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新闻》学案_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短新闻》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短新闻两篇导学案”。
《短新闻两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掌握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2.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洞察世相、了解历史的意识。[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赏析《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现场描写与历史背景相结合的叙事特色。2.赏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在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的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难点:学习和体味两篇新闻的情感倾向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导入
二、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
三、文本探究
1、请按时间顺序列出英国殖民者在文中的活动。
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3、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4、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5、香港回归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可以用多个侧面、多个角度选材来表现,本文是如何处理的?
6、“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时间为什么要具体到“零4天”?
课堂小结:
本文重温了香港回归那一刻的 激动与自豪。这不仅仅是事件本身的特殊性,也是与本文的艺术再现分不开的。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 报道中,本文新颖别致,匠心独运。作者没有直接写仪式现场的庄严,而是选择了末代港督和“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一角度,耐人寻味,独辟蹊径,也应成为我们写作的典范。
第二课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写作背景
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二、思考下列问题。:
1、在介绍参观过程之前作者先对集中营的哪些情况进行了介绍?
2、在课文的前三段作者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找出相关语句,加以理解。
3、参观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4、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5、本文的题目非常醒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没有新闻还写什么?
6、如何理解这篇新闻的主题?
第三课时 练习巩固
一、知识应用自测
1、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A、旗杆 掩映 飘扬 蒙蒙细雨 B、易帜 恶梦 凋谢 惊惧万分 C、废墟 窒息 踉跄 绿树成荫 D、祈祷 呆滞 嬉戏 不寒而溧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的人。B、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C、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
D、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分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
二、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上海1957年2月12日电)这几天上海街头积雪不化,春寒料峭,最低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七点四度,上海人遇到了有气象记载的八十多年来罕见的严寒„„
“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
这是诗人臧克家1947年2月在上海写下的诗篇《生命的零度》中开头的两句。这几天比十年前冷得多,据上海市民政局调查,到目前并没有发现冻死的人。民政局已布置各区加强对生活困难的居民特别是孤苦无依的老人的救济工作。为了避免寒冷影响儿童的健康,上海市教育局已将全市幼儿园开学日期延至18日。
3、简析着名诗人臧克家的诗句“前天一夜风雪,昨夜八百童尸”在《上海严寒》这篇消息中的作用。
4、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导语中的景物描写在整条消息中的作用。
5、简要说明《上海严寒》一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特色。
三 思考探究:
学生认真体会以下几个句子,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1、体会“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的含义是什么。
2、怎样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波娑起舞。”
3、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4、那个女孩在微笑。在笑什么呢?
5、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眼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这是为什么?
四、拓展提高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新闻所体现的中心(20字以内)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4日在这里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动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石。他表示,对于台湾任何人,任何政党朝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方向所作的努力,我们都欢迎。只要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政党,也不管他们过去说过什么,做过什么,我们都愿意同他们谈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问题。
10短新意两篇(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香港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2、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3、品味......
《短新闻两篇》导学案《别了, “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把握新闻的基本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简洁凝练的特点。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3.......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爱国情感。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教学重点、难点: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短新闻两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二、能力训练目标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
新闻、访谈阅读学案一、新闻的文体特征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2、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