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2_地震中的父与子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地震中的父与子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震中的父与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20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责任·承诺·信赖》谈《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一位父亲在地震废墟里挖掘了长达38时后将自己的儿子救出来了,这样的传奇故事只因为一句话的信念:无论发生,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这篇课文是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 上 册第 六单元一篇精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感受父子情深。如何去揣摩文字背后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思想感情呢?我会和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在品词析句中去体会。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而我们要培养学生感悟作品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混乱的混”等8个生字,会写“颤动的颤”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昔日、废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4.领悟作者描写人物以及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按部就班,层层递进,因人而异,和谐师生。这是我所向往的课堂。我会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我的课堂不再呆板、生硬。朗读法体现文字的音乐美,演示法体现文字的建筑美,讨论法彰显课堂和谐。。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我的课堂书声琅琅,思维飞扬。这篇课文,我将拟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说说第一课时流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来具体说说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新课

1.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运用故事导入法:在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用身体挡住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她那压得变形的姿势显得有些诡异,猛然间抢救人员发现在她的身体下面还躺着一个孩子,人们小心的把压在她身上的泥板移开,庆幸的是孩子还活着,熟睡的脸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温暖,随行的医生在给孩子做检查时,发现里面有一部手机,上面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记住,妈妈很爱你!”看惯了生死离别的医生在那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在这一环节我通过身边的故事,有效的吸引孩子们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动机。顺势进入下一环节。』

二、梳理文脉重方法

1.在梳理文脉重方法的环节中,我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通过讨论、查字典等方式自主学习,因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当然,我会特别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爆”字,下面是水的变体,不要写成“水”字。随后,我会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我会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我会指导学生用要素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本课讲述了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在这一环节我既落实了字词教学,又把握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培养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为下一环节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三、品词析句悟真情 1.在品词析句悟真情环节中,我会出示问题:你们觉得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了不起的父子”,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做好批注,划出父亲了不起的句子。

2.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4个句子:

(1)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2)“谁愿意帮助我?”没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3)“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首先,品味第一句: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在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抓住“漆黑、猛然”等词语,体会父亲的心理变化,从眼前一片漆黑的绝望再到坚定的站起身来的信心,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其次,品味第五句: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在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抓住时间的变化,运用对比的方法,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让学生体会这样才能把时间的漫长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才能凸显父亲的了不起。

而另一句“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会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在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学生可能会说:父亲挖着遇到了铁钉,所以把手刺破了,流了好多血。

可能会说:父亲衣服被钢筋刺破了,所以衣服才会破烂不堪。

还可能会说:父亲挖的时候,泥板塌了,尘土飞扬,父亲的汗水与灰尘夹杂在一起,所以父亲满脸灰尘。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父亲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依然坚持,可以看出父亲的了不起。

最后,我让学生自主学习父亲寻求帮助的句子,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学生探究后得出,这几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反复的话让他成为了人们眼中的 “失常”父亲,但他那不同寻常的爱让我们觉得他是那么的了不起。【在这一环节,我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由扶到放,通过读思画议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突出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四、拓展延伸重运用。

我让孩子们说一说赞美父亲的话,再引导学生用他们口中的赞美试着汇成一首小诗。学生写后,我相机点评。这样既能使学生积累语言,又能使学生情感深化,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评委老师,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已经说完了,接下来,我会预告下节课内容。下节课让我们再来看看了不起的儿子。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通过一颗红心,带着充满亲情和爱,在信念和信任中感受父子情深,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责任·承诺·信赖,这堂课我带领学生解词析句,丝丝入扣。

以上是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完毕,感谢各位评委。

地震中地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父爱的支撑下儿子获得......

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文林小学 毕雪燕一、教材分析: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反思一下,原因是:我从中心词“了不起”入手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词选择、组织材料的。教学思路是由中心到内容。在这个教学思路的框定下,学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

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领悟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地震中的父与子2.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地震中的父与子2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震中 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震中 与子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