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例写_高考作文如何写事例
高考材料作文例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作文如何写事例”。
高考材料作文例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决定悬赏寻表,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赏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结果一个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小孩,为了那笔巨额赏金,仍不死心地继续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谷仓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静是大自然的赏赐,静是一种奇妙的心态,静是一种和谐温馨的社会风情画……
请以“静的魅力”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 结合命题材料,尤其是材料第2段充满智慧的点评,认真审读文题“静的魅力”,可以体悟到,文题的中心语是“魅力”,关键的修饰语是“静”,此篇作文要以“静”为思维基点,以“静的魅力”即“静”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和净化心灵、提升心灵为主旨下笔行文。
静的魅力
□刘菲菲
静水流深,不显不露。静,以外观默默无闻的姿态隐藏着内在的力量、深刻的思想。一个“静”字,竟是如此深邃,如此富有禅意,富有魅力。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佛家禅宗似乎是最早领悟到这一要诀的。禅宗的必修课,也是入门功夫--坐禅,就要修行者身静入定,诵经冥想。双目一闭,便将滚滚红尘、污垢尘埃尽闭于心门之外;身静入定,便不为外物所役而细品沉思。自印度莲花大师始,不少僧人在喜马拉雅山挖洞面壁而居,饥餐荨麻,渴饮雪水,形容枯槁而终于“静”思得佛门真谛,成为一代高僧。面壁,或思过,或悟道,成功的前提就是身静。身如静水,不显不露,方能让思想纵横千里。
心静,方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单纯的身静,心中依然万念错杂,自然不可得道。身静的同时,更要心静。不去想那人间的纷杂,只将一片冰心浸入雪水,感受静的冰凉怡人,放松精神。而到了更高层的境界,即便身不能打坐入定,心依旧可如止水。于是,你不必奇怪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受,只因为他“心远地自偏”;你不必奇怪苏东坡被贬黄州,仍能于赤壁之下高歌放舟,只因为他从不变的静中,悟出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境界,于是便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智者在静中修身悟道,在静中羽化登仙,在静中凝聚起了千年的智慧和深不可测的力量。但他们还是保留着那份静,或许是习惯已成为自然。直到有一天他们打破了沉默,你才惊讶他们的智慧与博大,于是才有那“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感慨。《天龙八部》中第一高手,竟是少林一个默默无闻的扫地僧;助魏公子窃符救赵的侯生原本也只是大梁夷门的一个守门人;智慧象征的诸葛亮,出茅庐之前也只是躬耕于南阳的农夫……他们往日的静正反衬出有朝一日力量爆发的可怕,就如同火山的静,那不是单纯的沉默,而是为了蓄积之后的爆发!
于是不难理解嵇康在面对前呼后拥,大讲排场来拜见他的钟会时,仍旧不理不睬,只在熊熊的炉火和铿锵的锤声中默默忙碌的举动。圣贤的静,岂容俗世的嘈杂来打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千年前的智者从深邃的静水中悟出了禅意。这禅意并非不可言传,只是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去感悟呢?这也许是现代文明的悲哀。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文章的观点比较深刻,特别是结尾的一段文字,把古圣先贤静的心态与现代世俗之人浮躁庸俗的心态加以对比,巧妙发问,引人思考,使文章主旨得以深化和升华。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代诗人陆游这两句诗,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换形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表现了人生或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富于哲理。
对此,你有类似的生活体验吗?你有新的感受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仔细审读材料,认真揣摩其内涵,可以知道“山重水复”比喻逆境和磨难,“柳暗花明”比喻光明的前景。因而,本作文试题的最佳命意为:逆境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无论道路多么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进取,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迎来光明、成功和辉煌。
“柳暗花明”的召唤
□张 瑜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光辉,荆棘挡不住勇敢者的脚步。
--题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的诗句。吟诵着这富有哲理的诗句,你的心头会荡起清爽的夏风,将丝丝阴云一一驱散,即使遭遇逆境、磨难,也将永远坚强而乐观。
“山重水复疑无路”,山水回环,脚步回环。人生在世,大凡谁都会遭逢逆境,但山重水复的迷失,动摇不了开拓者坚定的信念。我们相信,“移步换形”之后,一定会有“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观。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考验,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赋予人类睿智豁达的人生召唤。
人在旅途,“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温馨。罗映珍,一个普通警察的妻子,当得知她的丈夫与歹徒搏斗负重伤而住进医院时,当医生告诉她,她的丈夫将不可能从昏迷中醒来而成为植物人时,她简直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人生绝境了。然而,罗映珍的精神支柱并没有垮掉,她的耳畔响起了“柳暗花明”的人生召唤,她以爱心、忍耐和温柔,呵护体贴丈夫,终于使丈夫奇迹般地醒来。这是大爱真情的奇迹,更是“柳暗花明”人生召唤的奇迹。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给人以顽强的意志和力量。回首2008年,当地动山摇之时,当房倒屋塌之际,失去了家园和亲人的四川人民在流血、在哭泣,但四川人民并没有悲观丧气,没有慨叹“天将亡我也”,“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使他们在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奋力拼搏,抗震救灾。于是,四川人民的脸上又写满了阳光,四川大地又写满了世人瞩目的“万象更新”。
“柳暗花明”的召唤会带给人们成材成功的累累硕果。史铁生--当代杰出的文学家,曾遭遇双腿残疾的人生厄运,但母亲的安慰,地坛的启示,“柳暗花明”的哲理召唤,终于使他走出“山重水复”的迷惘,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贝多芬--天才的音乐家,曾双耳失聪,但“柳暗花明”的召唤,吹干了他眼角的泪痕,吹醒了他奋斗勃发的信念,使贝多芬的人生之树结出了《命运交响曲》的音乐硕果,而光耀千秋。
“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你的金色考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睿智的人生召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静静地聆听,默默地铭记,这是最宝贵的人生召唤!
[名师点评] 本文作者审题准确,立意恰当,主旨观点鲜明而深刻。尤其是文中“‘山重水复’,是上帝赐给你的金色考验;‘柳暗花明’,则是上帝睿智的人生召唤”这段话观点新颖别致,文采浓郁,真可谓点睛之笔。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非洲,有一种很特殊的羊,叫驼羊。驼羊性情很善良,又很勇敢。无论多么陡峭的山崖,它都敢于攀登;无论多么凶恶的狼,它都不怕。狼来了,驼羊从从容容,昂着头颅向狼冲过去,结果狼吓得落荒而逃。于是牧羊人常用它来看护羊群,其护羊效果往往胜过最好的牧羊犬。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该作文立意可以确定为:面对艰险和强敌,要从容镇定,无所畏惧,要敢于“亮剑”,才能战胜艰险和强敌,点亮人生。确定立意之后,就可以构思行文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哪种文体,都必须选用最鲜活、最切合作文命意的素材,这样才能使得作文内容充实,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主旨。
亮剑之歌
□马小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
--题记
铺开文卷,一幅画面映入眼帘,撼人心魄:好一个驼羊,有羊的至善至美,又有豹的英姿气魄。面对恶狼,面对危险,它从从容容,昂起头颅,敢于“亮剑”前行,真乃可敬可叹!
危险消除了,恶狼遁去了,驼羊胜利了。胜得令人欢欣鼓舞,令人心扉洞开:原来,危险当前,恶狼舞爪,并没有什么可怕。良善之士,只要沉着镇定,无所畏惧,亮剑而行,向着险恶奋勇冲击,就一定会奏响胜利的凯歌。
勇敢的驼羊行走在我的心灵中,我则恍然走进遥远的时空……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身影--蔺相如,他一介孱弱的平民,却昂着头,坚定地向着凶暴的秦王走去。秦王之威,可谓令赵国胆寒矣,然而蔺相如毫无惧色,他以“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的豪气降服了秦王的霸气。最后,他胜利了--完璧归赵,渑池护国威,令赵国扬眉吐气。蔺相如之赢,靠的是什么?他没有魁伟高大的身躯,没有盖世的武功,他靠的是一身正气,一身勇气,靠的是这种“驼羊”式的“亮剑”精神。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又有一个身影匆匆闪过。他,南宋爱国名将岳飞大元帅,金戈铁马,正挥师北伐。当时,南宋小朝廷可谓弱矣,而金兵气势汹汹,可谓强矣。然而,岳飞挥鞭“亮剑”奋勇前行,他胜利了,他的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让人民胆壮气豪。
站在“亮剑”的旗帜下,一组这样的镜头又从眼前闪过:曾几何时,长江三峡,那落差几十米的长江之水,挟着一股寒气,奔腾而来。它含着天的威势,含着吞噬一切生灵的霸气,激流飞溅,声震九霄。然而,你看长江漂流勇士,中国年青一代的“驼羊”,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亮剑”漂流,向着急流和险滩,奋勇挺进。他们都胜利了--因为无论是生还,还是永沉江底,他们都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地刻在勇敢者“亮剑”的丰碑上。“亮剑”之歌是勇者之歌,是胜利之歌。当然,“亮剑”而赢,还须讲究“亮剑”的艺术,讲究勇者之精诚睿智,巧妙向艰险与凶恶宣战,方可确保“剑不折刃”,大获全胜。
时空轮回,气象万千。
人生旅途,有满目鲜花之际,亦有风雨交加之时;有风平浪静之景,亦有潮起潮落之险。
然而,这都算不得什么--朋友,你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那是陆游在横刀立马,仰天长啸;你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亮剑从头越,那是一代学子在心潮澎湃,振臂呐喊。
朋友,你再翘首远眺,在那绿茵茵的山坡上,有如朵朵白云的羊群,更有一只驼羊,它高昂着头颅,“亮剑”前行。你听,它“得得”的轻蹄,奏响的是一首勇敢者的“亮剑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第一,善于“一材多用,多维推论”。按照思维定式,蔺相如一向是个讲团结、讲大局的典型人物,然而本文的作者却多维推论,另辟蹊径,根据本文的写作命意,将蔺相如推崇为具有大无畏的“亮剑”精神的英雄,且议论阐述合情合理,毫无牵强之感。第二,本文将蔺相如、岳飞、长江漂流勇士等诸多素材组合排比,横向铺陈,收到了“层层蓄势,动人心魄”的良好效果。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个人拥有一张由黑檀木制成的好弓。他用这张弓射箭射得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爱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这张弓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好了。”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拉紧了弓,想露一手,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写作这篇作文,其立意角度有三:第一,从猎人角度看,关爱事物,追求完美也要适度,莫让溺爱横流;第二,从弓的角度看,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第三,从事件角度看,要讲求实际,追求生命的本色。
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魏国华
爱是洒向花儿的清水和阳光,甘甜温暖,滋润它茁壮成长。
爱是母亲一句轻声的问候,是对孩子的一次轻柔抚摸,激励温暖了孩子的心头。
但爱又是无节制地对花儿的修剪,翻土,松根,让还未绽放的花蕾早早凋零。爱又是任孩子为所欲为,满足其一切要求的放任,让孩子长久依赖于他人,无法走向社会与未来。
爱可以温暖一切,感染一切。但过度的爱便成了溺爱,成了毁灭,它可以淹没一个人的前程,断送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我要说: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商纣王爱他的美姬,爱得将臣子的心挖出来以博她一笑,爱得辜负百姓,无所作为。纣王将所有的爱倾注于她的身上,将朝政、家国、百姓、良臣忠言统统抛之脑后。爱终于无法承受,溺爱的洪水泛滥了,咆哮着奔向纣王安睡的寝宫,冲向外面早已冷却的世界,将纣王连同他的美梦一同吞噬,使一个朝代早早退出历史舞台。殊不知,这一切都因纣王无节制的爱而起,爱一旦超越原有的界限,便如滔天般巨浪淹没一切。
赵太后爱长安君,这爱众所周知,“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还舍不得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而触龙却说:“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没错,将燕后远嫁他乡,并为她祈祷,不希望她回来,这是使“子孙相继为王”的长久打算。爱长安君,却尊其位,封其地,厚其物,却没有考虑“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过分的爱,定会贻害长安君,使其无法立足于赵。而赵太后最终也明白了这一点,质长安君于齐,最终赢得众人的信任与佩服。
邹忌对他的国君很忠诚,这也是一种爱。然而邹忌却没有让溺爱之水横流。他以敏锐的眼光,以巧妙的进谏,讽喻齐王察纳雅言,扬长避短以赢得万民拥戴,终使齐国富国强兵,称雄于天下。
爱是钟表里的那一根发条,轻轻地拧几下,便足以让表继续走下去,爱得越深,拧得越紧,只会使发条崩断,适得其反。因此,爱需要控制,适当的爱才会让花儿更茁壮,天空更蔚蓝,才会让快乐的笑声回荡于耳边。溺爱只能葬送人之所爱,朋友,请您切记,莫让溺爱之水横流。
[名师点评] 本文在素材选用方面,有三个亮点:一是善于用足用好课本素材;二是善于把课本素材与课外阅览的文学素材、哲理素材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三是善于一材多用,创新思维,对“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议论评述,尤为新颖独到,令人颔首称叹。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哲理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结合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试题。仔细阅读所给材料,从整体上感知、揣摩,特别要抓住垂钓老人富含哲理的话。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启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否则易于烦乱躁动,终将一事无成。
恬静执著品自高
□王晶莹
恬静的心态,执著的信念,终会提升你的人生品位。
--题记碧水微波,鳜鱼欢跃。一样鱼竿,两样收获。年轻的垂钓者仰天长叹,垂钓无功,那是因为他心态浮躁;沉稳的垂钓老人则甩鱼入篓,怡然自得,那是因为他心态美好、宁静。
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一个哲理:无论是江边垂钓,还是其他世间事,都需要有一个美好的心态。然而,掩卷而思,借问茫茫天宇,借问芸芸众生,什么是美好的心态?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垂钓老人把一尾鳜鱼装进鱼篓,他轻轻地告诉我,美好的心态是这样的:一条大鱼游过来了,“扑哧”一声咬去了甜甜的鱼饵,然后挣开鱼钓,逃走了。但是不急不躁的人儿,仍然稳坐在岸边的青石上,恬静沉稳地守望着他长长的鱼竿,耐心地等待着下一条鱼。垂钓人的心态是平和的,像天上悠悠的白云,像林中和谐的鸟鸣,像夕阳映照下绿茵茵的草地。拥有了这
样的心态,拥有了这份沉静和闲适,才会有丰硕的收获,才会有鳜鱼的接踵而来,欢歌跳跃。这是垂钓老人的心态告白。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语文老师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乏执著,闲适而蕴涵着追求。美好的心态,是乍暖还寒时候“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恬静淡雅;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情画意;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愉悦,超凡脱俗;亦是“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神清气爽,昂扬奋发;是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明净,踌躇满志;亦是莘莘学子沉静刚毅的灯下研读,从容镇定的临场应答。有了这样的美好心态,诗人才得以成就他们壮丽的篇章,英雄才得以成就他们的功名伟业,学子才得以实现他们的宏图大志。
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恬淡而不消沉,闲适而思进取。这也是语文老师的谆谆告诫。
什么是美好的心态?一位老将军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美好的心态,是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沉稳睿智,是危难时刻处变不惊巧施空城计的琴声不乱。一位刚刚从奥运赛场凯旋的体育健儿告诉我,美好的心态就是面对竞争强手时的坦然自若,就是坎坎坷坷之后永不言败、继续拼搏的微笑。
美好的心态就应该是这样的:从容而又执著,镇定而又睿智。正因为这样,诸葛孔明才敢凭借空城,从容面对司马懿15万大军,我国的体育健儿才得以在奥运赛场赢得金牌,高唱国歌。
欣赏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欣赏岳鹏举“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壮怀激烈,但我更欣赏垂钓老人的美好心态,沉沉静静,执著守望的风采。
两根钓竿,一缕哲思。碧波荡漾,心潮澎湃。浮尘莫叹,沉静执著。拥有了这样美好的心态,我们就能漫观天际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色,我们就能像那位渔翁一样,守望好人生垂钓的长竿,笑迎一尾尾肥美的鳜鱼,飞入收获的鱼篓,溅起一串串美妙的人生之歌。
[名师点评] 本文主旨鲜明,文采浓郁,说理有力,引人入胜。文章主体行文的结构技法尤其令人赞叹。小作者把并列式结构与对比式结构技法结合在一起,既有宏观的并列式,又有文段内的对比式,使得议论阐述气势恢弘,主旨鲜明,读来令人颇受启发。
高考作文写作例谈为了透彻、全面地说明问题,笔者拟从两方面予以阐述:一、1998年高考作文命题评价 1998年高考作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需要叙述200字......
高考作文“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例说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指出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蹈等艺术在表现(空间)上的特点是虚实......
2013江苏省新材料高考作文例析江苏赣榆高级中学陈家博【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
点亮心灯风刀霜剑。1.晴天。行于水上,就有波澜;走在路上,就有坡坎;行走于天地间,难免有雾霭沉沉,2.我们希望每个夜晚都星光熠熠或朗月高悬,希望每一天都白云悠悠、阳光灿烂,但是,正如......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wx.jtyjy.com 高考作文“实题虚写”与“虚题实写”例说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中指出诗歌、戏曲、绘画、书法、建筑、印章、音乐、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