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经验_写作经验
写作的经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写作经验”。
作业名称: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写作的经验,作文教学的困惑和
思考
课程名称:
教师:李志强
学生:梁元霄
系别:中文系
班别:08对外汉语本 学号:200701222
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写作的经验,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在学习中会经常接触写作,所以“作文”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直到我成为一名大学生,我对作文有这不同的看法,下面我就自身经历谈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作文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一、写作的经验。
在写作训练中,我们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是或内容苍白空洞素材贫乏,无话可说;或所用素材千篇1律人云亦云。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我们平时阅读量小,缺乏对素材的积累准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而实际上,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本来就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之源。我们可以在平时的阅读、生活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获得表情达意、叙事说理的“活水”,让作文绽放美丽的花朵。
(一)深入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材运用例举。
作文部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素材运用案例”实用性很强。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是我们比较易于掌握善于运用的作文素材,《新学案》把这一部分安排的细致周到,每个人物的相关内容由三块组成,包括“人物传真”“运用方向”“佳作链接”。这样,我们学习借鉴起来能得心应手,也能学以致用。
(二)温故知新,激活材料。
知识的学习要做到温故知新,教材中的作文素材的积累也要“温故”而“知新”,也就是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同时,要激活材料,打开视野,拓展其思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形成素材积累体系,由点变成面,由面变成网,一网百用,让教材这片“后花园”里鲜花永不败。还有的就是听故事,谈立意,既能训练作文的审题立意,又能积累作文素材,一举两得。
(三)观察时政新闻播报。
三鹿奶粉事件相关新闻——焦点访谈《“问题奶粉”溯源》、“法治报道”《“鹿”死谁手》(三鹿奶粉案庭审纪实+众多内幕法庭曝
光)、“新闻联播”温家宝看望奶粉事件患病儿童并考察奶制市场、《国家部署全力救治奶粉事件患儿》。这些新闻的轰动性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致,所以组织学生发表看法,探讨新闻背后的文化根源,道德心理等,这样对于提高作文的深度、现实意义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影视专题欣赏。
“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易中天评汉代风流人物》之刘邦(配合《鸿门宴》)。这些专题片的主人公本身就是很经典的素材;主讲人的独具慧眼的评析、不同凡响的观点,启发学生的思考,增加其见识;而且紧张的复习期间调节胃口,学生热情高,兴趣浓,写影视欣赏、评价人物、写心得体会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大有裨益。
(五)定期回顾梳理。
当下不少学生,包括 老师,往往只管积累不问掌握,注重积累不注重梳理。如此一来弊端多多:明明记过,浑然不知;素材不熟,写作时无法链接;材料混乱,乱用一气„„为了避免以上弊端,我们组织学生定期回顾梳理。
回顾的形式:
一、动员晨读自觉回顾,每周一课前抽查;
二、提供索引,同位间相互提问,每月一次;
三、考前回顾,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梳理的形式:
一、由材料想可用于写作的话题;
二、以列提纲的形式,由话题筛选材料;
三、拓展思维,举一反三。
(六)关于提高英语写作的经验。
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努力提高的四项基本功,它们互相影响和制约,密不可分,其中尤其以写作最能标志一个人的外语水平。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对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在英语写作中,笔者认为大学生英语作文经常出现下列问题,先将其大致总结如下
1.语法问题。
在批改学生作文中,发现语法问题还是首当其冲。这其中包含词汇性语法错误和句法错误。
词汇性语法错误:
(1)拼写错误,比如 rise 的过去分词是risen 而不是rised
(2)词类滥用,比如 There is no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claes.(3)冗余问题,比如 The child is be like a flower.(4)及物和不及物动词的使用问题,比如 Dalian is a nice city to live.(5)动词一致性问题,比如 Smoking do a lot of harm to your
2.词汇问题。
根据大学英语四级的词汇要求,学生应至少掌握4000 英语单词。虽然很多学生单词量达标,但是只是局限于领会式掌握词汇,而可以灵活使用的词汇非常有限,这就使得我们在作文中往往用词简单单调,同一单词重复使用,句子不生动,有时甚至不能达意,使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3.写作技能和技巧问题。
许多人在看到作文题目时,并不认真审题,缺乏对题目的思考和分析,提笔即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文章没有主旨,通篇没有条理和逻辑。
二、作文教学的困惑。
作文教学的困惑主要表现在传统的作文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传统的作文教学,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皓首枯灯,为讲评唇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其结果是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害怕最头疼的课,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写了几年作文,其结果是初中毕业了写起作文来依然是语句不通,表意不明,满篇学生腔、八股调。如“记一个„„的人”,这个人必然小学时候的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或小明、小刚、小王之类的人;“记一件„„事”,这件事必定是小学时候的事,因为这些人、事你中学老师不懂,他可以编造。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假话、大话、废话满天飞,内容空洞无物。
三、关于作文教学的思考。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系统中最具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一项系统工程。下面我简要谈谈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长期以来,教师们只看到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的表象,而没有看到其实质,总是错误地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归纳为学
生缺乏生活体验,于是提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素材。这种提法由来以久,时至今日,其实际效果不大。教师们并没有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作文教学与阅读、生活脱节。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源于生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下面还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
1、全面、正确地理解作文教学内容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2、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中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如在教《背影》时,指出这篇课文写得如此生动感人,是作者朱自清对自己父亲的四次背影细致观察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人物,抓住特征,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还较低,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提高这种能力。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重视作文教学外,还必须坚持让学生多读、多练,同时采取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
首先,要求学生多读。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音。”阅读是作文的主流,是学生获得写作范式的必由之路。阅读可帮助人们认识生活,提高观察、分析和理解生活的能力。
其次,养成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写日记、周记可以让学生感到自然、实在,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培养了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训练了学生用书面语准确、流畅地转换口头语的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再次,每周让学生抄一篇好文章。我每周都布置学生抄一篇课本外的优秀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长期坚持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既陶冶了学生美的情操,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欣赏能力,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拓宽了写作视野,提供了写作素材,又达到了练习书法的作用,实在是收益无穷。此外,如鼓励中学生为班上墙报、校广播站写稿,帮身边的亲朋好友写信、写报告、写申诉等,都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写作经验。
高考作文预测 人文关怀话题受关注 http://.cn2011年06月06日 10:23长春《城市晚报》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微博)总分中所占40%的比重,比例份额较大。本报开通“高考作文预......
【写作】(1)综合写作之前就听到很多大牛们说综合写作只要把听力的内容写得越多越详细,分数就越高,所以对综合写作的听力总怀有畏惧心理。现在想想,练过听力和口语之后,这里的听力......
写作经验:1. 读懂文章再下笔:认真通读全文要正确理解了在写,千万不能在不理解的情况下就动笔;遇到难句,别慌,静下心来,心理暗示一定能看懂,看到后面的就明白了;找出文章的关键点。2. 读......
我认为上述见解有失偏颇。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我们不少英语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若能将......
新状元教育—关于写作的经验之谈所谓写作即是将语言化作文字的一个过程,只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的作者有对文字要精心组织,结构和层次要分明。注意“凤头”、“猪肚”和“豹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