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世界案例(张金娜)_微观世界案例
微观世界案例(张金娜)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观世界案例”。
《微观世界》教学案例
丽泽小学 张金娜
一、教材分析:
《微观世界》选自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课堂”的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知识,减少以往美术课堂中的单调和乏味,在教学中通过欣赏、观察、模仿等环节让学生体会到微观世界的丰富变化,并能尝试利用各种绘画工具去表现,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但有些学生受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在美术审美、鉴赏、创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我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技法外,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以及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探究事物的另一构造世界,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关注微小世界,运用线条与色彩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表现美妙的微观世界,体验创作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大自然、能感受身边的美并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出对微观世界的感觉。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各种方法表现微观世界的美感。
五、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CAI课件范作(刮画、海绵纸贴画)示范用的油画棒和水彩颜料。学具准备:刮画纸、彩纸、剪子、胶棒、彩泥、吸管、彩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毛笔、涮笔杯。
六、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语:“去年暑假,我去北戴河旅游,发现有一处的海水特别清澈,就带回 来一小瓶,用显微镜一看,让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在这小小的方寸之间,还藏有这么神 奇的世界,”教师边讲边放映有海水浮游生物的图片。(设计意图:我创设情境,以旅 游带回来的一瓶海水作为开场白,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激 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板书课题:微观世界
2、师:“原来在显微镜的镜头下能看到很多平时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景象,它们被
奇妙的放大了。接下来的探秘活动请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东西被放大了?”生:略。师:“其实这象外星人基地的是蜘蛛腿上的一根毛,这是一倍显微镜下的蜻蜓。如果让你把它们表现出来,你打算怎么做?”(设计意图:我用放大的盐、种子、针眼、刀锋四幅图片展示了微观世界的美妙。)
(二)发展阶段
1、落实知识点:师:“在微观世界里有一种东西无处不在,却又让你看不到,摸不着,谁知道是什么?”生:略。师:“ 是细菌,只有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细菌,基本分为这三种形状。” 幻灯展示球形、杆形、螺旋形的细菌。师:“ 你能用什么方法表现杆形细菌的形状?” 师:“ 有害细菌和病毒一直被人深恶痛绝,其实抛去它的危害性,它也相当美丽呢。”师:“ 老师选用刮画的方法以线描的形式表现了花样细菌的美,(教师贴范画---花样细菌A)你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去设计呢?” 生:略。(设计意图:认识细菌的形;以杆形细菌为例,启发学生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学生回答后教师以幻灯片展示各种表现方法,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站在美术的角度欣赏花样细菌,并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出来?)师:“ 我还想用吹画的方法来设计。”(出示范画---花样细菌B)
2、教师演示印染法,表现细菌的形状和色彩。
3、引导学生赏析教材。根、茎、海螺的剖面。师:“ 现在大家把书翻到20页,我们比较一下植物的根、茎横切面,螺是一种贝类海洋动物,其坚实外表由外往里是旋转状纹样。横剖切后,是发射式渐变状,色彩也从蓝灰逐渐变成黄灰色。海星从整体到逐步放大后呈各式星状且形态各异,还参差着无规则的小圆点。”(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微观世界的神奇。)
4、播放一组幻灯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图片的感受,用一些词语形容微观世界。(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从形状、色彩等方面去欣赏,能运用色彩要素体现各种不同的色彩倾向或冷暖变化,懂得色彩能传递人们的思想感情。)
5、接下来是我们的发现:探秘活动。观察显微镜、放大镜下的物象,说一说:有哪些奇怪的形状、奇妙的组合、绚丽的色彩?想一想:这些形状、色彩、花纹、动态都像什么呢?师提问:“ 你发现了什么?美在哪里?”(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的发现„„)板书:点、线、面、色 彩、花纹、动态。(设计意图:小组内通过探讨、协商、归纳总结答案,交换看法,互相启发并获取知识,充分地发挥积极主动性。)
6、学生思考并回答:“我想用(绘画、刮画、剪贴、捏制)方法描述微观世界的形态美、色彩美、花纹美。” 根据所观察的对象,注入自身的情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用笔把见到的微观世界描绘下来,并从美的角度进行塑造,使其更具艺术性。
(三)实践创作阶段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四)作品展评阶段
1、让学生通过教学多媒体开展自评、互评与师评活动。
2、谈运用哪些奇思妙想与作画方式来完成作业?
3、通过对微观世界的观察与描绘你们有何收获?
(五)课堂小结阶段
伟大的东西,让人崇敬、追求、向往;而微小的东西却让人不太在意,其实微观世界同样值得我们探索、发现,因为它也有丰富多彩的内涵。世间万物没有大小的绝对区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探索,肯于表现、创造,就能获得收获。
七、课后反思: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及策略设计如下:情境创设—— 观察探究—— 启发点拨—— 交流合作—— 归纳拓展五步教学法。
1、情境创设:我用旅游带回来的一瓶海水作为开场白,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并且引申出课题。又用四幅图片展示了微观世界的美妙。
2、观察探究:图片展示细菌的三种形状,以杆形细菌为例,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学生回答后展示各种表现方法。让学生站在美术的角度欣赏花样细菌,并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出来?
3、启发点拨:我特地将图片欣赏设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渐变,这样就让学生在无形学会了通过现象认知色彩,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激活原有学生对绘画的制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师生共同归纳出四种方法:涂色绘画、色纸剪贴、彩泥制作、综合材料。针对所总结的方法做演示补充说明,让学生进一步对所学内容加以认识和掌握。我觉得教学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然后根据孩子接受技能的特点而采用适当的方法。
4、交流合作:小组内通过协商、探讨、归纳总结答案,交换看法,互相启发并使学生获取知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5、归纳拓展:让他们知道,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世界上很小的一部分。只要仔细观察,耐心发现,勇敢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更美妙的微观世界。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以下教法:A、观察演示法:通过欣赏图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意识,了解丰富的微观世界。B、讨论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适当采用感受及讨论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C、试验法:鼓励尝试多种的表现手法表现这一环节,为激活学生思维,发展想像力创造条件。学法:A、自主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欣赏、观察、讨论、游戏及动手绘画等方法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B、激发情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微观世界的美妙。C、和谐合作:在绘画练习多展示图片,并且结合教师演示降底了学生的绘画难度。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作画时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资料时也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并根据课题内容大胆地发挥想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断涌现“创新的火花。”但个别创作困难的学生,我只是鼓励他,让他多看范例,今后还要加强这些学生的辅导。
以爱唤爱春风化雨—我的班主任工作案例何庄小学任金娜人们常把教育事业比喻成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承载着多少人对教育事业......
学习心得 10系统维护张丽娜一学年得大学生活已接近尾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已经出去实习,然后就要正式工作了,而对于我这样很天真很美好,对于社会不了解得懵懂学生,实习,工作,......
《微观世界》观后感张智泳北郊镇大姜小学五年级二班辅导教师尚志燕电话***晨朦胧的雾笼罩着整个大地,太阳在云层的帘幕下准备一升而起。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树梢上滞......
分析影片《微观世界》中的视听语言传媒学院08级广播电视编导 袁静新089030441014影片《微观世界》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这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昆虫纪录片,他的主要演员......
《微观世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微观世界》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内容。本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课堂”的特点,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