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成:一师一优课(论语十二章)_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陈成:一师一优课(论语十二章)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
《论语》十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孔子,了解儒家文化的精髓。
2、理解含义,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点)
3、背诵课文。(重点)教学过程:
1、教学导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2、作者介绍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他不求仕,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
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第一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 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忠心 尽心 信:真诚 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复习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谋划是否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过呢?” 第二则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思:想 齐:相同 内:内心 自省:自我反省 孔子说:“见到贤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他学,见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与他同样的缺点。”第三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奉行 之:代这句话 欲:想要 施:施与 于:给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字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给别人。” 第四则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读书人 弘毅: 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任重:使命重大 道:路程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第五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注释:
1、子:先秦时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的尊称。
2、富:财产多。与“贫”相对。
3、贵:古称有爵禄者为贵。《老子》“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4、道:正当的途经。
5、处:接受。
6、恶:厌恶,不喜欢。
7、去:摆脱,去掉。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所想要的,但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应当接受。穷困与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但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抛掉它凡不应当逃避。
本则讲孔子的财富观:不因富贵或贫贱而违仁。孔子认为“富贵”要取之有道,“贫贱”要弃之有理。此“道”“理”在于是否合乎“仁”。第六则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行:实行,实践 言:说话 从:说出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第七则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成:成全,助人達成 美:好事 反:相反 是:這(指示代詞)孔子說:“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正好与之相反。” 第八则
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求,即使是执鞭赶车这样低贱的工作,我也会去做。如果不能得到,我就遵从自己的爱好。”
可见孔子对人们追求利益的行为是持肯定态度的。在后来的儒家思想中,大都坚持义利并举的原则。第九则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孔子在齐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滋味,于是感叹说:“想不到欣赏音乐竟可以达到这种程度!” 第十则(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于是说:“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莜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温泉,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孔子感叹说:“我赞成曾点的想法啊!” 思考与讨论
1、课文中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即个人修养、学习态度、人生追求。这三个方面各体现在文中哪几则?
2、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请分别加以概括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对富与贵的追求:行仁道得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努力提高自身修养: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
3、学习了《〈论语〉十则》后,你最喜哪一句名言,为什么?
4、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方面做得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5、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请举例说明。理读延伸:
请同学们在摘记本上整理本堂课的重点内容。比如可分成作家作品类、难句翻译类等。并找出本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论语》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 学而不厌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择善而从 诲人不倦 日三省吾身
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月不知肉味 成人之美 见贤思齐 积累拓展:
•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言而有信 • 三十而立
知之为知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文质彬彬 • 敬而远之 举一反三 暴虎冯河 • 乐在其中 空空如也 循循善诱
• 后生可畏 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 察言观色 言必信,行必果
• 怨天尤人 一以贯之 杀身成仁 • 言不及义 学而优则仕 患得患失 • 因人废言 当仁不让 性相近,习相远
• 杀鸡焉用宰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 四海之内皆兄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 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4、学习上不应不懂装懂,而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6、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可谓 任重而道远。
7、我们对美国向中国大量输出工业垃圾提出警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一个人要经常反思,孔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曾子是每天三省:吾日三省吾身
9、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城内第二小学 张改梅 短短一天的时间,我们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题培训,学员们精神饱满,紧张着、快乐着、收获着……在各位专家精彩的演讲中,......
一师一优课心得体会我们有一些启发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师一优课......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总结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着力打造高效魅力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一师一优课,一课......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一师一优课经验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优课出于“打磨” ——“一师一优课”心得体会 王村镇中心学校 梅琳为了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区组织老师们参加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活动。这一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