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菜项目铺就扶贫路_精准扶贫有多少项目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棚菜项目铺就扶贫路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精准扶贫有多少项目”。

棚菜项目铺就扶贫路

-----沙河站镇洪福寺村合作社项目脱贫模式浅析

孟宝政

根据县委办公室“精准脱贫路路通”调研活动安排,我们调研组选定沙河站镇洪福寺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与街道分工领导、扶贫办负责人、相关项目领办人座谈,到扶贫项目实地察看调研,调研组交流、分析、总结,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概况

沙河站镇洪福寺村,耕地面积1143亩,人均1.6亩,现有712人,216户,其中贫困户106户,贫困人口351人,为沙河站镇贫困村。该村党员36名,村两委成员4人。争取2015年脱贫63户、198人,2016年在脱贫43户,153人,实现两年内全部脱贫任务。在沙河站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省派第一书记杨仲水同志和洪福寺村两委确立扶贫攻坚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促脱贫工作。不失时机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帮助等措施使他们尽快找到致富渠道。省派第一书杨仲水同志是泰山学院图书馆书记,他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该村作为省扶贫单位扶贫就业点。通过认真考察论证和市场调查,研究确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其中最突出的是引进棚菜项目,依靠成立蔬菜种植产业合作社,培植大棚种植和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路子,使部分贫困户顺利脱离 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具体做法

在沙河站镇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省派第一书记杨仲水同志和洪福寺村两委确立扶贫攻坚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创造性地开展促脱贫工作。不失时机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帮助等措施使他们尽快找到致富渠道。

一是认真核实贫困对象,实事求是地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程度,保证贫困户认定公开、公平、公正。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帮扶计划,对贫苦户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近期和远期增收项目,确保贫困户实现长期稳定增收,能够按时限脱贫。

二是项目带动,借力扶贫。政府扶持,以3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为基础,政企联合投资60万元成立东平县江水蔬菜合作社,其中30万元为该村每名贫困人员在合作社的股份,通过生产盈利分红,增加贫困户收入。合作建成了占地80亩的蔬菜种植大棚(水泥杆和柞木结构的大拱棚)32个,承包给该村4户贫困户(贫困人员21人)种植,每户年均收入8万元;解决了40名贫困户就业问题,劳务收入超过30万元。流转了19户贫困户土地60亩,这19户贫困户主要是缺少劳动力的,通过集中使用他们的土地,建设蔬菜大拱棚,按照每亩1100元的价格支付承包费。大棚租赁费每年4万元,2万元作为合作社成员的红利,2万元作为贫困 人员的股金,在投入到新的项目上,形成可持续发挥展。

三是明确责任,对现有贫困户由村干部落实包保责任制,第一书记负责项目的成立和实施,村两委其他干部负责引导、组织贫困户与项目的对接和进入。重点针对离不开村庄,家庭中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让其参加蔬菜合作社的生产劳动,通过计时工资,解决部分收入。

走进洪福寺村蔬菜大棚种植区,一排排塑料大棚整齐排列、规模可观,大棚里种植的西红柿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第一书记杨书记给我们算了一笔账,这片大棚区共占地80亩,大棚使用寿命5年,建成总计投资60万元,一年可以种植3-4茬蔬菜,产品错开了露天蔬菜集中上市时间,上市后销售价格好,全部被蔬菜批发商包销。2016年5月的第一茬早春土喜获丰收,土豆平均亩产4300斤,总产量31万斤,平均每斤1.7元,总产值52.7万元。加上其他两茬收入,当年即可全部收回成本,预计全年该村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1000元。

蔬菜合作社的高效种植模式不仅产生了较好的辐射示范作用,也带动了周边农户的就业再就业,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的机会,常年有50名群众在基地劳动,其中贫困人口40名。在合作社示范带动下,该村两户贫困户在政府帮助下,筹集50万元建成了占地2400平方米的双孢菇大棚两个,进行双孢菇种植,年纯收入25万元,并且解决了20名贫困人员的就业问题,每年劳务收入达10万元 以上。

该村贫困户张秀兰,家中4口人,丈夫外出打工摔伤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女儿正在上大学,家庭负担重,收入低,生活重担压在张秀兰一个人身上。省派第一书记发展的蔬菜大棚项目,占用了她家的3亩耕地,她平时参加蔬菜基地的生产劳动,加上分红,年增加收入1万元,解决了生活难题。

三、启示和建议

一是土地集约型扶贫是农村扶贫的重要路子。棚菜生产是高效集约化地利用土地,它具有市场、技术和资金的优势。而贫困户则是脱离市场、缺少技术、资金匮乏,能利用的生产资料不外乎是有限的土地、资金和普通劳动力。扶贫单位的投资,把贫困户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使之不断发育成熟,与市场接轨,逐渐实现自主发展,达到扶贫项目的生态化、长效化、市场化。

二是树立信心,真抓实干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培养贫困户的盈利能力非常关键是政府扶持引导,培植牵头企业和致富能人,通过大户带动帮扶贫困人口脱贫,是农村脱贫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有信心打好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三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破解精准扶贫工作难题的有效途径。贫困户特点是劳动能力差,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 能力弱,缺乏自信心。甚至个别贫困人员懒惰,怨天尤人,伸手要钱要物,只希望被政府包养,不愿意吃苦自变。如何改输血为造血,改寄生为自力更生,途径多,方法多,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让贫困户树立脱贫必胜的信心,脱贫任务就实现了一半。对于有想法、有抱负的贫困户,应根据自身特点引导、帮扶他们上项目,比如蔬菜大棚、蘑菇大棚等。洪福寺村的贫困户就是采取了这样的致富项目。对于缺乏劳动力的户比如残疾家庭、劳动能力差的家庭,则采取引导他们将土地入股的办法,单纯的土地流转不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当然对于家庭的确无劳动力,没有致富意识的家庭如重度残疾等情况之只能由政府或社会“全面扶贫”了。

四是保险扶贫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建议推广政策性保险扶贫。农村脱贫,大部分项目还是立足于土地上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容易遭受天气灾害的影响。比如洪福寺村的大棚,因抗风能力差,在6月13日的风雨天气中,有半数棚架被大风刮倒,西红柿苗损毁严重,影响了夏季茬蔬菜的种植和收益,目前虽然在积极恢复重建,但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打击了部分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对项目的实施造成被动。当前农业生产性保险险种已经比较健全。根据县农业局提供数据,近几年我县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每年投保面积达100万亩,有效的保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设施农业 和蔬菜保险刚刚推出,希望在涉农扶贫项目方面由政府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作为一种扶贫手段,争取应保尽保。

扶贫项目的成功不是一劳永逸的,只有在扶贫道路上多下功夫,多找出路,稳中求变,及时规避风险,才能取得扶贫脱困的长效发展。

汇报完毕,恳请批评指正!

用心铺就成功路

“用心”铺就成长路朱寨初中宏彦妮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朱寨初中的宏彦妮,我演讲的题目是:《“用心”铺就成长路》。毕业五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四年。蓦然回首,在......

安全铺就办学路

安全铺就办学路------张汪镇任庄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张汪镇任庄小学将安全工作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针对冬季安全的特点,专门把11月份......

爱心铺就成长路

爱心铺就成长路-------魏蕾蕾事迹简介“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在别人心中绽放,却馨香相随。深藏着对教育的这种理解,我于2004年9月踏上教育的圣坛,就一直辛勤耕耘着。一条坚实......

勤劳铺就成功路

勤劳铺就成功路在我们美丽的家乡,有一位用勤劳创造财富的女能人、用汗水实现理想的女强人。在她前进的路上,每一次跌倒,都留下带血的记忆;每一次挫折,都增添搏斗的勇气。她,就是xx......

铺就农村牧区小康路

大手笔,绘就大文章——察右后旗农村公路建设再掀新高潮 2009年以来,新的交通局领导班子组建后,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牧区公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

《棚菜项目铺就扶贫路.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棚菜项目铺就扶贫路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精准扶贫有多少项目 项目 精准扶贫有多少项目 项目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