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亲民爱民的作风和品格_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励志
砥砺亲民爱民的作风和品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励志”。
砥砺亲民爱民的作风和品格
砥砺亲民爱民的作风和品格宗 吾
一
(一)2008年实在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有人称之为“奥运年”,更有人称之为“亲民年”。的确,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在就业、住房、教育、对困难家庭关怀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亲民”政策,采取了一系列“亲民”举措;这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震荡,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度时艰,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抵御灾害和克服困难的考验中重塑了强大的民族精神,谱写了新时代“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壮丽篇章。
2008年也为保定作了生动注脚。一股亲民爱民热潮在古城大地涌动,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砥砺着干部作风,成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这一中心任务征程中一道亮丽风景。
(二)困难群众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最为关注的群体;困难群众的生活时刻牵挂着每位市领导的心;如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决策者无法释怀的最重惦念和最大心愿。
去年春夏之交,遍及全市城乡的亲民爱民活动正式启动。伴着2009年的春光,这一活动已在古城蔚成风气。
关注民生,掷地有声。市委书记宋太平在动员会上言简意赅的话语言犹在耳:“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除做好本职业务工作外,拿出一定精力,拿出必要的资金,帮助一些贫困群众,是应该能够做到的,而且是必须应该做到的。在领导岗位上,为群众办更多实事,这是我们的职责。”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的道理;没有轰轰烈烈的形式,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一场由市委书记发起,旨在关注弱势群体的亲民爱民活动平实而迅速地拉开了帷幕。
(三)市级领导率先垂范,县科级干部积极响应。近万名干部与一万多名困难群众、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一个个困难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迎刃而解。
领导就是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每个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市委、市政府的亲民爱民举动既讲力度,也重细节;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不仅有大手笔浓墨重彩的全局铺陈,也有细致入微的精工妙笔。从出台的一项项政策中,可以体会到“一枝一叶总关情”;从投资近1200亿的80项惠民重点工程中,可以看到超拔果敢的决心和气魄。为使群众反映问题更加便捷公开,为使群众意愿得到迅速落实,去年起在《保定晚报》开设“民生直通车”专栏,打造了反映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市委书记宋太平多次批示:“群众的事是天大的事,各级各部门都来关心群众身边的事,及时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事,我们的城市就会更加美丽,人民群众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大象无形,大爱无声。亲民爱民活动如春风化雨,朴实重效。
二
(五)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指出,公社成员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和“社会本身的负责的勤务员”。
这就是说,一方面,他们是领导、指挥、组织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负责人,是领导者和指挥员;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是公仆和勤务员。中央严肃指出:“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胡锦涛同志强调:“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认识在实践中升华,思路在实践中完善。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把亲民爱民活动作为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一场涉及更多群众、涵盖更宽领域、形式更为灵活、内容更为丰富的亲民爱民活动以更大的力度、更完善的措施,全面拓展,全力推进。
(六)帮扶主体进一步拓展,由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拓展到副科级以上干部。
当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排忧解难。这是干部的职责所系,本分所在。为群众排忧解难,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无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无论来自哪个行业领域,都必须是亲民爱民活动的重要实践者。
在这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中,每一名干部,无论能力大小,只要用心投入,真帮实扶,不管你办了一件小事,还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都是对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群众期待的忠诚回答。
(七)帮扶对象进一步拓展,由原来帮扶困难群众和困难学生拓展到更多的贫困家庭。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自己的爱心竭力去扶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更多的人走出烦恼,绽放笑容,这才是对亲民爱民活动最好的诠释。
关注那些为生活所迫苦苦挣扎的孩子,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注那些为高昂的手术费而无奈彷徨的人们,给他们生活的力量和勇气;还有那些为柴米油盐而愁眉紧锁的人,那些下岗失业人员,那些为就业而奔波的大学生,那些留守儿童,那些鳏寡孤独者……保障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更多的人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人性的熠熠光辉。
(八)活动方式进一步拓展,在原来主要采取结对帮扶和钱物帮扶基础上,实行分类帮扶。
帮扶的前提是找准致贫原因。更多弱势群体属于物质上的贫穷,对于这些群众,要搭一把手,助一份力,以解燃眉之急。“授人以鱼莫如授人以渔”,对于更多的困难群众,则要采取长期帮扶与动态管理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物质帮助与精神扶助相结合的原则,实施多元化帮扶,思想上引导他们,物质上救助他们,精神上鼓舞他们,技能上丰富他们,激发他们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热情和干劲,鼓励他们靠勤劳的双手开拓属于自己的富裕之路。
(九)活动内容进一步拓展,由原来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拓展到帮助解决各种民生问题。
亲民爱民涵盖民生各个领域。民生问题不单纯是简单的物质问题,它不仅指“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而且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深入开展亲民爱民活动,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思想,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站在更高层面上谋划工作、解决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让更多的发展成果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
三
(十)要让亲民爱民成为一种追求。
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亲民爱民的典范。毛泽东同志指出:“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敬的”,“一切群众生活的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毛泽东一直把自己看成群众的一员,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身居高位,仍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对群众的吃饭、穿衣、住房、柴米油盐、婚姻等所有涉及群众喜怒哀乐的问题,都感同身受,百倍关注。
2007年的《党史纵览》杂志刊登了一篇《邓小平在金寨下楼房》的纪念文章,其中有一个细节令人深思,令人感动。文章说,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路过商南黑河村,住在一个老乡家。老乡说,前一天解放军在湾子里打土匪,把他的牛牵走了。邓小平问他怎么回事。老乡说,牛原先是土匪抢走的,解放军一打,土匪扔下便跑,就让解放军拾到了。等老乡去认领时,队伍已经走远。邓小平当即答应帮老乡查找。第二天,经核实,解放军工作队确实拾到一头土匪扔掉的牛。邓小平马上叫人把牛送还老乡,并对战士们说:“你们怎么不去想一想土匪的牛是从哪里来的?凡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对群众有利的就做,否则就不做。一切行动都要以维护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件小事,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民爱民的人生追求和崇高境界。在《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他曾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
历史是流动的。历史虽然成为了过去,但爱人民如亲人的干部却层出不穷,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光耀后人。当年,焦裕禄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兰考人民,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兰考人民的心中;孔繁森倾注满腔热血一心为民,将自己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了雪域高原;还有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信条的郑培民,以及处处为“背二哥”们着想的四川南坝县纪委书记王瑛……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执政理念。
一举一动见情操、见境界、见责任。深入开展亲民爱民活动,就是要把“人民”二字深深镌刻在心中,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深植于灵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
大道无痕,铭刻于心。心怀为民大道,这应是每一个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十一)要让亲民爱民成为一种自觉。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解决民生问题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这个意义上讲,亲民爱民没有止境,必须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作为一种工作习惯来培养,树立打持久战思想,决不能花拳绣腿摆花架子,更不能搞大轰大嗡一阵风。而就活动本身而言,则应着眼长远,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使活动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中国是提倡“亲民主义”最古老的国家。《大学》第一段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管子·牧民》说:“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这是古人对天下、对国家、对家乡、对百姓最朴素的情感。
历览古今贤能之士,无不视民众为天,视民众为大。屈原做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身居高位的白居易,一经看到百姓在饥寒中挣扎就大为愧疚,“念彼深自愧,自问是何人”。“民有求于官,官无不应;官有劳于民,民自乐承。”这是古人追求的理想社会风尚。
在当今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倡导的亲民,是党委、政府和各级干部与人民群众的一种亲密关系。只有以扎实的工作去亲近人民群众,才能了解人们群众的安危冷暖,才能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君自民间来,应知民间事”,“民有所呼,我当急应”,每个干部都应该有这种自觉。
亲民,就是要爱民、敬民、为民。亲民爱民,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而应该转化为具体而实在的行动,内化为一种自觉,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中。从一个微笑、一句暖人的话语、一个友善的举动入手,从应该做、能够做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积沙方可成塔,积小善才能成大德。特别是职能部门的同志,更应该常怀爱民之德,多行便民之实,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最大可能地便民利民,让群众不花冤枉钱,不跑冤枉路。这才是衡量是否亲民爱民的重要标尺。
(十二)要让亲民爱民成为一种态度。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亲民爱民必须换位思考。在工作中,遇事要先站在群众立场上想一想,这样做是否符合群众利益?这样做群众是否满意?这样做群众是否能够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群众,才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亲民爱民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是毛泽东同志创立的科学理论。早在1934年毛泽东同志就鲜明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并向全党发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号召;1939年,他在《纪念白求恩》中提出共产党员应该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并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共产党员不要把自己看作人民的主人,而要当好人民的勤务员”;1942年,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一再强调:“为人民服务要全心全意”;1944年,他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特别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向人民群众负责。我们的负责,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这就叫做向人民负责”;1945年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强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要求“每一个工作环节上的每一个同志都不要脱离群众,要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要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要启发和提高群众的觉悟,要团结和带领群众一道前进。”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要把开展亲民爱民活动作为体察民情的“主渠道”,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征询党委、政府工作“得”在哪里,“失”又在哪里,群众有哪些要求……凡此种种,只有这样,谋划的工作才能合乎实际,制定的政策才能不走样,决策才能少失误。
(十三)亲民爱民要一心为民。
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向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的问题。能不能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不是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实际困难,有认识问题,也是水平问题,但归根到底,首先是感情问题。对群众有感情,事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那么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群众的难事就会是自己的急事;反过来,再急再难也总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作为党的干部,有没有一颗真挚的爱民之心,愿不愿意为群众利益辛勤工作,是衡量干部党性强不强、政治上合格不合格的重要标准。
亲民爱民,必须一心为民。人民群众勤劳智慧,我们应该向他们倾注满腔的热爱;广大人民群众淳朴善良,我们应该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特别是还有一些群众,生活中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实际困难,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这就更需要干部的无私支持、大力鼎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在夺取政权的艰难奋斗中还是成为执政党之后,这个政治本色永远不能变。
一心为民,就要始终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要带着深厚感情去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为群众负责;就要有热爱之举、热爱之行,在群众“最盼”上送温暖,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就要把群众当亲人、当朋友,多走动、多交往,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带给群众,倾注深情帮助群众;就要以满腔的热情,把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来思考、来办理,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去承诺、去履行。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永远是这样。
四
(十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亲民、爱民、为民作为价值取向和崇高使命,把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想全想细、办实办好,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当前,“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展开。推进作风转变,不能“空对空”,不能光学理论、死啃书本,必须和干部作风实际相结合,必须和生动的实践相结合。
深化拓展亲民爱民活动,为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全市各级干部都要主动接受实践的锻炼和检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增长才干,这样的作风建设才算是见到了实效。
(十五)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亲民者民亦亲之,爱民者民亦爱之。这是互动中的和谐,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困难是对为政者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干部作风的真正磨砺。为民担当,风雨可度。把亲民爱民活动深入开展下去,与广大群众一起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这对每一名干部来说,是做人的本分,是不可推卸的责任,更是神圣的使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汇集民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亲民爱民活动的深入开展,必将激发全市人民又好又快发展的满腔热情,汇聚成强市兴县富民的强大合力。
小溪有声自无形,白云无言却峥嵘。我们期待着这项惠民活动取得更加丰硕成果!
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交通管理工作和交警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努力创建和谐、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树立公安交警队伍的良好形象, 贯彻落实县局、支队《关于印发〈“全县......
“亲民爱民”材料XXX同志,男,现年X岁, XX年X月毕业于XX学校,并于XX年X月进入彭水县公安系统,从事XX工作,XX年X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着警察之装,行警察之事,警民......
亲民 惠民 爱民——柳城县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开展“惠民速递”活动纪实www.daodoc.com 2004年05月17日06:56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2004年,又是一个春天。伟人故里,党为民、民......
2011年“亲民爱民”活动帮扶计划****副*长***按照县“亲民爱民”活动安排,我的帮扶对象是定兴镇西辛告村村民李庆。为更好的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使其早日走上脱贫致......
盈盈为民情 脉脉惠民心 ---市委书记**的爱民情结 社会和谐,民生为本。一个城市,只有在关注民生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才会真真切切地感到幸福。而崇尚民生幸福,更是善治政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