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_商业步行街发展现状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商业步行街发展现状”。

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葫芦岛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系列分析之二

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流通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市商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业企业快速发展,商业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商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多种形式的新型商业经营方式不断涌现;商业的兴旺发达,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又极大促进了城乡市场的繁荣活跃,商业市场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一、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现状

(一)商业企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商业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大力发展城乡商品市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了快速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我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725个,从业人员20586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40.0%和7.1%。2008年,全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实现销售额127.4亿元,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19个,实现销售额92.9亿元;全市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183个,从业人员6344人,实现营业额4.7亿元,其中,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单位33个,实现营业额3.7亿元。全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个体户达5万多户,从业人员12.7万多人。2008年全市实现商业增加值49.6亿元,占第三产业的27.8%,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19.2%。经过几年的发展,商业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呈现多元化

2008年我市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私营企业法人单位1253个,从业人员14396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96.7%、58.8%;股份有限公司49个,从业人员1708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57.9%、82.1%;股份合作企业19个,从业人员230人,分别比2004年增长137.5%、60.8%;有限责任公司220个,比2004年增长

182.1%,从业人员3187人,比2004年下降11.6%;国有企业法人单位59个,从业人员2580人,分别比2004年下降65.9%、50.9%;集体企业法人单位198个,从业人员1740人,分别比2004年下降55.6%、60.3%。几年来,随着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的私营、个体、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快速发展,国有经济逐渐退出,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到2008年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不含个体)法人企业占总体单位数的86.2%,比2004年增加了30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83.6%,比2004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国有和外商投资法人企业占总体单位数的4.1%,比2004年减少了8.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17.8%,比2004年减少了5.5个百分点。到2008年末,个体批发零售业4.6多万个,住宿餐饮业5千多个。经过几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商业流通领域多方式、多业态共同发展

几年来,我市商业流通领域迅速发展,商业企业经营方式发生新变化,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形成了以大型百货商店、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多种业态,连锁代理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新的商业流通格局。专门零售店、大型百货商店占据市场主体,到2008年末有专业店431个、专卖店174个、便利店45个、百货店26个,从业人员占零售业的92%,零售额占零售业的93.8%。一些汽车、建材、服装、药品、食品等专业店在我市迅速发展,销售额快速增长。作为现代流通领域重要标志的连锁经营在我市也迅速发展。肯德基、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葫芦岛市新兰花餐饮娱乐有限公司等连锁经营企业,店铺数不断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市连锁经营的业态有超级市场连锁、专业连锁、餐饮业连锁,经营范围有电器、食品、药品、化妆品、日用品、图书等。连锁经营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成为开拓市场,扩大需求新的增长点。

(四)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到2008年末,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4年增长62.5%,其中城镇居民的商品性支出比2004年增长39.4%。人们吃的讲营养健康,穿的讲舒适品牌,用的讲高档豪华。旅游、健身的人多了,买车、购房的人多了。居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消费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到2008年末我市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汽车类销售额7.2亿元,比

2004年增长75.6%,汽车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带动了石油及制品类销售快速增长。同时,通讯器材类实现销售额1亿元,家用电器及音像制品类实现销售额3.6亿元,金银珠宝实现销售额0.5亿元,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销售额17.5亿元,建筑装潢材料类实现销售额3.2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20.2%、38.5%、150%、24.4%、316.8%。

(五)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增多,经营比重不断提高

2008年,我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119个,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33个,分别比2004年增加77个和3个。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企业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不含个体)的6.9%,实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含个体)的72.9%,实现利润总额2.8亿元。通过几年的发展,大型商业企业不断增加,年销售额超亿元的批发零售法人企业达12个。2008年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不含个体)的18.0%,实现销售额占总销售额(不含个体)的78.7%,实现利润总额0.04亿元。总的看,限额以上单位数占总体单位不到20%,但销售额达到70%以上。限额以上单位从经营规模和所占比重都是我市商业流通领域的主导力量。

二、商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限额以上住宿和零售业经营业绩欠佳

从第二次经济普查结果看,我市限额以上住宿法人企业14户,实现利润总额为-1587万元,亏损面达50.0%。我市住宿企业主要受季节因素影响,旅游旺季时客房和餐饮爆满;旅游淡季时,客房和餐厅萧条冷落。限额以上零售业总体运行质量不高,表现为盈利低。全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7%,利润总额为-778万元。由于商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多激烈,为了扩大销售,商家纷纷采取让利、优惠等促销措施,把利润降到最低,造成企业运营成本较高、盈利水平低下。

(二)新型商业经营模式辐射力还不强

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几年来在我市有了一定发展,但数量规模偏低。一是所占市场份额较少,占据我市零售市场主要地位仍是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等。到2008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7.8亿元,其中连锁经营的零售额不到4%。据统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连锁企业营业额已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0%—60%。二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分店数量少。最多的只达到十几个分店,与先进地区比差距很大。

(三)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仍然较弱

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和完善,人们对今后生活还有后顾之忧及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教育、住房和医疗等消费支出,对居民的即期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储蓄意愿明显增强。2008年末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97.8亿元,比2007年增长23.8%,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速度。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使农民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

(四)农村商业网点不健全,经营品种单一

目前,农村的商业网点基本以个体私营商业为主,经营品种主要有食品、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农民不仅要购置彩电、冰箱、洗衣机、家用电器,还要购置服装和中档消费品。这样购买力大量流入城市,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

三、加快商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推行现代流通方式,积极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国家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的大环境下,我市商业市场中的不利因素将在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为保持我市商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城乡居民的有效购买力是推动我市商业市场发展的动力。因此,要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首先,要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一是通过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增收;二是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制

步伐,通过提高企业效益增收;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就业率,带动中低收入阶层增收。其次,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发特色农业和生产绿色食品,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目前我市建有无公害的蔬菜基地和牲畜基地,其商品深受百姓欢迎。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带动农民致富。

(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努力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国家“十一五”建议中提到的,积极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

(三)推进流通企业大型化、现代化,积极培育新兴业态

继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重点培育市百货大楼、宏运商厦等大型商业企业,鼓励大型商贸企业做大做强。商业企业要不断引进国际及国内知名品牌,提高消费档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商业企业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要吸引著名商家、连锁企业等进驻葫芦岛,推动我市流通企业大型化、现代化。另外,要积极培育新兴业态,使其成为我市流通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加强农村商业设施建设,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现在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很不完善,严重欠缺。存在着购买日常用品买难、销售农副产品卖难的困难。在“十一五”期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农村现代商业设施建设,深度开拓农村市场,鼓励流通体系向农村多渠道延伸。培育和建立适合农民消费水平和需求层次的零售业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基础上,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上、政策上对农村商业设施建设加以扶持。每个乡镇要建一个日用品超市、农副产品主产区域要建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以乡镇

为重点、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域,城市与农村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全面提升农村商业设施的整体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龙山县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龙山县统计局2004-04-02 16:53:38龙山县商业随着我县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取得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我县贸易、餐饮......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

中国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品牌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中国国际品牌协会会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品牌专家委员会主任解艾兰 关于“中国品牌国际化”及“中国品牌发展现状及新趋势”等问题,我们......

葫芦岛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从产业划分上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战略意义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后,党的......

《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葫芦岛市商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商业步行街发展现状 葫芦岛市 对策 现状 商业步行街发展现状 葫芦岛市 对策 现状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