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府》读书笔记)_课堂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作者简介:

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被誉为“政府再造大师”,《民主的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华盛顿邮报》、《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极力主张高效率的政府,长期担任共和党和民主党主要政府领导人和候选人的顾问。

特德•盖布勒(Ted Gaebler),国际著名的政府改革的理论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将“政府需要改革”这一理念传输给联邦政府、州政府和许多外国政府,并帮助他们尽可能地解决政府所存在的问题。在过去的5年间,他担任了许多外国政府的顾问,并任职于美国联邦政府的10多家不同的部门和机构,特德•盖布勒曾任下列城市的市行政官:加州的圣拉斐尔市和维塞利亚市;俄亥俄州的万达利亚市;马里兰州的哥伦比亚市。他还是著名的公共部门管理咨询公司——盖布勒集团的总裁,和改革政府网络公司的合伙人以及美国公共管理研究机构的成员。阅读内容概括及总结感想:

《改革政府》一书以美国为大背景为公共部门改革带来了两样东西。一是以美国各类,各地方的政府为例提供了现在公共部门改革的成功例子与楷模;其次是以企业家的精神为指导,为政府改革带了崭新的理念和思维。书中提出这样的主张:“不争论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强求政府做什么而着眼于政府怎么做,不纠缠征税多少花钱多少而讲究适当征税花钱得体,不辩论政府办事的动机而着重政府办事的后果。”他们描绘出一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蓝图。由于书中的内容众多,难以全部概括,所以我浅谈一些自己的理解。文章开篇是以美国的三个典型的改革案例来开篇的。给广大读者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美国的官僚主义弊端,同时提出了革命性的观念和措施来改革其政府。书上指出,政府不应当成为一个庞大的无效率的机构,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政府完全可以摆脱传统思维,通过挖掘企业家精神和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实现真正的重大改革。

在这些对于以往的各种制度进行了批判性的论述之后,书中引出性地谈到了“企业化”政府的概念。“企业化”政府追求更有效率和效用的管理方式,它富有创

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性;它敢于冒险;它把政府的职能机构转变为赚钱者而不是大把支出预算者;它同私营部门一起工作;它遵循讲求实际的扎实作风;它实行私有化;它开办企业和实行创造性收入的运作制度;它以市场为向导;它注重业绩的衡量,论功行赏。企业家的很多精神对政府管理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借鉴意义。所以本书的重点是政府如何运作,而不是政府应做什么。尽管西方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与我国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我国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西方政府所面临的矛盾。因此,我们所能切实做到的是从他们的经验中借鉴有益的东西。同时,作者并没有将企业家政府理论视为完美无缺的终极真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帮助我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政府、以及政府改革。

接下来《改革政府》一书针对美国当时背景下的无论是公营部门还是私营公司十分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并为此总结开出了十种“药方”,而作者提出的核心思想就是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官僚主义,对于《改革政府》一书,这十种“药方”具体是:(1)掌舵而不是划桨(2)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3)注重引入竞争机制(4)注重目标使命而非繁文缛节(5)重产出而非投入(6)具备“顾客意识”(7)重预防而是不治疗(8)有收益而不浪费(9)重参与协作的分权模式而非层级节制的集权模式(10)重市场机制调节而非仅依靠行政指令控制;以上十个方面是书中关于企业家政府理论中改革政府的原则。

接下来我就几个对于中国的现状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和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起催化作用的政府一章中,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政府在提供服务与从是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角色应该是掌舵者而不是划桨者。其实这样的表述就相当形象地说明了政府职能新的定义。政府应该是扮演一种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更多的任务应该是确定问题的范围和性质,然后把各种资源和手段结合起来让其他人去实际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也有利于打造一个少花钱多做事的政府。书中的这种观点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政府角色的思考。在很长时间以来,政府的角色是单方面的,常常被定格为收税和提供服务。但在书中给出的各种美国城市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了政府角色的重大改变。他们学会了怎么把社区团体和基金会结合起来建造低收入居民的住房;怎么把企业界、劳工和学术界结合起来

促进经济改革和创造就业,更重要的是政府开始会用催化和动员手段来解决问题,这便是掌舵者的开始。

总的来说,在政府从划桨者向掌舵者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遵循的是,政府实现转变的是服务项目的提供,而绝不是服务责任的移交。

说完了政府在原则上的一些东西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书中关于政府具体做法上的探讨与设想。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竞争性的政府。

说到竞争性的政府我们并不陌生,其实就是一个公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博弈的过程。书中是以美国菲尼克斯市的例子引开的。1978年抗税运动的时候,当地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困难,菲尼克斯市决定,把该市的一个垃圾收集工作经行招标想交给私营公司做,但是招标过程中当地市政工程部门也进行了投标,结果落选了。其实这就是一个公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的竞争。在后来的几年中这项工程都进行了招标,但是市政工程部门都失败了,于是这就让市政部门开始了反思。他们从工作效率、规章制度、考评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开始了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成本大幅度的下降,终于在招标中战胜了私营企业。并且由于他们的成功大大带动了当地垃圾收集处理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城市预算对于垃圾收集处理的费用大大降低了。后来菲尼克斯市不仅把竞争机制应用于垃圾收集工作,还应用于废渣埋填、照明服务、停车场管理等领域。由于竞争机制的引进,各行业的投标价格都大大降低,大大缓解了当地财政的困难。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就是要打破政府的垄断,将公共服务行业公开化,市场化。竞争最明显的好处是提高效率;竞争迫使公营或私营的垄断组织对顾客的需求做出反应;竞争有效促进革新;竞争可以提高雇员的自尊心和士气。对于中国而言我觉得一个很典型的现象就是现在教育的私营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私立小学与私立中学。他们的生源还很好,其实这就是在中国不断发展的道路上政府看到了,教育的提供如果全由政府来承担是非常没有效率的,是不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而且更是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这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教育质量比起全部有政府办学校的时候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学校竞争使得当地整体的教育水平有了提高,这是我们作为教育消费者的普通公民应该看到的。这是私营经济与公营经济博弈的结果。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这样的结果使得我们教育的成本有了

提高,也就是说竞争机制的引入提高了教育的质量但是也抬高了教育的门槛,这便提醒了我们,引入竞争机制,将政府的事情交给私营经济办并不是万能的,还有有一些工作,有些产业不能由私营经济来完成的,比如典型的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一些事业像医疗和社会保障。

总的来说,竞争是必须的,因为在这样的市场经济中,私营经济迅速的读夺取了供应组织的市场份额,如果不竞争,我们的公营经济就会停滞,会萎缩,直到剩下那些别无选择的只有利用公共服务的顾客。但是我们的政府也要学会把握一个度。

切勿指示人们如何做事。只要告诉他们你要他们实现什么目标,他们将会以自己的智谋使你感到惊奇。这是著名的巴顿将军说的一句话,而作者却用它来引开了自己有一个设想——有使命感的政府,即政府应该改变照章办事的规矩。

篇章的开始是以美国最混乱、最官僚的公共住房部门为引例的。案例中谈到这样的一个部门在运作过程中往往值得员工和领导都灰心丧气,他们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被规定,对于一切可能出错的事情,都有一个规则。此外他们对每个部门的每个单位所做的每件小事都有专门的费用规划,并被列出。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成规使得组织丧失生气,丧失活力的案例,但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所以作者提出了政府应该建成为一个有使命感的组织。什么是有使命感的组织呢?从书中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归纳为,是一个有创意,有想法的政府,能使工作人员摆脱旧式的规章手册的束缚,根据各种不同的任务和目标,自主的,机动性的实施不同方案,并且能实行一种灵活的,可变的预算体制。在谈到这样一个的一个设想的时候,可能有些保守的人会反对了,因为如果没有了规章制度,那政府还能有效运作吗?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有效地很大的保障呀!其实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这么看。我们在谈论有使命感的政府的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完全的把规章制度一棒子打死,而是说要让规章制度也发生变化。我们承认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些规章制度才能有效运行,并且在美国这样一个国家规章制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保证了权力的制衡,当然是好的。我们接受并利用繁琐的规章来防止错误发生是正确的,可取的。但是时代发展到了现在,政府在运作过程中每当事情出了毛病,他们便会以一大批规章制度来对付它们,这样就会使规章越来越多,渐渐成了繁文缛节,政府的人员为了不触犯这些规章干脆撒手不干,进而他们会忘记自己的使命,满足于照章办事。只有真正使规章成为政府在发挥使命过程中一个有效地激励和保障是我们的政府才能成为一个有使命感的政府。他们的组织效率会提高,他们的办事成就会更大,他们会更有改革精神,更有处理事务时的灵活性,也更有士气。

我们知道了政府应该更有使命感,要改变照章办事,但是我们知道政府的规章包含了很多,人事规章、预算制度、采购制度等等,我们都行使其成为激励政府完成使命的动力而不是阻力。书中主要讲了预算和人事两个方面。

书中的最后的一个对于政府改革蓝图的绘制是关于市场导向型政府的。文章讲了美国一些州对于满地狼藉的垃圾的处理办法的一个故事。面对日益增多的,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垃圾,当地政府他们不是采取建造复杂昂贵的垃圾再生产工厂,而是只要消费者在购买罐装物品时,每一个瓶罐多付5美分作为押金,退还平瓶罐时可以取回。这样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公园里的碎玻璃少了,街上的瓶瓶罐罐少了。整个州的垃圾回收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这样的一个例子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利用市场。其实我们的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的市场,政府完全可以来组织市场完成公共事业的目标。这其实是政府完成目标的一个强有力和经济的办法。

以上是一些具体章节的介绍和感悟。我觉得在整本书中作者的主旨就是向读者提供一个新的思维去思考,去探索政府改革之路,而这种思维是以企业家精神为主线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与方向。

但是,作者在写这本书的背景,是切实结合美国政府所存在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所以在我们阅读并且借鉴某些思想的时候结合自身问题进行分析,才是理论发挥作用最有效的方式。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作者简介: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被誉为“政府再造大师”,《民主的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华盛顿邮报》、《治......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作者简介: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民主的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华盛顿邮报》、《治理》和其他刊物撰稿。他极......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读书笔记作者简介: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e),被誉为“政府再造大师”,《民主的实验室》一书的作者,经常为《华盛顿邮报》、《治......

《改革政府》奥斯本读书笔记

《改革政府》奥斯本读书笔记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深入考察美国政府改革实践,写出了著名的《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一书,提出这样的主张:“......

行政管理专业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原创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涂晓霞 2012100920[摘要]本书严厉批评了当代美国官僚主义,立足于以比尔·克林顿为代表的新民主党人的道路,即不争论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强求政府......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改革政府》读书笔记)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堂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政府 课堂教学改革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政府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