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题_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卷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卷”。

2015级语文阶段性达标检测

2016.06

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选择题1~6,12~14答案涂到答题卡上,其他题目答案填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Ⅰ卷

一、课内知识考查(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李牧连却.之 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襟.三江而带五湖 C.屈.贾谊于长沙

D.宾主尽东南之美.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不赂者以.赂者丧 A.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洎牧以.

谗诛 C.奉宣室以.何年

D.暴霜露,斩荆棘,以.

有尺寸之地 3.下列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2分)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D.洎牧以谗诛

二、古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历按畿辅、淮、扬,矫然有风裁。隆庆中,擢大理丞。以尝劾高拱,拱门生给事中程文诬劾丕扬,落职候勘。拱罢.,事白,起故官。万历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守诸府。以严为治,属吏皆惴惴。按行关隘,增置敌楼①三百余所,筑边墙万余丈。录功,进.右副都御史。中官冯保家在畿内,张居正属为建坊,丕扬拒不应。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其冬大计京官,言路②

希居正指劾之。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知府遣吏报御史,吏为虎噬。及再报,则居正已死,事乃解。起.应天府尹。召拜.大理卿,进户部右侍郎。十五年,河北大饥。丕扬乡邑及邻县蒲城、同官至采石为食。丕扬伤之,进石数升于帝,因言:“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帝感其言,颇有所减罢。寻 由左侍郎擢南京右都御史,以病归。召拜刑部..

尚书。丕扬以狱多滞囚,由公移③

牵制。议刑部、大理各置籍,凡狱上刑部,次日即详谳大理,大理审允,次日即还刑部,自是囚无淹系。寻奏,帝报从之。已,条上省刑省罚各三十二事。帝称善,优诏褒纳。自是刑狱大减。有内监杀人,逃匿禁中。丕扬奏捕,卒论戍。改左都御史。丕扬以白首趋朝,非荐贤无以报国。先后推毂林居耆硕,帝雅意不用旧人,悉寝不报。丕扬齿虽迈,帝重其老成清德,眷遇益隆。而丕扬乞去不已,疏复二十余上。既不得请,则于明年二月拜疏径归。家居二年卒,年八十三。赠太保...。天启初,追谥恭介。(选自《明史•孙丕扬传》)【注】①敌楼:城墙上御敌的城楼,即谯楼。②言路:言官。③公移: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

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B.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C.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D.今海内困加派/其穷非止啖石之民也/宜宽赋节用/罢额外征派及诸不急/务损上益下/以培苍生大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代成年后在本名之外另取的一个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其德之字。

B.“刑部”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掌管刑法,诉讼事务的官署,是“六部”之一,从隋唐开始设置,历代沿袭,清光绪时更名为法部。

C.赠官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的官职一般比该人生前的官职高。如“赠太保”。

D.文中出现了多个与官职调动有关的词语,如“擢”“进”表罢免官职,“起”“拜”表授予官职。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丕扬不畏权势,仕途坎坷,他曾力弹权臣高拱,后又拒绝张居正为冯保建牌坊的要求;他因为得罪高拱、张居正等而被人诬陷落职。

B.孙丕扬治政严厉,善改弊诟。在保定各府做巡抚时,从严治理,属下官员多惮畏他;任刑部上书时,他的提议改变了狱多滞囚的状况。C.孙丕扬关注民生,为官清正。黄河以北发生饥荒,他建议皇帝停止那些额外的征派;他老年时,皇帝还看重他老成清德,给他的待遇更加隆重。

D.孙丕扬心系国家,受帝挽留。他老年上朝时,仍以举贤荐明来报效国家;他先后二十多次上奏请求致仕离去,但均未得到批准。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御史按陕西者,知保等憾不已,密讽西安知府罗织其赃。(5分)(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分)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清明日独酌

王禹偁①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②

酒,笑把《离骚》独自倾。

【注】①王禹偁:北宋政治家、诗人。本诗为作者被贬商州、任团练副使时所作。②商山:今陕西省境内。相传秦末汉初的唐秉等四位著名学者,因不愿做官,长期隐居商山。8.这首诗颈联的“夸”和“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6分)9.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尾联是如何表达这思想感情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对人生感慨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六国论》结尾指出“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体现文章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的主旨。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为富不忘报桑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11岁时全家流落到香港。父亲早逝,李嘉诚13岁就辍学就业,挑起养家的重担,踏入了五花八门的社会。开始,他为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还利 用业余时间补习文化。不到20岁便升任塑胶玩具厂总经理。两年后,他把握时机,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将其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谈起当年的创业,李嘉诚感慨颇多,充满激情:“当年长江塑胶厂,只是生产一些普通的塑胶玩具和家庭用品,经由出口洋行运销欧美。在最初10年间,每星期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晚上还要自修,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用两个闹钟,才能惊醒起床,这可说是最难过的时刻。”

正是当初创业的艰难,练就了李嘉诚苦干实干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无论干什么事他都不辞辛苦,全力以赴。7年后,塑胶厂发展成为长江实业公司。后来,又当机立断把业务转向了地产,长江实业得到迅猛发展。

1979年,李嘉诚进军贸易业,成为和记黄埔公司董事会主席。后来,又在海外和内地大量投资,获取了厚利。他在香港及国际上控制的业务相当广泛,他的业务经营领域,早已越过太平洋,向世界伸展,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思念国家,思念故土,竭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

他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1978年底,他获知潮州市居民住宅紧张,于是提出营建“群众公寓”,所需建筑费用128万元全部由他捐献。“群众公寓”有10幢共208套住房,建筑面积达15000平方米,家乡人民喜迁新居时,无不对李嘉诚造益民众的美举深表谢忱。李嘉诚也为能给父老尽力而感欣慰。

1981年,李嘉诚又捐2200万港元,在潮州市兴建两座大型综合医院,以改善家乡人民的医疗条件。这两座医院,各拥有逾万平方米面积,设备齐全,每天可接待3000例患者,有病床500张。当医院落成时,家乡人民期望他能回乡剪彩,李嘉诚推辞再三,他说:“若有一天,我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有人说:“闽有陈嘉庚,粤有李嘉诚;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是的,这两位爱国华人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学习的楷模。

想当年,陈嘉庚多年奔波于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召集和发动海外炎黄子孙,积极支持国内人民的正义斗争。他还热心于祖国的公益事业,帮助家乡人民办教育。他以“企业可收盘,学校不能停办”之决心,在福建集美捐资兴办幼儿园、中小学、师范、水产学校和航空学校,造福后代,成为中国人民交口称赞的爱国华侨领袖。

如今,李嘉诚怀着“报效祖国,造福桑梓”的爱国热忱,捐赠6亿元创办汕头大学,为祖国、为家乡人民办了件造福子孙万代的实事。

潮汕地区人多地广,却没有一所大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潮州就有人呼吁集资兴办大学。当时,陈嘉庚也非常赞同这一想法,还就此写过一篇文章《论潮州大学》。文中说:“虽僻处南疆,然与东南亚交通至为便利,潮州创办大学„„不但为中国之大学,将来亦可为东南亚之大学。”

陈嘉庚的愿望终于由李嘉诚实现了。

新建的汕头大学坐落在汕头市以西十几里的桑浦山南麓。它三面山峦环抱,一面田野碧绿,可谓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校舍建筑面积为20万平方米。校园建筑堪称一绝,校园中央的主体楼群——行政办公楼、教学实验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近10幢环形大楼,用高架庭院式长廊相接,所有建筑均用清一色的白色玻璃马赛克贴墙。这种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与幽美宜人的大自然相结合,美妙绝伦。这里面倾注了李嘉诚多少心血!

为了把汕头大学建成国内以至国际上高水平学府,无论选址、设计、师资还是设备等,李嘉诚都殚精竭虑,事必躬亲。

为加快这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李嘉诚还亲自到北京争取中央领导的支持。1986年6月20日,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当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邓小平指出:“汕头大学应办得更开放一些。” “在全国调一些比较好的教员到那里去。” “汕头大学要办就一定要办好。”

李嘉诚常说:“汕头大学的创办是为国为民的根本,比我所从事的其他事业更为重要。” 李嘉诚“超人李”、“大哥诚”的绰号,并不仅是因其位居香港首富和他的“呼风唤雨”、果敢明断的能力超乎一般人而得,他富贵不淫、克己奉公的品德更深得人们的爱戴和尊敬。多年来,他从公司收取的酬金,不论多少,全部拨归公司,每年只拿600多美元的董事费,没有其他福利津贴。在生活中,他省吃俭用,戴的是价值不到50美元的美辰表,穿的是10年前的西装,住的是30年前的房子,他不喜欢出席豪华的宴会。⑴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头几段叙述李嘉诚创业过程,表明他的财富来之不易,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B.文章在关于传主报效桑梓的叙述之中多次对他进行语言描写,直接揭示出李嘉诚的内心世界,表现他的情感和思想,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C.文中对新建的汕头大学校园的详细介绍,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也是传主呕心沥血办教育的生动写照。

D.作者写邓小平会见李嘉诚,对李嘉诚的爱国爱乡热情表示赞赏,并在听取李嘉诚关于汕头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及要求后,作了有关的指示,用意十分明显——从更高的层面肯定传主。E.文章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了人们爱戴和尊敬李嘉诚的真正原因,当然这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

(2)李嘉诚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概括说明。(6分)

(3)文章后半部分反复写陈嘉庚,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4)对于致富以后投资于公益事业,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回报社会的善举;也有人认为这是传统美德的体现。有人认为需要社会大力提倡;也有人认为要靠致富者的自觉。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8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台北市的很多建筑并不高大,而有一座建筑卓尔不群....,高高地矗立在楼群之中,这就是有名的台北101大楼。

B.在这位企业家身边,聚集了一部分有着相似生活经历的人,他们衣冠楚楚....,温文尔雅,洒脱睿智,事业有成。

C.政府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商内部认购以及预售房私下转让,但是个别开发商仍然暗中违规操作,这是令行禁止....的。D.食品加工企业和监管部门应加强合作,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双管齐下....,把食品安全风险降至最低。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支援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④⑤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_____①______,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_____②_____。水还能维持细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他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因此,______③______。

16.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5分)

17、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分)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

一、答案:

1、C例句与C使动用法。

2、B 例句与B都是因为的意思,A用,介词C在,介词D才,连词

3、C介宾短语后置,其余是被动句 答案

4.C【解答文言文断句题,需先通读句子,把握大意。“加派”是“困”的补语,“其穷”与“非止啖石之民也”衔接更紧,所以“加派”之后应断开。“额外征派”和“诸不急务” 是并列关系,都是“罢”的宾语、“不急”修饰“务”,中间不能断开。“损上”和“益下”结构对称、前后应该断开。故选C。】 5.D【D项,“擢”“进”表提升官职。】 6.A【A项,“他因为得罪高拱、张居正等而被人诬陷落职”错误,孙丕扬曾弹劾高拱而被高拱的门生程文诬陷落职,但是他拒绝张居正为宦官冯保建牌坊,“知二人必怒、五年春引疾归”、也就是说他知道二人必定发怒,就托病回乡了,并非“被人诬陷落职”。】

7.(1)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怨恨不止,就暗示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赃受贿。(译心大意给1分;“御史按陕西者”“憾”“讽”“罗织”四处,每译对处给1分)

(2)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比后者多到百倍

(3)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却不引为鉴戒,又让再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参考译文】

孙丕扬,字叔孝,富平人。嘉靖三十让年进士。升任御史。历任京郊、淮、扬等地巡按,有坚劲的刚正不阿的品格。隆庆年间,升任大理丞。因为曾经弹劾高拱,高拱的门生给事中程文捏造罪名弹劾孙丕扬,(孙丕扬)被撤职等候审问。高拱被罢免后,事情弄明白了,起用为原来的官。万历元年,他升任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各府。从严治理,下属官吏都惴惴不安巡视关隘,增设了三百多所敌楼,修筑了一万多丈的边防墙。根据记录的功绩,升任右副都御史。宦官冯保的家在京郊,张居正嘱咐替他修建牌坊,孙丕扬拒绝不答应。他知道(冯、张)向人必定发怒,万历五年的春天就托病回乡了。当年冬天考核京官,言官们迎合东张居正而弹劾孙丕扬。巡视陕西的御史,知道冯保等人怨恨不止,就暗示西安知府诬陷孙丕扬贪赃受贿。知府派遣属吏部报告御史,属吏被老虎吃了。等到再报告,张居正已经死了,事情才完结。他被起用为应天府尹。诏拜为户部右付郎。万历十五年,黄河以北大饥荒。孙丕扬的家乡和蒲城、同官(的人)甚至采石块作为食物。孙丕扬为这事悲痛,进呈几升石块给皇帝,趁机言:“如今国内困于加派,贫穷的不只是吃石块的老百姓”。应该放宽赋税,节省费用,停止额外的征派以及各种不急迫的事务,减损官方而增益下民,以培育老百姓的命脉。”皇帝被他的话所感动,减少和停止了很多。不久,他由左侍郎升任南京右都御史,因病回乡。召拜为刑部尚书。孙丕扬认为监狱中滞留的囚犯过多,是因为公文(往来)的牵制。他提议在刑部、大理寺各自设置登记簿册,凡是狱案上报刑部,第二 天就将审判的罪案送报大理寺,大理寺审核批准后,次日就送还刑部,从此囚犯没有拖延关押的了。不久(他)上奏(这个提议),皇帝答复依从他。没多久,他备文向上陈述了减少刑和罚各三十二项意见。皇帝称好,下了嘉奖的诏书加以表扬并表示采纳。从此刑罚案件大为减少。有个宦官杀了人,进入官禁中隐匿起来。孙丕扬上奏(要求)逮捕,最后判(其)充军边疆。(孙丕扬)后改任左都御史。孙丕扬老年上朝,不举荐无以报效国家。(孙丕扬)先后推举了隐居山林、年高而有德望的人,皇帝向来不任用旧臣,全部搁置起来不批复。孙丕扬虽然年迈,皇帝看重他老成,品德高洁,赐给他的待遇更加隆重。而孙丕扬乞求去职不停,奏章又上章了二十多次,得不到批准以后,就在第二年二月呈上奏章迳自回乡了。他在家居住两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三岁。赠衔太保。天启初年,追赠谥号“恭介”

答案8.①“夸”是夸耀、炫耀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漆燕和黄鹂在美好春光里争相鸣叫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受到鸟儿欢快鸣唱的感染而暂时忘掉“闲愁闲很”,心情变得轻松愉悦。(3分)②“斗”是竞争、比赛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花和榆荚在春风中竞相高飞的情形,表现出诗人受到美好春光的感染感到心情舒畅。(3分)【解析:先根据“夸”和“斗”所在的语境,解释字面意义、再看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最后指出表达效果。作答时要根据具体的诗句内容进行分析。】

9.①整首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在被贬愁绪中自我排遣、寻求旷达洒脱并享受隐士生活的心境。(2分)②尾联用

了商山四皓、屈原《离骚》的典故,写诗人情绪由贬谪的痛苦逐步变得洒脱,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将满腔郁闷出之于“笑”。和着《离骚》饮酒赏春也不失为一种乐趣。(3分)【解析:这首诗歌的首联、颔联表现了诗人谪居之感,颈联则表现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的愿望、尾联则表达出作者满腔的郁愤已变为洒脱。】

10、答案: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11.(1)B(2分)D(3分)E(1分)(A“与后文写他报效桑梓,多次捐款形成鲜明的对比”错;C“突出了李嘉诚报效桑梓的艰难”错;E“和李嘉诚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不准确)(2)(6分。答3点即给满分,概括和具体内容各1分,事例提到一处即可)①具有苦干实干的精神(或有顽强的毅力)——过早挑起生活重担,创业中辛苦工作;②果敢明断,善于把握时机——在塑胶玩具厂经理一职上创办自己的塑胶厂(后又发展为长江实业公司;又转向地产业、贸易业);③热爱祖国和故乡,热心祖国公益事业——捐资给家乡建医院、住宅、大学(说出一个即可);④富贵不淫——穿戴住都很节俭,不出席豪华宴会;⑤克己奉公——不领公司津贴,酬金都给公司,每年只拿600美元董事费。

(3)(6分)①类比,突出传主的形象。②突出海外华人爱国精神的传承。③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富。(4)8分。观点2分;结合文本 或 联系实际分析,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观点一:是回报社会的善举。①财富来之于民,理应还之于民;②学会感恩;③发挥个人财富的最大价值。

观点二:是传统道德的体现。①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②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③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

观点三:需要社会大力提倡。①创造浓郁的社会风气②创设良好的操作条件;③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

观点四:要靠致富者的自觉。①发乎真情,避免作秀;②淡泊名利,提升境界;③感动民众,发扬光大。

12答案B解析: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用于句中正确。A项,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多用于形容人的才能。C项,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句中应用“明令禁止”。D项,双管齐下:本指画画时两管笔同时并用,比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此处不合语境。

13【答案】C【解析】A项“病情迅速蔓延”暗换主语造成搭配不当和中途易辙的语病,原来的主语是“甲型流感病毒” B项缺谓语,“开展学雷锋活动”,D项前后重复累赘将“为期两天”提至“论坛期间”之前作定语。

14【答案】B【解析】首先确定③应该作为首句,可以衔接“狗勇敢而又聪明”,是作为“勇敢而又聪明”的例子。而⑤不能首句的原因是⑤句对全文来说,话题转换太唐突。因此排除C和D,“这种天赋”明显是指狗的听觉与嗅觉,并且“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天赋”应该还有下文,所以④不能做结语,进而排除A,同时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横线之间的标点也有明显的提示作用。15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月考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月考检测题第一卷(闭卷)(时间30分钟,共40分)班级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请把第一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一......

语文月考题答案

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1.C【A.朱拓(tà)B.呜咽(yè)锲(qiè)D.咀嚼(jué)】2.B【A.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B.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C.一个人的是......

高三语文月考题

兖州一中高三语文月考题(12.19) 第I卷(36分)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滂沱(pāng)拂晓(fï)苔藓(xiǎn)躯壳(qiào)飞来横祸( hèng) B、遴选(lí......

月考题

北票市第五中学九年级语文(上)第三次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6分)冬季的长寿山,没有了夏季的草木cōng茏,没有了夏季的云......

月考题

彭阳四中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卷) 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一、选择题(答案填在后面答案表格内)(每小题3分,共75分)1.2006年7月12日,中国飞人刘翔在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男子......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卷 考题 高一 下学期 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卷 考题 高一 下学期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