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活动,近年来迅速成为新的旅游热点。然而,不管是在理论界还是在旅游实践领域,都缺乏对红色旅游发展原因和原理的深层次探索。因此,对红色旅游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意义,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深层次地了解红色旅游动力要素作用的内在原理和机制,极大地丰富红色旅游相关理论研究,更好地指导红色旅游开发建设。红色旅游动力机制成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和建议以及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产品和市场开发、区域合作等。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中国
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4年1月,由江西发起并联合七省市签订了共同发展红色旅游的《郑州宣言》;同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各界对红色旅游的关注开始与日俱增,相关学术研究也逐渐升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应用研究也日渐丰富,为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入开展,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体验化和多样化方面发展(何烈孝等,2011)。在红色旅游的发展走向研究上, 张娟认为在“红色” 圣地发展的初级阶段, 可以优先发展 “红色旅游” , 并留出足够时间培育“绿色” 旅游市场;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开发、产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张颢(2007)认为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欠缺、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发展不稳定等问题。此外,红色旅游发展的水平空间差异明显,资源开发存在一拥而上的现象;行政区划壁垒阻碍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多数红色景区所在地经济基础薄弱,区位条件欠佳,可进入性差;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游览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旅游产品功能单一,综合功能不强,客源市场狭窄等也是红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有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学术研究分为全国范围红色旅游研究和地方红色旅游研究,尤以后者较为丰富,侧重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范围涵盖中国若干重要的红色旅游省份和城市,如湖南、山东、江西、陕西、临沂、韶山、南昌、长株潭、泛珠三角、“红三角”等省市和地区。
地方红色旅游研究以红色旅游重点省份湖南、山东、江西居多。湖南是全国红色旅游之源,是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但良好发展态势中依然存在旅游市场主体发育不够、旅游产品单
一、文化内涵不深、旅游发展不平衡、管理体制不顺畅等问题(唐闪光,2008;杨洪等,2010)。长株潭开展发展红色旅游的区位优势明显,要持续发展还应解决基础设施欠缺、投入资金不足、开发层次不高等问题(陈雄根,2007)。江西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因忽视红色旅游的精神内涵,开发简单化、过度商业化,导致产品开发、景区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出现旅游企业规模小、市场管理水平落后、旅行社推荐红色旅游不积极等问题.二、关于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产品开发和客源市场研究
资源整合和产品开发应坚持保持历史真实性、全面重点开发、可持续性、尊重市场需求等开发原则。“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马波,1988),因此,红色旅游的开发和持续发展应当重视对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以及客源市场的宣传推广.红色旅游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基础。关于红色旅游资源概念的论述较多, 大多数论者认为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革命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地域范围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路线, 并以长征沿线为重点。[19 ]这是狭义的红色旅游资源。王发中(2006)认为湘粤赣红色旅游产品的整体开发,应采用政府引领、企业包装、专家策划、行业联合促销等策略。张君(2007)用GIS技术分析后认为陕西红色旅游发展应以西安、咸阳和杨凌为中心实现规模化开发。
三、关于红色旅游的区域合作研究
Gunn、Inkeep、Steven等学者对旅游区域合作的研究集中于旅游区之间的组织行为方式上,Selin首先就旅游区域内部组织之间合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Tazim和Donald探讨了旅游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Alberto Sea的计量研究为建立旅游区协作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Sheela Agarwal研究英国海滨旅游地生命周期时提出避免旅游地走向衰落的应对措施,即产品重组、产品转化、劳动力转化和空间迁移(张万华,2008)。然而,目前各红色旅游地区独自建设、竞相开发,加之行政区域分割明显,行政壁垒阻碍了各地区之间的联合协调和互动发展。因此,有关红色旅游区域合作方面的研究大都属于理论方面的探讨,实践发展相对滞后。以泛珠三角红色旅游资源的区位接近性、资源组合合理性、经济互补性、客源充足性等区域合作开发条件为基础,探讨
四、关于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研究
总体而言,红色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提升旅游地品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红色旅游服务;综合宣传推广、树立红色旅游地形象;开创多种融资渠道;深入挖掘红色旅游的内涵,以市场需求实现“红绿古俗”结合,发展多色彩旅游,完善产品体系,并实行“红红”联手,强化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大沂蒙山红色旅游区陈建(2006)认为江西红色旅游要重视打造核心竞争力,南昌红色旅游发展要加强旅游产品开发,积极促销和品牌营销,强化市场管理,促进区域联动。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对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多角度探讨,以地方个案研究为主,侧重对红色旅游开发的意义、现状、问题和对策方面的探讨,区域特色明显,尤以对井冈山、延安、瑞金等著名红色旅游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研究为主。这些地区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广泛、地区特色迥异。同时,现有理论研究属于定性描述的规范研究,个案研究偏多,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一般理论模式、模型和定量的论证,相应的对策大多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此外,从红色旅游基础、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地核心竞争力、区域协作联合开发模式等理论角度探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比较少,这些都将是今后研究的拓展方向。
作者简介:叶月翠,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王晓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忠,阎友兵.基于TOPSIS方法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以领袖故里红三角为例[J].经济地理,2009,(3).[2]罗茜, 方世敏.谈红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24): 40-42.[3]左兴俊,张永胜.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4]陈建.论江西红色旅游的核心竞争力[J].江西社会科学,2006
[5]党红星.山东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88:33.[7]郭信艳, 钟滨.红色旅游区域合作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8] 范方志, 林澍.红色旅游饮水思源——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再认识[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4)
[9] 李蕾.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J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3)
[10] 阎友兵, 曾妍.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全面小康建设[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 27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叶月翠 王晓琳2013-3-28 10:11:06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11期摘要:自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红色旅游受......
5.3红色旅游案例研究结论通过上述章节对国内外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初步考察,我们对目前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有了大体的认识,并得出以下结论:(1)从根本上认识红色旅游的意义。“......
《信息检索概念》考查作业什么是企业竞争力文献综述摘要:伴随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日益激烈。相关领域(产业)不同程度、有条件、分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大批......
黄冈红色旅游发展对策研究2010-01-06 20:40 来源: 作者: 网友评论 0 条 浏览次数 311[摘 要] 黄冈作为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价值较高,在全国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研究文献综述摘要:私人银行业务正在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富裕人口的集中涌现、金融制度的逐渐完善, 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