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政治参与现状_中国政治参与现状
浅析中国政治参与现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政治参与现状”。
浅析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现状
陈嘉玲 PAM09026
摘要:政治参与既是衡量政治发展的标尺,又是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就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状进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政治参与中国政治现状
一、政治参与及其意义
政治参与指公民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介入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法、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政治行为。
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成效的直接而明显的标注。英国政治学家科恩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由此可见参与对民主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政治参与有利于扩大民主;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维持政治体系的运转;有助于实现政治稳定。
二、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方式
A“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选举制度是整个民主制度的基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选举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受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选举的特点:1)普遍性和平等性原则;2)民主性: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使得民主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保证选举过程的低成本高效率;3)对代表有监督和罢免程序;4)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5)保证少数民族人大代表选举名额,逐步提高妇女代表的比例;6)选举实行 “一人一票”原则;
B.“依法参与民主决策”。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主要有两种:1.依法间接参与民主决策。主要是公民通过选出的人民代表,参与国家各项事务的决策。可以通过人大代表将自己的意见带入决策过程,也可以依法以意见和建议的方式表达出来影响决策。例如:举行听证会、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2.“直接参与民主决策”。1)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基层民主决策,管理与自己有关的事务;2)通过各种职工代表大会,公民也可以就企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工妇青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团体就相关的问题直接参与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
1.“间接管理”:是公民通过选出的代表参加间接管理。公民也可以对具体公共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来间接参与管理。例如:2004年10月,上海在公开讨论《上海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的过程中,学生、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个方面人士的都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间接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民主管理的生动体现。2.“直接管理”: 就是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比如:1)在行政、企业或事业单位工作,实际上就是分别在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社会事务;2)公民还可以通过村委会和居委会组织实行基层实行自治;3)还可以通过各类社会组织管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各项事务。比如,通过居委会,居民可以管理社区中的各项事宜。
D.“民主监督”
为了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合法合理)行使权力,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和失职行为,应该受到公民的监督。“公民参与监督的方式”,包括:(1)公民可以通过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比如,检察院及其所设置的反贪局、行政监察机关、政府法制部门内设置的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审计监督机关、“财务、物价和税务三查办公室”,还有党内的纪委,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内部所设置的各种监督机构。(工会财经监督小组)(2)公民直接监督方式:公民的直接监督是各种监督机构发挥监督作用的基础。舆论监督则是公民直接监督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公民直接监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批评;建议;控告;申诉;检举。
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及建议
1.公民参与意识淡薄
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率高主要靠的是政治动员来达到,这与国家性质要求公民积极参与国家建设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自主参与式民主的内在要求,只有公民能够自主参与政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因此,大力培养公民自主性参政意识至关重要。
2.构建民主政治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迸发出的高度的政治热情,在经历数次政治运动挫折后大大降低,政治冷漠成为很多人的基本政治态度。因此,必须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民主政治文化,增强公民的民主素质,形成健康积极的政治态度与政治情感,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意识,推进民主政治参与。
3.完善民主政治制度
完善民主制度,特别注意公民政治参与与权力的保障和落实,注重政治参与渠道的拓宽和疏通。A.加强司法机关独立审判、监督、检查权,用法律来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得以充分享受;B.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作用和政治权利,正确处理党、政府和人大的关系;C.增强民主党派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作用;D.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视和发挥各利益群体在利益表达方面的作用;E.健全大众传媒体系,尤其发挥其在政治监督、表达方面的作用。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扩大公民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范围,提高政治参与的水平和成效。当前,特别是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实现村民自治、居民自治,并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同时,引导社会团体的组织建设与思想建设,进一步调动公民政治参与积极性,壮大社会资本,推动民主化进程。
5.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四,三农问题相当突出。可以说,没有农村的政治发展就没有全国的政治发展,没有农村的政治民主就谈不上全国的政治民主化。而目前农民的政治参与与城市公民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参与的程度和水平很低,基本上是手段参与,非制度化参与有扩大的危险,非制度化参与、抗议性参与和暴力参与往往合而为一;农民掌握政治知识的整体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也较低调,对政治的评价倾向于消极;农民政治参与中的家族性色彩浓厚与国家的凝聚力淡化之间存在矛盾;政治参与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看客心理、热衷实利、忽视政治是主要表现,政治参与的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在从众性参与较多、参与仅限于社区性参与或问题性参与,政治参与的有效性较低,质量不高;农村妇女在政治参与中有较强的依赖性,处于政治边缘化状态;农民工政治参与率较低,政治参与受到各种限制等等。
因此,切实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成为中国政治参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农民政治参与制度建设,一是构建农民政治参与机制;二是保证农民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当然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固然是重要的,而关键在于如何将好的制度真正贯彻落实,从而切实为农民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2.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
农民积极政治参与作好思想准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农村妇女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此外还要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素质;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民实现积极政治参与创造物质前提和基础。此外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为农村各项事物的开展提供经济支持;4.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农民政治参与转化的方向性。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保证农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合法性。
6.扩大公民的知情权
扩大公民的知情权是鼓励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前提。当前,一要增加政治选举的透明度,使选民更全面的了解候选人,使选举过程真正能够反映选民的意志,并采取措施使公民的监督与罢免权得到保障。二要推进政务公开,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形成深入了解民意、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三要建立完善民意反映机制,建立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扩大公民参与立法的渠道,不断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7.处理好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关系
一定的政治参与水平必须与一定的政治结构相适应,政治体系只有能充分消化政治参与所带来的能量,实现体系的正常新陈代谢,政治体系才能保持稳定。如果政治体系没有足够的吸纳能力,过多、过快的政治参与必定会打破原有的权力平衡,造成体系运转障碍,最终导致政治动荡。中国目前最大的政治是发展生产力,这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经不起任何动荡。因此,扩大政治参与必须考虑制度的接受、控制能力,即发展了民主,又保持政治稳定。为此,应当遵循中共十六大提出的“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8.注重新闻媒体的作用
大众媒体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是不可否认,新闻媒体已经成为政府和公民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
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政治参与正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新闻传媒日益成长为强大的政治宣传力量,不断推动着政治制度的变革。在坚持社会责任、坚持正确导向、自觉遵纪守法、维护新闻真实的原则下,恪守着传播信息、宣传政策、社会守望、舆论监督的职能,并积极促进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当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新闻媒体的自身利益诉求和各种因素的干扰,它们有时也会违背行业规则与新闻职业精神,通过一些非规范行为去谋求小团体利益。当前我国新闻媒体在政治参与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诸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新闻炒作等若干“错位”、“越位”的消极政治参与现象。而新闻媒体具有受众性强、辐射面广、时效快、影响力大的特点,因此一旦新闻媒体偏离社会期许和责任意识,以上述非规范形式参与政治活动时,其造成的负面影响无疑将是巨大的。
如何引导新闻媒体政治参与向理性发展呢?首先要加强引导,促进政治参与规范化体系的构建;其次,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最后,要强化新闻媒体的政治监督作用,鼓励新闻媒体开展善意的时政批评,提出合理化建议。
9.发挥新兴科技对政治参与的作用
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使公民的政治参与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互联网的发展使公民参与政治的限制大为减轻,积极参与政治的人数不断增多,同时也为政治参与提升更加广泛的渠道。互联网将为政治参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激发公民政治参与热情,提高政治参与能力,丰富政治参与结构,扩展政治参与渠道,完善政治参与手段,继而全面提升政治参与的质量,推动公民政治参与民主化进程。
首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努力提高
网络政治参与者的政治修养。其次,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从法律的层面上确立人们的网上行为规范,促使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同时,加强对网络的必要监管,对扰乱社会秩序的不法网络政治行为进行坚决打击。
四、参考文献:
[1] 黄小燕(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农民政治参与:如何实现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2006-6-8
[2] 孙强(同济大学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浅谈网络政治参与》2009-11
[3] 邓华龙 李百齐 《浅析我国新闻媒体的政治参与》 摘自《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
[4] 《政治学》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8
当下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现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私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己经成为中国经济结......
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2级西南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政治学原理上课时间:2014.8-2014.10 任课教师:黄彩霞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的公民政治参......
三个年代: 灰色年代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894年。当时,中国清政府曾经接到了希腊王储和近代奥运会发起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代表国际奥委会发出的邀请书。......
中国现状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因环境污染引发的冲突达5.1万起;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
第五课 政治参与 公民责任 第一节 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第一框 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教师提问: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