中对策综述一、对策的层次性1、从根本上讲,对策可分为总体和具体两个层次。总体对策为原则、思路、方向层次,具体对策为方......

公考类比推理

1.外科医生:屠户A.农民:工人B.理发师:园丁C.教师:传教士D.军人:公务员 答案:B 解析:外科医生主要用手术刀,屠户主要用杀牲口的尖刀,二者都是用刀的;理发师用剪刀修剪头发,园丁用剪刀修......

公考感言

1.???...发表日志:公务员考试感受及公考十大谎言分析公务员考试感受及公考十大谎言分析你是否有考公务员的念头?你是否听说公务员考试很难很难? 你是否考过几次但找不到头绪? 你是......

《公考之精神文明[定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公考之精神文明[定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神文明考试相关 精神文明 定稿 精神文明考试相关 精神文明 定稿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