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答案_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安徽)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考试答案”。
2015年安徽事业单位继续教育: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及100分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错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2、法治的生命线是公平和正义。(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3、儒家提出的“省察克治”,说的就是道德自律问题。(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4、凡保护国家公益的法为公法,保护私人利益的法为私法。(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5、经济法为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提供法律手段和制度框架,防止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所导致的弊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6、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7、公民在宪法上的平等,是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错误)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8、在法律的语境下,权力不同于权利。(正确)
正确
错误 显示答案
9、道、德、伦、理的含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绝不能交替使用的。(错误)
正确
错误
10、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正确)本题得 3 分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法家)学说那里常被提及。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墨家
2、“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的名言的发明者是(阿克顿)。
A、阿克顿
B、孟德斯鸠
C、托克维尔
D、卢梭
3、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同道德类型显著标志的最根本的行为准则的是(道德原则)。
A、道德范畴
B、道德原则
C、道德概念
D、道德规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A、民法
B、宪法
C、经济法
D、刑法 显示答案
5、“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这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说过的一句话。
A、陈独秀
B、孙中山
C、廖仲恺
D、李大钊
6、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
A、11月4日
B、9月4日
C、12月4日
D、10月4日
7、不同法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下列各项中,效力低于地方性法规的是(同级政府规章)。
A、法律
B、同级政府规章
C、宪法
D、行政法规
8、“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2004年)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容。
A、2002年
B、2001年
C、2000年
D、2004年
9、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作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型法》
B、《中华人民共和中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10、“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A、《论语•述而》
B、《荀子•正名》
C、《诗•小雅•大东》
D、《孟子•尽心下》
三、多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表述中,符合集体主义原则的是(ABD)。
A、一滴水如何才能使它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
B、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众人所助,虽错必强;众人所去,虽大必亡
2、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围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主题,提出的具体要求是(ABCD)。
A、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B、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C、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D、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中共十七大就提出保障公民“四权”,也有人把这 “四权”称为新公民四权。该“四权”是指(AB)。
A、表达权与监督权
B、知情权与参与权
C、表达权与批评权
D、知情权与参政权
4、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历来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下列选项中,符合该题意的是(ABD)。
A、“公义胜私欲”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相对地看,廉洁自律的天敌是(BD)。A、爱
B、贪
C、恨
D、欲
6、我国刑法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附加刑的是(ABC)。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拘役7、2000多年前,东方的(B)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而西方的(C)则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
A、苏格拉底
B、韩非
C、亚里士多德
D、商鞅
8、人事相处,有许多较优或较劣的选择性安排。下列选项中,属于次优类的行为安排是(ABC)。
A、以怨报怨
B、以怨报德
C、以德报怨
D、以德报德
9、“新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BC)。
A、科学立法和执法必严
B、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
D、有法可依和违法必究10、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对领导干部提出了“三严”和“三实”的基本要求。其中,“三严”是指(BCD)。
A、严以求德
B、严以修身
C、严以律己
D、严以用权
(合肥 芜湖 淮南 阜阳 蚌埠 安庆 黄山 亳州 池州 宿州 滁州 马鞍山 铜陵 绩溪 临泉) 考试总时安徽事业单位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试题答案一、判断题 (本大题......
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在线考试一、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拒不执行。( ) 本题得 3 分正确错误显......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法律可以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这一提法源自管仲,且在( C )学说那里常被提及。A.儒家B.墨家 C.法家 D.阴阳家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A......
中国传统文化第二阶段在线作业单选题 (共25道题) 展开收起1.(2.5分)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____等封建道德的准则。 A、乐B、诚 C、忠 D、信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1、“人权入宪”是个值得纪念的事件。我国在( )的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在第33条中增加了“国家尊重与保护人权”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