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天练1_一年级语文天天练

2020-02-26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语文天天练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一年级语文天天练”。

语文天天练

(一)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扛枪 /力能扛鼎禅让/参禅悟道裨益/无裨于事......

B.辟谣 /独辟蹊径折耗 /损兵折将纰缪/未雨绸缪......

C.惩艾/自怨自艾数说/数见不鲜里弄/弄巧成拙......

D.攒钱/人头攒动差遣/差强人意稽首/有案可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B.步入天目湖山水园景区,游客们在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田园,领略完全不同的江南乡土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

C.“天下第一村”华西村328米高的“空中新农村”大楼豪华程度令人惊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1972年中美两国领导人共同商定的《上海公报》,为40年后、甚至未来的中美关系定下了扩大共识、承认分歧、加强合作的准则。

3.下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是“清明时节”提出了异议,请概括提出异议的三个角度,不超过20字。(4分)

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10度左右,但画中却有很多带着扇子的人物,还有光着身子的小孩在街上玩耍。再进一步细察,还可以看到在画卷的右首有驮木炭的驴子,如果清明前后进暖炉炭,则违背宋人生活的一般规律。画面上还有多处酒肆,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宋代秋季新谷下来要酿酒喜庆丰收,此酒谓之“新酒”。

4.作家彭学明为一位去世的作家写了这样一幅挽联:史一样的作品,铁一样的生命。

(1)请写出这位作家的姓名和他的一篇作品名。(2分)

(2)结合其人其作,写一段表达对他敬意的话,不超过30字。(3分)

二、古诗词鉴赏(10分)

5.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秋思赠远(其一)

张仲素王涯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1)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2分)

(2)“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4分)

(3)“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一):、1、D(D项 zǎn / cuánchāi / chāqǐ / jīA项 裨bì B项pì C项 艾yì)

2、A(B项搭配不当,“领略”和“民居建筑”不能搭配;C项句式杂糅,可改成: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或: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D项语序不当,“承认分歧”和“扩大共识”位置应该互换)

3、人物穿着特征;生活习俗;新酒酿成季节。(4分,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4、(1)史铁生、《我与地坛》(写他的其他作品亦可)(2分)

(2)钢铁意志战胜了命运的不幸,高贵品质喂养青年灵魂,滋养成长。(3分,表达正确2分,有文采1分)

5.(1)思妇、征夫。(2分)

(2)第一重对比是写当年自己甘愿与妻子离别独守空帷,现在感受到别离之苦;第二重对比是写梦境里历经千山万水和妻子相会,醒来后两人仍处别离之中。(4分,正确写出一重对比内容2分)

(3)“漫漫”句渲染了朦胧幽静的氛围,衬托出孤枕难眠的思妇形象(2分)。“唯看”句由新月联想到远方的妻子,也写出了思念和无可奈何的怅惘(2分)。

史铁生:

他从不曾屈服与命运,双腿无法在现实中行走,就让思想在笔尖上行走。面对着只剩下残垣断壁的地坛,他探求、叩问,一次次向灵魂深处进发,他的人生从不曾务虚,而是充实的,充满战斗精神的一生。他的离开,是文学和思想的共同伤痛。

史铁生今年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受到文学评论家的一致好评。雷达在给史铁生的颁奖词中指出,史铁生的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精神拷问的倾向,他一直试图脱离沉重的肉身,抵达精神世界的澄明。

铁生对生命的解读,对宗教精神的阐释,对文学和自然的感悟,构成了真正的哲学。他幻想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踢一颗路边的石子的感觉。

-------贾平凹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会长久地怀想下放地穿着开花棉袄吹唢呐的穷吹手,也会在梦里一次次梦见被他使唤过的老黑牛与红犍牛,他激赏刘易斯步态的美感,羡慕刘易斯的力量与速度,他对已经去世的母亲怀有深深的歉疚,对一直关怀和帮助自己的朋友和亲人充满感激之情,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蒋小丹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苦难与救赎:面对史铁生

"用温水泡茶,茶叶浮于水上,平静但无茶香茶味;用沸水泡茶,茶叶几经沉浮,终于落定,茶香寥寥,茶味怡人。浮生若茶,你可以厌恶苦难,憎恨苦难,但换一个角度,你也得感谢苦难,不正是如沸水般的苦难让你在人世中翻转沉浮,才使你最终释放出生命的碧绿与人生的清香吗?"

2003年4月末,备受瞩目的"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揭晓,作家史铁生获得了分量最重的"年度杰出成就奖",获奖作品为《病隙随笔》,奖金十万元。

这是徘徊在病床与轮椅之间的史铁生花三四年时间写成的,书中包括243则随笔性的文章,记录了他在病中的历程与思索,对"苦难""生命""困境""过程""道义"等个体生命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了一一解答。在颁奖词中,主持人称:"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病隙碎笔》是2002年中国文坛最为重要的收获,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惊醒和关怀。"

如果没有2l岁时骤然降临的双腿瘫痪,我们很难设想史铁生能够比同时代人跨越得更远。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生理的残缺使得生命的意义发生了问题,是生,还是死﹖只有当人被逼到考虑生死的时刻,才有可能在精神上获得新生。

"我摇着车向这园子里慢慢走,这园子是一片朦眬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刚截瘫的几年,在一个名叫地坛的古园中,有好几年的时间,史铁生思考的首要问题是:"活还是不活?"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死是一件无需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为什么不活下去试试呢?"

而当一个人开始自言自语"死是一件无需着急的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松一口气了,他已经有了面对死亡的幽默感。当他继续说"何不活下去试试呢"的时候,我们可以庆祝胜利了,因为又一个强者诞生了。这种"试试"的心态首先建立在与苦难对峙的勇气上:苦难既然把我推到了悬崖的边缘,那么就让我在这悬崖的边缘坐下来,顺便看看悬崖下的流岚雾霭,唱支山歌给你听。

如果生活是一张网,苦难就是网上的绳结,经历过一次次苦难,这张网才会负重。史铁生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

"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对生存意义的追问,是人文精神的骨髓所在,也是人区别与动物的主要标志。人必须选择一种东西作为生存意义的证明。

史铁生感到,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二是痛苦,人生来有无穷的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欲望的能力;三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但总是要走向死亡。这些困境是永恒的,无法克服的,它们构成了虚无感的人生背景。每一种困境都意味着生命的残缺,人生注定是残缺的,荒谬和不圆满的,但正是这些痛苦和残缺,使人获得了生命的意义。如果没有孤独,爱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没有欲望的痛苦,就得不到实现欲望的欢乐;如果人永远不死,那么人生就像波伏娃的名著《人皆有死》中那个死不了的福斯卡那样,变得乏味透顶。生命的残缺,人生的虚无状态,反而为人战胜自己,超越困境和证明存在的意义敞开了可能性空间。

"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进入这审美的境地,除非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到这审美的救助。"他满怀欣喜地写道:"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和悲壮。......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创造意义。"

我读史铁生那些苍凉的文字,那些文字来自他的心灵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而汩汩滚落的热流。他在诗性的叙述里保持着对心灵的搜索与诘问,在激情与理想背后保持着个人的清明理性。他的开放的﹑宽容的﹑注重过程和充满爱心的理想主义,以虚无为背景,又超越了虚无。它是人生悲剧中的微笑,荒谬命运中的浪漫,俗世社会中的精神乌托邦。他没有把自己精心打扮成思想的斗士和精神的圣徒,在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务虚随笔》里,我听得到他灵魂的喘息,充满悲悯的祈祷声,足以令所有有良知的人落泪。

《务虚笔记》是一部不容易读,也不容易评价的小说,相当多的思索和议论,使阅读并不轻松。我想很多人试读过这本书,在茫然中半途而废。在平庸之作,装腔作势的文学充斥的今天中国文坛,它不仅是发聋振聩,而且是里程碑--《务虚笔记》是中国文学中,第一部真正的宗教哲理小说。

"文学应当是在一切事物定论之外的东西。说得更极端一点:作家应当是在文学之外去寻找文学。在文学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巨大而无限的空间,那就是灵魂的空间。我一直认为在这个空间里有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东西。"史铁生在苦难中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并为重病在身的中国当代文坛开出了一剂良方。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

二、了解诗歌的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高考语文天天练28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28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号háo号叫号丧呼号号啕大哭B.强qiáng强制强迫强化强词夺理C.帖tiè法帖......

高考语文天天练10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10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边塞/茅塞顿开经纶/羽扇纶巾咀嚼/含英咀华B.绸缪/荒谬绝伦拾掇/拾级而上折合/百折......

高考语文天天练61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6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宿仇/宿将翘首/憔悴差额选举/差强人意B.殷红/殷切俊俏/讥诮恪守不渝/溘然长逝C.更迭/更正疤痕/奇葩封......

高考语文天天练52

2014年高考语文天天练52一、语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解送(jiè)脑髓(suǐ)蓦然(mò)危如累卵(léi)B.处方(chǔ)湍急(tuān)回溯(shuò)勾......

《语文天天练1.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语文天天练1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一年级语文天天练 语文 一年级语文天天练 语文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