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_我的数学教学亮点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数学教学亮点”。

参加2013学年教师教学论文评比

题目: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

[关键词]: 数学实验教学

作者姓名: 鲁 妙 意

作者单位:定海区小沙中学

联系电话:819011

2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新课程理念,新课标的思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渐渐显现出来。而数学教学的主渠道——课堂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焕发出勃勃生机。数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它的内容、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新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新课程是通过新课堂来展示的。到底要怎样走进新课堂,运用怎样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教学亮点?

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手画、剪、折、拼、测量等),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根据科学实验的定义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实验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下进行的探索、研究活动。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仍然处于引导的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有人认为实验仅是自然科学的教学手段,这是一种误解,实验同样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天地。因为,从广义上说,数学教育也是一种科技活动,是科技工作的一部分。正确地恰到好处地应用数学实验,也是当前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层面。虽然,数学实验一直不被人们所重视,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CAI软件的普及,数学实验必将遍地开花。下面本人就“数学实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开展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理念的抽象性通常都有某种“直观”的想法为背景。作为教师,就应该通过实验,反这种“直观”的背景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抓住其本质,了解它的变形和发展及与其它问题的联系。

例如,对于三角形的“内心、外心、重心”的存在性,初中教材中未加证明,学生作图稍有不准确,就难以得出符合要求的结论。教师就可通过实验——折纸活动,使学生领悟其本质。

让每一个学生准备一块三角形纸片,如图,A 过A作一折叠使AB落在AC上,得折痕AD,则AD平分∠BAC。同样方法得出折痕 CF。这样,学生就直观地发现:三角形三个

角的一部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即为三角形的内

心。相似地,可以折出三角形的外心、重心,BDC 进一步启发学生,还可折出三角形垂心。

又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提出下列问题: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如下图)

„„„„

(1)按上图的方式,搭两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搭三个正方形需要根火柴。

(2)搭10个、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你是怎样得到的?

(3)如果用x表示用火柴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探究交流,学生从多角度中去思考、去发现规律,发现如下一些结果:

1、„3x+

12、„4+3(x-1)

3、„4x-(x-1)

4、„x+x+x+

15、„2x+x+

1通过折纸与搭火柴棒这些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抽象的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勾股定理”、“特殊直角三角形”及“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操作,一方面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思维方式上不会犯浮夸和刻板的毛病,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

二、开展数学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疑难点,如不借助于一定的实验手段,就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初一数学“质量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自然科学中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实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水杯和二份50g盐。教师在讲清质量分数的概念的基础上开始做实验。教师用量杯给每个学生倒200g水,然后让学生把50g盐加入

水中,这样这杯盐水就有250g。那么盐水中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学生就自然地回答出: =。让学生尝尝咸味,感受一下。然后再把剩下的50g盐加入盐水杯中,这时盐水的盐的质量分数双是多少?学生也能回答出。再让学生尝尝咸味,学生发现盐水比原来咸多了(盐的质量分数增大)。

又如:新人教版“轴对称”的教学时,由于学生缺乏对称及反折的有关知识,很难理解这点内容。这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实验来解决这一问题。操作如下:平移对折旋转

通过实验,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实验分析、概括、推理、判断,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⑴盐的质量分数=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⑵对称轴垂直平分连结两个对称点之间的线段。这样处理,远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效果要好。

三、创设数学实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意识

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实验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否则强调应用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

例如,学校每年要举行运动会,运动会场地可组织学生来画。跑道的线宽、道宽的尺寸一般都有规定的标准,当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项目终点位置确定时,其起点位置如何确定?相应的每跑道的前伸数怎样确定?标枪、铅球、铁饼场地怎样画?相应的角度怎样确定?这些应用到的数学知识虽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简单。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领悟到跑道上也 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

又如,在学了一些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些作图工具或测量仪器,如制作丁字尺找圆心、制作勾股计算尺等;或让学生制作一些数学模型,如长方体、正三棱柱(锥)等模型;或让学生设计方案并解决“不过河测河宽”、“测操场上旗杆的高度”等问题。如:在一次数学活动课,老师组织学生到野外测量一个池塘的宽度(即图中A、B间的距离),利用中位线方法。请学生给出其他的测量方

案(要求画出测量示意图,并简要说明测量

方法和计算依据)。

比如,“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

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

远成绩;等分圆周学完了,让学生制作五角

星图案;统计初步知识学完了,让学生自己

估算学习成绩波动情况等。这样,通过学生的文体参与,使学生亲自体验到了思维加工的过程,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多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四、借助数学实验,寻找几何问题解决的方法及规律

几何证明,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是几何学习中最困难的地方之一。事实上,几何证明的方法常常也是通过对图形的操作,变形、变换、添加辅助图形等多种多次的尝试而被发现的。发现了证明的方法后,顺便也就证明了前面的“发现(猜想)”的真确性,于是结论也就出来了。

下面是一例发现三角形内接矩形的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实验”的做法。①出示图形:在△ABC中,P是BC边上的任意一点,以P为顶点作△ABC的内接矩形,使矩形的一边在BC上。②使点P在BC上运动,矩形面积随之变化。③设BP为x,矩形面积为y,建立x与y当x变化时,y的变化特点及其是否有最大值。

④显示当P点运动时,对应的动点(x,y)的运动

轨迹,让学生对第③问中的观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完整显示抛物线。⑤改变△ABC的形状,研

究△ABC的底边BC或BC边上的高变化时,对抛B PC物线形状有什么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参与实验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观察实验模拟过程中思考。当然在问题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仍可发挥创造性,提出自己新的“实验”设想,并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演示或由教师择优实验。

在网络教室环境中,学生在教师实验方案的引导下或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自主实验研究的天地更为广阔,机会和时间更多,兴趣更浓,参与程度更高,小组协商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因而“研究性学习”教学思想体现得更加充分,“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达成度也会更高。至于证明的书写格式、步骤等,可以在实验报告中列出,也可以实验课外完成,这完全由教师依班级实际而定。

此外,数学实验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浓厚的学习兴趣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数学实验教学需要在课堂的时间和课堂的空间能够达到数学实验教学的各要素的教学环境下才能进行的,否则实验后就得不到其应有的效果了。数学实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的活动,一切结论都应该由学生自己得出。因此,在数学实验中给学生提供答案是不必的甚至是有害的。

当然,知识是发现的对象,是实验的基础、方法的载体,我们绝不是不要知识,不要演绎证明。学生在实验情境中的“做”中学,对知识形成过程,对问题发现、解决、引申、变换等过程的实验模拟和探索,可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深刻理解知识,有助于形成证明的基础平台和对逻辑演绎证明的本质把握。而且,这种实验式的教和学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他们的思维更有深刻性和批判性。同时,它不仅仅关心学习者“知道了多少”,更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怎样知道的”。它追求的不仅仅是证明,更重要的是理解、发现和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数学精神和乐趣。这是一种新的求实精神,因而它更多的是对传统数学教学的矫正,至少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CAI这种工具和载体,通过观察、实验去获得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在“实验空间”

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数学情感。伴随着CAI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将逐渐增加,实验素材库将不断壮大,实验技术将更为先进与精巧,因而数学实验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天地、更为重大的作为。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中学数学研究》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走进数学实验 挖掘教学亮点

走进数学实验 挖掘教学亮点营口市一中数学组朱玉红[摘要]: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致力于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数学精神和发现、......

走进数学实验 挖掘教学亮点

走进数学实验 挖掘教学亮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

数学亮点

你的“试讲”缺少亮点-数学在教师资格考试中,作为最能体现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试讲”,一直以来都是考官考查的重点环节,也是面试得分的关键环节。如何能高分拿下面试,第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教学亮点

二年级数学教学亮点万事开头难!从事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对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拉近学生的距离,我只能多请教以前教二年级的老师,多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商量......

实验小学教学工作亮点

五莲县实验小学教学工作亮点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我校十分注重教学研究与探索,强化积累与反思,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一、注重师徒结对管理,加速教师素养提升 为加速青年......

《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开展数学实验提升教学亮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数学教学亮点 亮点 数学 我的数学教学亮点 亮点 数学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