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_五种现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种现代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关系
高长浩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概念,以及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一切手段、途径 和办法的总称。
教学策略: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 用的手段和谋略(方式、方法、媒体等的总和)具体体现 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特点:综合性、可操作性、特点: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 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主题 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 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相同点: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都是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的具体化,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区别:教学模式依据一定的逻辑线索指向于整个教学过程,相对稳定;教学策略,指向单个或局部的教学 行为。联系:教学模式通常是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联系:教学方法可看做教学策略的具体化。区别:教学策略表现为一定的教学程序,还包含对教学过 程的元认知、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大于教学方法。
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模式提出者:奥苏贝尔,主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相应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阶段1:呈现先行组织者 阶段2:呈现学习任务和材料 阶段3:扩充与完善认知结构
运用该教学策略的教学条件: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呈现者、教授者、解释者),学生的任务:掌握观念和信息,其原有认知结构会影响新学习材料的有意义接受,准备工作:预先准备先行组织者,学习材料必须加以组织以便于同化。
五环节教学模式
提出者:赫尔巴特、凯洛夫等,激发学习动机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运用巩固 检查效果 其中d、e环节会结合在一起进行,补充“布置课外作业”环节,以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 解决问题的能力。九段教学策略
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图8.1 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P87)
掌握学习(Mastery Learning)模式
提出者:布卢姆 主要观点: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目的: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问题,以大面积提高学习的质量。主要步骤:学生定向→集体教学→形成性测验→ 矫正教学→再次测评(P88图8.2)形成性评价是掌握学习的重要手段。
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提出者:洛扎诺夫(保加利亚)主要观点:通过创设某种与现实生活类似的情境,让学生在思想高度集中但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境下进行学习,也称“暗示教学策略”。主要作用:实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主要步骤:创设情境 自主活动 自主活动→总结转化。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主要作用:用于实现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步骤: 动作定向(主要由教师完成)参与性练习(学生完成,教师指导)自主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技能的迁移:基本达到自动化,无需思考即可完成,能与其他技能进行组合,构成更为综合性的能力。
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策略
在以学为主的ISD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最核心的,是促进学生主动完成意义建构的关键性环节。
发现学习模式
提出者:布鲁纳(Jerome.S.Bruner,1915年生),理论基础:儿童的智力发展阶段论、认知--发现说,主要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经历知识发现的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有知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发现活动创是现有知识;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主要步骤:问题情境创设→假设 检验 整合与应用。发现学习模式的局限:
(1)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2)“任何科目……任何儿童”是不可能的。
(3)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5)发现法适合于小学和中学低年级学生。支架式教学策略
定义: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Framework),该框架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该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因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来源:维果斯基的“邻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作用就是创造最邻近发展区;教师的作用是搭脚手架。脚手架:指教师所能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现有能力的支持的形式。
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步骤: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 最邻近发展区”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由教师完成 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由教师完成进入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师生共同完成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
抛锚式教学策略
提出者: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主要观点:该策略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也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 的教学策略” 主要步骤:创设情境 确定问题——“抛锚” ——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效果评价。例:CCTV-1“大风车”栏目的“福尔摩斯和他的小分队。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以不同方式进入同样的教学内容,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 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理论基础:认知弹性理论,其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 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主要步骤:呈现基本情境 随机进入学习 思维发展训练——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建立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养发散思维 小组协作学习 学习效果评价。
启发式教学策略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不启,不发。——孔子对问题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不得要领。——教师应给予思考问题的方法的指导,开启思路。对问题尚未考虑成熟,想说又难以表达。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主要步骤: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尝试知识探究(教师要拟定适合学生水平的尝试)归纳结论,纳入知识系统,变式练习的尝试(应用,训练思维,增加创造性因素)回授尝试效果,组织质疑和讲解(教学细节调节)单元教学结果的回授调节。
新型的教学方法:(1)有“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 (2)研究教学法它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互相研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提高。 (3)学导......
熟悉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所出现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含义 发现学习含义: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布鲁......
教学方法1.“3P”教学法简介"3P(Present, Practice, Production/PPP)"教学法也称“三位一体教学法”,这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
中国学者建构的教学方法分类模式1、李秉德教授主编学论中的教学方法分类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
少儿英语教学法包括::情境教学法,自然拼音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肢体反应教学法,重叠螺旋式三循环教学法,歌曲童谣教学法,课堂游戏教学法,简笔画教学法,最大兴趣激发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