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题_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试”。
开拓准备中心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知识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2.风险评估是指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
3.风险预控是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预先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出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4.不安全行为是可能产生风险或者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
5.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危险源辨识方法采用最多的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致因机理分析法。
6.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对煤矿所有风险管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划分,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重点区域和项目,是为风险管理确定目标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
(二)风险评估方法 7.神东煤炭集团目前在本安管理体系中使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是风险矩阵法。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风险管理对象是可能产生或存在风险的主体。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1.管理对象提炼
9.风险管理标准是针对管理对象所制定的用于消除或控制风险的准则,风险管理措施是指达到风险管理标准的具体方法、手段。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87—— 2.管理标准与措施制定 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 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出处: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AQ/T 1093—2011)11.矿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成员,应包括管理层、安监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有关部室区队或班组的相关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班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岗位员工。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3——4.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小组
1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照风险等级分特大风险、重大风险、中等风险、一般风险、低度风险5个等级。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3.本安管理体系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按行动前的意识,分为有意识不安全行为和
无意识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员工不安全行为分类因素 1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按照行为痕迹,可将不安全行为分为有痕不安全行为和无痕不安全行为。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14 15.《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对本安企业建设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本安一级单位、本安二级单位、本安三级单位、本安四级单位。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6.《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的否决指标之一规定,死亡人数累计达2人(含)以上的,取消本年度等级评定。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7.《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符合 PDCA的运行模式。
出处:AQ/T1093-2011第4.1。
18.《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安全风险预控管理方针应传达到 全体员工,使其认识到各自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义务、责任。
出处:AQ/T1093-2011第4.2-g。19.《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组织员工进行班前、作业前风险评估,作业中如存在不符情况应汇报,并组织班后或作业后评估。
出处:AQ/T1093-2011第4.3.7-d。
2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煤矿应建立健全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应由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
出处:AQ/T1093-2011第4.4.1-b。
2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每年至少评价一次本单位对在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并形成评价报告。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2.《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它有关的相关方。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3.《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应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统一决策、管理、支配。
出处:AQ/T1093-2011第4.4.2-b。
2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急救管理要求,应确保每年至少有10%的员工接受急救培训。
出处:AQ/T1093-2011第4.7.2.2。
25.《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要求,应定期对事故进行回顾,以强化 风险意识与预控能力。
出处:AQ/T1093-2011第4.7.2.3-e。
26.《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职业健康管理要求,员工个体防护及各作业场所健康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提示标志醒目。
出处:AQ/T1093-2011第4.7.4.1-c。
27.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以观念文化、管理与法制文化、行为文化、物态文化等组成的安全文化形态体系为核心。
28.本安信息系统主要包括高级管理层、职能部门、生产单位三个子系统。29.公司所有员工都可应用本安信息系统,进行隐患、不安全行为等安全信息的录入。30.本安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上下互动、资源共享、统一管理、集中控制。31.应用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录入隐患时,整改类型分为立即整改和限时整改两类。
32.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中,将危险源风险预警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巨警、重警、中警、低警、轻警5级。
33.本安信息系统四级检查层次是指高级监察、部门监管、单位管理和现场自查。34.为了避免了检查的随意性,增强检查人员检查的目的性与主动性,系统设计了 动态检查工单 工单和 内部考核评审工单 工单功能
35.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备、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
出处:《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 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36.煤矿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并应确保煤矿安全设施、环保设施、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出处:《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6号 ;《环境保护法》第26条
37.煤矿要依法持有“六证”,具体包括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矿长资质证、矿长安全资格证。
38.《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三条规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39.《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0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有效期为3年,每3年复审一次。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42.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煤矿“三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通知(煤安监行管〔2009〕24号)中“三项岗位人员”指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含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4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中第一条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 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44.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第五条规定:煤炭生产企业依据开采的原煤产量按月提取。其中,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吨煤30元;
4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规定了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应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三部分。
46.1.掘进机工作时,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 1%,否则,必须停机处理后方可生产。
47.2.钻孔进给速度 不宜过快,否则将 钻杆顶弯 或造成 岩粉无法排出而堵塞 钻杆孔。
48.3.掘进机开机前要保证截齿齐全,截齿不全严禁割煤,更换截齿时,必须将主断路器手把打到 断开 位置并上锁,在顶、帮支护 完整 的地点进行。
49.4.掘进机作业时要做到 开机开水、停机停水。
50.5.锚杆机应停放在 支护完好、底板平整、无淋水、无积水 且不影响其它设备运行的巷道。
51.6.综掘机掘进选择进刀位置一般情况下,应从工作面 下部 选择进刀;顶板破碎巷道,应在工作面 底部 选择进刀;半煤岩巷道,应在煤岩结合处的 煤层 选择进刀。
52.7.综掘机切割头在最低工作位置时,截割部与铲板间距不得小于300毫米。53.8.综掘机停机顺序: 停泵闭锁挂停电牌。
54.9.对当班所掘巷道进行质量标准化检查,工作面的、等工程质量情况符合设计要求,工作面顶、帮 符合规程要求。
55.10.综掘机司机挂设激光指向仪标准作业流程中,所需工具 线绳、线锤、登高爬梯、安全带 ;所需设备 激光仪、自制激光仪。
三、选择题
1.在煤矿风险管理过程中,(c)是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A、目标的制定 B、体系文件的编制 C、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D、风险管控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57——第一节概述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59——
(一)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方法
2.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的过程属于(B)。A隐患排查 B 危险源辨识 C 风险评估 D 事故调查 3.下列情况中,(C)属于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A、顶板离层 B、瓦斯超限 C、急停开关不完好 D、违章操作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 4.下列情况中,(A)是人员的不安全行为。A、高空作业不佩戴安全帽 B、室内通风不良
C、组织机构不健全 D、设备不完好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 5.下列情况中,(C)是管理的不安全因素。A、在不正确的位置上工作 B、指挥失误
C、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符合规定 D、设备无标识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79——3.危险、危害事件识别 6.本安管理体系中重大风险等级的风险值范围是(B)A、3-8 B、18-25 C、25-30 D、30-36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 7.下列不属于危险源监测手段的是(B)
A、仪器监测 B、风险评价 C、工作观察 D、安全检查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97——
三、危险源监测
8.煤矿应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的危险源,制定适当的预警方法。通常将风险预警等级分为5级,其中最高级别的预警警度为(B)A、重警 B、巨警 C、低警 D、中警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100——
三、风险等级划分 9.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最终责任由(A)承担。
A、煤矿最高管理者 B、煤矿安全负责人 C、煤矿生产负责人 D、煤矿总工程师 10.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应由(B)批准。A.管理者代表 B.矿长 C.分管安全的副矿长 D.工会主席 11.不安全行为管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内容(C)
①制定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流程、职责、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 ②识别工作人员的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尽职行为;
③采取预防性措施消除或者减少可能发生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尽职行为; ④现场检查现场工作人员的行为状态和工作条件; ⑤现场监督、指导和改正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 ⑥采取措施防止因行为问题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⑦总结不安全行为和不尽职行为发生规律,不断提高行为安全管理水平。A.①③④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2.不安全行为三种基本控制途径中的自我行为控制是指(D)
A.工作流程设计实施 B.进行计划和监督 C.实施检查和改正 D.从思想、情感、价值观和利益方面控制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3.下列情况中,(C)是人员的不安全因素。
A、岗位职责不明,设置不合理 B、规章制度不全,不符合实际 C、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D、采掘设计缺陷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有痕的不安全行为的是(B)。
A、在空顶下作业 B、在安全出口处放置其他物品,造成通道不畅通 C、睡岗 D、井下作业时,私自拆卸矿灯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管理评审报告》中应有的内容?(B)A.体系文件修订 B.动态考核标准 C.内外部审核问题改进和纠正 D.需要改进的过程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246——
三、管理评审报告决议内容 16.本安管理体系中本安企业建设二级是指评价综合得分达到(D)分及以上。A.95 B.90 C.85 D.80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7.本安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中规定,“新入矿员工要接受不少于(D)学时的安全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培训资料齐全。”
A.12 B.24 C.36 D.72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8.《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中规定,“员工薪酬中安全结构工资所占比重不得低于(A)”
A.30% B.35% C.40% D.50% 出处:《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的通知,办〔2010〕133 号
1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C)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A.6个月 B.3个月 C.1个月 D.10天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特点(C)A 以风险预控为核心;
B 以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 C以隐患排查为重点; D 以PDCA循环方法为运行模式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22。21.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录入信息修改时限是:(B)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无限制 22.现场检查发现的隐患录入本安信息系统后,在下列(B)情况下会升级预警。A.风险等级为巨警 B.未在规定时限内整改 C.风险等级为重警 D.隐患为重大隐患
23.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A)模块,查询到本单位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总数以及分类数量
A.安全风险概述 B.危险源管控表 C.危险源管控分析图 D.Ⅰ类重大隐患管控表
24.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C)模块,查询到本单位各个时间段各级检查人员查出的各类隐患
A.安全风险概述 B.风险管理表 C.危险源管控表 D.I类重大隐患管控表
25.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B)模块,查询到全公司和本单位已辨识出的危险源成果
A.安全风险概述 B.风险管理表 C.危险源管控表 D.I类重大隐患管控表
26.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A)模块,查询到全公司已辨识出的人员不安全行为种类和数量
A.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 B.不安全行为管控表 C.不安全行为管控分析图 D.人员不安全行为趋势判断 27.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B)模块,查询到全公司和本单位各级检查人员查出的各类不安全行为
A.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 B.不安全行为管控表 C.不安全行为管控分析图 D.人员不安全行为趋势判断 28.在本安信息系统中,综合查询中的(D)模块,可以根据录入的不安全行为信息自动统计分析,做出不安全行为可能导致事故的趋势性判断
A.员工不安全行为表现及其分类表 B.不安全行为管控表 C.不安全行为管控分析图 D.人员不安全行为趋势判断 29.在本安信息系统中,综合查询中的(D)模块,可利用日常危险源(隐患)检查和监测数据,对煤矿各大生产系统可靠性进行自动分析与评价,得出生产系统的可靠数
A.安全风险概述 B.风险管理表
C.危险源管控表 D.煤矿生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
30.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C)模块,查询到全公司和本单位各级检查人员查出的各类隐患信息和不安全行为信息
A.危险源管控表 B.不安全行为管控表
C.检查问题及扣分原因汇总表 D.各单位动态检查发现问题统计表 31.在本安信息系统中,综合查询中的(A)模块,对本单位各部门参与检查的人数、查出的隐患数量、不安全行为数量、管控扣分等信息进行了统计
A.检查单位查出问题统计表 B.检查人员查出问题统计表 C.检查问题及扣分原因汇总表 D.各单位动态检查发现问题统计表 32.13.在本安信息系统中,综合查询中的(B)模块,对本单位及各部门人员查出的隐患数量、不安全行为数量、管控扣分等信息进行了统计
A.检查单位查出问题统计表 B.检查人员查出问题统计表 C.检查问题及扣分原因汇总表 D.各单位动态检查发现问题统计表 33.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A)模块,对公司季度检查和所应用的考核标准进行查看与下载
A.定期考核评分标准 B.动态考核评分标准 C.月度动态考核表 D.季度动态考核表
34.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B)模块,对公司和本单位日常动态检查所应用的考核标准进行查看与下载
A.定期考核评分标准 B.动态考核评分标准 C.月度动态考核表 D.季度动态考核表
35.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C)模块,对本单位及各部门月度考核得分情况进行查看与下载
A.定期考核评分标准 B.动态考核评分标准 C.月度动态考核表 D.季度动态考核表 36.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D)模块,对本单位季度考核结果进行查看与下载
A.定期考核评分标准 B.动态考核评分标准 C.月度动态考核表 D.季度综合考核表
37.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C)模块,对本单位季度考核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查看与下载
A.定期考核评分标准 B.动态考核评分标准 C.季度考核评审报告 D.季度综合考核表
38.在本安信息系统中,可以通过综合查询中的(B)模块,对承包商以及承包商施工队月度考核情况进行查看与下载
A.承包商统计表 B.承包商动态考核表 C.承包商施工信息汇总表 D.承包商季度动态考核表
39.不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规定的特种作业的是(C)
A.采煤机司机 B.综掘机司机 C.井下机电设备的安装工 D.主扇风机操作工
40.《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95号)明确的特种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不包括(C)。
A.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工 B.叉车司机 C.煤矿主提升机司机 D.电梯司机
41.《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规定:煤矿企业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B)年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一次检测评价。
A.半年 B.一年 C.二年 D三年
4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范围,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申报范围?(D)
A.贮罐区(贮罐)B.锅炉 C.井工开采煤矿 D.电梯 43.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要求,严格落实企业职工先培训后上岗制度。矿山、危险物品等高危企业要对新职工进行至少(D)学时的安全培训。
A.12 B.24 C.36 D.72 4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重大事故是指(B)
A.造成(3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B.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C.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D.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号)对事故报告中的谎报认定条件规定为(C)
A.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
B.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
C.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
D.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46.文明生产对巷道积水超标的规定为(B)
A、长6m,深0.2m; B、长5m,深0.2m; C、长4m,深0.2m 47.锚杆安装时间距、排距允许偏差为(B)。
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48.锚杆的抗拔力,合格应不小于设计值的(C)。
A.70% B.80% C.90% D.100%
49.采掘工作面直径大于(C)的大块矸石不得上皮带。
A、100mm;B、200mm;C、300mm;D、500mm。50.巷内水幕应封闭全断面,喷嘴要迎着风流方向,灵敏可靠,雾化好,水幕的长 度不得小于巷宽的(C)。
A、50%;B、80%;C、90%;D、100%。
四、简答题
1.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的人员不安全因素有哪些(说出4点即可)?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
(1)操作不安全性(误操作、不规范操作、违章操作);(2)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指挥失误、违章指挥);(3)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4)决策失误;
(5)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带病工作、酒后工作、疲劳工作等);(6)工作中心理异常(过度兴奋或紧张、焦虑、冒险心理等);(7)人员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2.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的机器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说出4点即可)。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
(1)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2)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3)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要求;(4)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
(5)机器、设备、装置、工具安全标识不齐全或不规范;(6)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7)机的其他不安全因素。
3.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的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有哪些(说出4点即可)? 出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实施指南》(1)矿区及其周边地表水和地下水域的威胁;(2)煤层岩层构造威胁;(3)地热威胁;(4)煤尘爆炸威胁;(5)煤层自燃威胁;(6)瓦斯突出威胁;(7)其他自然地质威胁;
(8)工作地点温度、湿度、粉尘、噪声、有毒气体浓度等超过规定;(9)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10)工作地点风量(风速)不符合规定;(11)井下巷道布局不合理,巷道质量不合格;(12)工作面布置、规格尺寸不合理;(13)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14)路面质量不合格;(1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16)道路标示不齐全、不明确;
(17)警示标杆和导牌不齐全,放置位置不合理;(18)其他工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4.《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T 1093—2011)要求,煤矿企业应在什么情况下开展持续的风险评估?(说出4种情况即可)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T 1093—2011)4.3.2 答:1.新改扩项目前;2.新设备、设施、工艺和技术应用前或有重大改变时;3.为特定项目(采煤工作面安装、初次放顶、收尾、回撤,采掘工作面过构造、过冲刷带、过富水区、过空巷,排放瓦斯、井下电气焊、大型设备安装与检修等)制定安全措施前;4.执行重大风险任务前;5.执行特定检查和实验前;6.审核发现重大不符合项;7.调查事故(包括未遂)暴露的新风险。
5.你了解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其中一种风险评价方法的评价要点?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一书P66 工作任务分析法
实施步骤:以清单的形式列出系统中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及每项任务的具体工序,对照相关的规程、条例、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每道工序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
适用范围:辨识企业现有工作条件下各工作任务中存在或潜在的所有危险源。要求:事先准备好相关的岗位职责、作业标准、作业规程等资料,辨识人员必须熟悉相应地工作任务及其工序、作业标准、作业规程,且有丰富的从事此工作任务的工作经验。
6.你是如何理解安全隐患和危险源的?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 /T1093-2011)、《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如:用电,用火等,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隐患是已经存在的问题
危险源是存在危险性的分部分项工程,不一定是要发生的。
7.你是如何理解危险源辨识和隐患排查的?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 /T1093-2011)、《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
危险源辨识:在工作前,通过特定的方法,对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在工作是避免出现事故。
隐患排查:是指对现场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排查,发现已经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未发生事故以前进行整改。
8.:你是如何理解重大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
出处:《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446号)
答:(1)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有标准的,不是凭经验确定的。针对不同层面,不同企业、对重大隐患的认定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重大隐患分为Ⅰ类重大隐患和Ⅱ类重大隐患。
Ⅰ类重大隐患:是指各生产建设经营单位自身难以解决,需要公司帮助或协调解决的重大隐患或问题。Ⅱ类重大隐患:是指各生产建设经营单位可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隐患或问题。
(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实践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管理中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践中有时不加区别这两个概念。
9.你是如何理解不安全行为和“三违”的?
出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规范》(AQ /T1093-2011)及相关资料 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指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三违”的部分内容。
三违: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10.你觉得本安体系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区别有哪些?
出处:《本安管理知识手册》 区别
(1)现阶段,推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而实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行业推荐(AQ/T1093-2011)和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内在需求。
(2)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管理方法。安全质量标准化是管理标准,以此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安全质量标准。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一套企业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安全职业健康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安全健康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安全职业健康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安全职业健康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3)安全质量标准化主要强调的是结果性管理,重点是隐患排查和治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强调的是风险的超前预控和过程性管理,其核心是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与管理。(4)安全质量标准化侧重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管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人、机、环、管”全方位管控,且侧重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
(5)运行和评价方式不同。安全质量标准化没有运行程序性要求,由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验收评定等级,无周期限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按照管理体系程序运行,有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和第三方审核要求,且有审核周期要求。
(6)等级划分和评级标准、方法不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等级为:本安一级、本安二级、本安三级、本安四级共四个等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分:特级、一级、二级共三个等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评级标准和评级方法高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表现在范围更广,否决指标更多。
11.你觉得本安体系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联系主要有哪些?
出处:《本安管理知识手册》 联系
(1)都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和持续改进、动态管理的理念。都强调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评价指标都是根据国家和行业法规、标准以及安全健康的有关规定编制的,都强调以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为底线。
(2)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本安体系的基础。安全质量标准化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更具体化,更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体系的有效运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可全方位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实现降低职业风险,提高本质安全的目的。
(3)安全质量标准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华集团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包含七个专业68个部分(134个小项),532个考核指标。神华集团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第一版)包涵5大部分、28个系统、206个元素、962个考核指标,98.3%融合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指标。且由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价标准具有可扩充性,在实践中,神东本质安全管理考核标准与神华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已实现了100%的融合。
12.你是如何理解体系运行中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
出处:《本安管理知识手册》 内部审核 是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了规定的目标等所作的系统的、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是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和监督机制。
管理评审是指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应依据自己预定的时间间隔对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需的信息,供管理者进行评价。管理评审应根据体系审核的结果、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对持续改进的承诺,指出方针、目标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其他要素可能需要进行的修改。评审工作应形成文件,并将有关结果向负责体系相关要素的人员、员工及其代表通报,以便他们能采取适当措施。
13.请结合个人工作岗位,列出导致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可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来列出)。(每种说出3点即可)
出处:神东安监〔2011〕5号《神东煤炭集团生产单位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措施指导意见》
答: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观原因
1.新入企员工对作业环境不熟悉,且有尝试、创新的想法,往往不能按章作业,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2.个别劳务工文化程度低,从事一些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时,对此项工作理解不够透彻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3.工作时间长的老员工,因从事此项工作时间较长且未发生过安全事故,思想比较麻痹,总认为自己一直这么干也没有发生事故,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性的不安全行为。
4.个人不能认真参加安全培训,安全意识淡薄,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在具体的作业中随意发生不安全行为。
5.图省事、怕麻烦,侥幸心里作怪。偶尔的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也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6.作业过程中思想开小差,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导致作业程序不规范,发生不安全行为,甚至造成事故。
7.作业地点流动性大的员工,由于违章隐蔽、查处难等实际情况,发生不安全行为。8.单岗作业人员主观安全意识松懈,睡岗、脱岗类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9.外委施工队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应付、凑乎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客观原因
1.由于经济利益的趋势,总考虑要完成生产任务才有效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特别在设备抢修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类不安全行为。
2.作业环境(条件)较差、设备不完好、安全设施不齐全等因素形成了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客观条件。
3.单位和相关部门培训不到位,员工技能和安全意识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4.单位安全管理机制存在缺陷,形成了不能全员参与治理不安全行为的被动局面。5.井下各作业场所点多面广,各级管理人员客观上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6.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没有对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梳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7.对不安全行为治理的方法和手段简单、粗暴,导致员工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根治。
8.班前会组织得不好,员工对作业场所情况了解不够,对相关要求掌握不到位,上岗后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9.缺乏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增大了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可能性。
10.基层单位和业务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该发的证件没有发,该更换的防护用品不能及时更换,造成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11.当班工作安排不合理,任务过重,完成不了,简化程序,不按章作业;或任务过轻,员工有过多的富余时间做其它事情,造成无组织作业,发生不安全行为。
14.本安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有哪些?请答出五种。
出处:《本安管理知识手册》
(1)可实现隐患(问题)闭环跟踪管控;
(2)可实现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类统计和趋势分析与判断;(3)可实现对各类危险源的预警和跟踪管控;(4)可实现考核评价自动评分;
(5)可实现生产系统安全可靠性分析与评价;(6)可实现生产安全事故上报统计功能;(7)可实现系统重大危险源跟踪管控;(8)具有报表自动生成功能;(9)具有安全信息发布和查询功能;(10)具有安全检查工单生成功能。
15.在本安信息系统公共查询页面,您可以查看到哪些信息?请您列出五项。
出处:本安信息系统公共查询页面
1.神东煤炭集团本质安全单位建设考核情况表 2.神东煤炭集团领导值班信息 3.安全简报 4.安全生产天数 5.各矿预警信息 6.相关法律法规 7.神华安全文件 8.神东安全文件
16.简要叙述本岗位1条标准作业流程,按照流程步骤、作业内容、作业标准、安全提示进行答题。
17.工作面如何处理皮带跑偏 ?
1)作业人员对皮带机头皮带跑偏情况进行检查,如果遇到驱动滚筒至卸载滚筒的皮带跑偏,先停机、闭锁、上锁,然后对跑偏位置的架子进行调整(如果上皮带向小帮跑偏就把小帮的上架子向机头方向调整,也可把大帮上架子向机尾方向调整;如果上皮带向大帮跑偏处理方法反之。
2)如果下皮带向小帮跑偏就把小帮的下托辊向机尾方向调整,也可把大帮的下托辊向机头方向调整;如果下皮带向大帮跑偏处理方法反之。
3)作业人员对皮带机头储带仓的皮带跑偏情况进行检查,(跑偏可在皮带在滚筒的位置看出,)如果遇到其中一个滚筒上的皮带向一边跑偏,先停机、闭锁、上锁、松张紧,然后对此滚筒向另一边方向调整。其它滚筒进行同样调整。
4)作业人员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一地段大、小帮皮带架高低不平而且在运转过程中有撒煤现象,先停机、闭锁、上锁,对大、小帮架子中较低的进行垫高。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近年来,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并推行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效地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一......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风险预控管理办公室在集团领导的要求下,重点了解各煤矿单位体系建设的进度和开展情况,坚持日常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相结合,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月份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按照国投煤炭公司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们成立了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安全风险管理建设实施方案》,对全矿井所有工作任务进......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预控管理体系1、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简介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神华集团于2005年立项,组织中国矿业大学等国内6家研究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