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_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建设问题研究综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
摘 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命题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提出了各自的精辟见解
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 研究综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重大命题一经提出,就受到全党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各地掀起了宣传、研究、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潮。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解读到深入,从宣 传介绍走向深层次理论研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初,由于对这一命题还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最初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宣传、解读上。随着宣传的逐步深入,对其研究也逐步走向深入,从分析提出出背景到解释科学内涵,从发现本质特征到提炼衡量标准。理论界很好地领会了中央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对这一战略任务达成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首先应是一个学术问题,它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背景、途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但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它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具有强烈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怎样处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伴随着实践,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并不断向我们提出挑战。
(二)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方法从单一走向综合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应该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但它又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问题,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比较重大的现实问题,都不是单靠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问题。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这就要求对它的研究必须是以
社会学为主导的多学科、多模式、多层次和多方法的研究,必须依靠各学科通力合作,联合攻关。因此,从单一走向综合,是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的必然趋势。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它包括哪些主面,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不同的诠释和说明,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全面系统说”。朱西周认为,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既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既要注重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的发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
2、“广义、狭义” 说。吴忠民认为,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有关的事情保持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社会层面本身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
3、“八个方面” 说。陆学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应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1)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2)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3)一个社会各个阶层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各阶层互惠互利,各自的利益都能得以基本满足,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得到协调的社会;(4)一个没有身份歧视,每个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社会流动畅通的开放社会;(5)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6)一个社会事业发达,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7)一个各阶层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民风醇正的社会;(8)一个社会各阶层关系融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有序的社会。
4、“四个要点” 说。邓伟志认为,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
5、“协调” 说。屠春友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城乡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区域发展相协调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相协调的社会。
6、“两层含义” 说。梁道刚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有两层含义。第一,这个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各方面都能体现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第二,这个社会是和睦的、协
调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是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社会;是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信仰和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是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是一个充满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综上,学术界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涉及到了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实践问题,加深了我们对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理解,并且已经取得许多阶段性成果。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由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一战略任务提出不久,对它的研究周期也还不够长,因此,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比如,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与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哪些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局性的标,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参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但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各异,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它层次性、阶段性,有待于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朱西周.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J].北方经济,2005(04)
2.梁丽萍.走向现代的和谐社会 — — — 访中共中央党校吴忠民教授[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11)
3.宋宏.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与内涵 — — —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教授访谈录[J ].经济师 ,2005(02)
4.邓伟志.和谐社会的四个要点[J ].北方经济 ,2005(04)
5.屠春友.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 ].理论学刊 ,2004(12)
6.梁道刚.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 ].求实 ,2005(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成果简介方立2011年05月09日14:05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方立同志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背景材料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问题,提出“要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分子学院讲稿用)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过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了初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年2月19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不久的将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