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兴建和管理_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
农村寄宿制小学兴建和管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
专题讲座
农村寄宿制小学兴建和管理
农村小学寄宿制,是欠发达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实施的。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瓶颈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从2003年起,梨园小学就开办了3个寄宿制班,并逐步创办成寄宿制学校,至2010年,已经有寄宿制班级10个,学生400多人,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与探索,在寄宿制学校管理方面你们也有一些心得。今天我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寄宿制小学的兴建,必须精心谋划、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前期准备工作
随着国家“三级办学”(即高中集中到县城办学,初中集中到乡镇政府所在地办学,小学集中到村委会附近或集中办寄宿制学校)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近些年来,在欠发达地区出现了许多寄宿制小学。那么,就如何做好寄宿制小学兴办工作,个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思想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通的,需要需要循序渐进的开展并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大部分家长并不愿意不孩子送到学校寄宿,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得到当地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村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请他们多从办学的政策角度,国家有关扶持方面引导群众,学校则应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办学理念,寄宿相对于走读的优势等方面重点引导,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寄宿制对于孩子成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愿意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寄宿学习。
(二)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1、制度建设。每年必须召开校务班子会议,制定和修改一套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管理有效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其中因涉及安全,师生德育,教学教研,后勤总务,党小组,少先队等多项管理制度。
2、基础设施、设备。为确保一开学就能正常开展工作,必须按照应有学生规模,认真核算校舍建筑,安全设施,教师宿舍,学生宿舍,教室,食堂餐厅设施,学生床,课桌凳等,必须一应俱全。
3、教职工人员落实。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是责任心强、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师德优秀的教师方能安排到寄宿制学校任教。学校每学期教师应提前收假,学校组织培训,根据教师特长科学、灵活的安排教师工作任务,确保一开学就能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都管好。
4、经费落实。学校办公有生均公用经费作保障,不是主要问题。这里所说的经费是指学生的生活费用。寄宿制学校学生国家每学期补助4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费,这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生活所需,如果不够,学校应根据当地消费水平,在家长能接受,在不盈利又能保证学生吃得饱、吃得好的前提下适当收取学生生活费。
5、学生良好行为、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做好:(1)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确保学生能安心学习。(2)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军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3)各班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有以下优势:
(一)是学习习惯形成,学生学习成绩明显跃升。实行寄宿制,学生全天候在校,管理科学,制度严格,完全规范化。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老师若是觉得当天的教学有问题,或者哪些学生的作业有困难,可以利用晚自习进行辅导,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是规范集体管理,学生道德品质明显提高。集体生活,半军事化管理,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寄宿生基本以集体生活为主,在学校集体的大家庭中生活,有积极进取的集体舆论导向,有科学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健康文明校园文化和宿舍文化的熏陶,有统一规范的作息时间安排,有不同时段纪律的约束,有朝夕相处师表形象和言谈举止的正面影响,更有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宿舍生活指导教师全面的指导、督促,全方位、人文化、人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所有这些都为年幼、可塑性强的农家孩子良好行为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营造了优于一般农村家庭的成长环境。关爱贫困寄宿生,形成学生关心他人和互爱互助的品质。在寄宿生管理方面,成立寄宿生管理小组,配备了专门的生活老师来分区管理学生住宿,年小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包间管理,高年级学生协助管理,也就是实施的“手拉手,大托小”计划。即每位教师既是老师又是保姆,从学生的学习、到学生生活细节都要过问,每天到学生宿舍检查指导不能少于3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汇报;一些年幼的学生刚入学时,晚上还不习惯单独入寝、经常半夜生病等,遇上这样的情况,可以采取:发动一些责任心强的高年级学生,让他们和这些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小学生结对子,负责教会小学生一些独立生活技巧,特别是晚上,临睡前要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等。对于这些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与其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不如说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既增长才干又提高了责任心。师生在一起学习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群体交往,通过班级组织、寝室小集体及兴趣小组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关爱他人。
(三)是加强生活教育,学生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这与其说是向孩子传统成长环境提出挑战,不如说是治疗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群、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板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让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在群体共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力理所当然要强得多。培养了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使他们具备了生活知识准备和生活劳动及生活综合能力的准备,为未来走向生产劳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参与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学校改制成寄宿制小学以来,要把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宗旨,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注重习惯养成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共处教育、学法指导、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我救护、环境保护、艺术欣赏、小制作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开展了“文明行动在校园”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还可以从学生兴趣爱好、能力和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了特长培养,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有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科技制作、球类、小主持人等多个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参加活动,学校有学生参与的一些大型集会活动让学生来主持。坚持让学生每天室外锻炼1小时,让学生玩得开心,努力构建欢乐的校园、活泼的校园。根据小学生在校时间长的特点,保障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健康卫生,劳技等艺体科的教学时间,陶治他们的情操,并通过课外活动,充分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五)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学校应将人性化管理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结合起来,阶段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起来,精神激励与物质奖惩、评优、晋级、晋职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寄宿制的发展。
农村小学寄宿制,解决了独生子女“缺伴”、“孤独”和学习枯燥的问题,形成了乐学氛围;克服了“骄”“娇”二气,增强了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立的意识,实现了从“小皇帝”到“小主人”的转变。
当然,农村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发展并不均衡,班与班、宿舍与宿舍、人与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个别环节甚至还存在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制约着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
三、制约农村小学寄宿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原因:
1、硬件设施是基础因素。把小学寄宿制办成小学生求知强能的学园,生活活泼的乐园,充满亲情的家园,这“三园”的物化条件,大大超出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资金不足,教育教学及生活配套设施不全,势必制约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内部管理是核心因素。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这是一项极具创造性、极富挑战性的工作。许多原本是家庭、社会的责任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许多为人父母的义务也落到了校长、老师的肩上。头绪多、要求高、责任大,责任重于泰山!加之寄宿制办学时间短,管理经验少,如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教育时空,章显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素质上,走出一条科学化、人文化管理之路,确实还需要花大力气探索。
3、师资素质是关键因素。寄宿制小学的校长和老师是育人者、管理者角色的统一,是教师、保姆、和父母三种身份的叠加,三者缺一不可。转换角色,强化责任,提高学校领导、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每个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总之,学校在管理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我们感到最值得珍惜的是那个充满艰辛、也充满喜悦的探索过程,它使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制度要精细、决策要科学、管理要到位是办好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要办好农村寄宿制小学,让学生满意,让群众满意,让社会满意,让领导放心,精细化管理过程是最重要的,寄宿制管理,学校仍面临全新的课题,管理过程中仍有很多需要改进、完善和创新的地方。
农村寄宿制小学“劳动教育”的研究云和县黄源乡中心小学课题组吴晓莲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
五措并举加强中小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来源】:州教育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1-4-28 【点击】:30目前,全州共有寄宿制学校 33所,其中博乐市11所、温泉县9所,精河县13所学校......
浅谈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的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农村学龄人口也急剧下降,撤点并校工作也急剧加进,学校也重新合理规划布局。由于我校的地理......
农村寄宿制小学管理初探樊王中心小学安德堂樊王中心小学地处介休市东南的丘陵地区,是一所六年制的寄宿制完全公办小学。学校现有学生132人(包括幼儿),教职工9人,住校生20人,单轨制......
以人为本单位:南宽坪镇银厂小学姓名: 吴世林电话:***1改进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以人为本改进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管理吴世林南宽坪镇银厂小学726407内容摘要:农村寄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